李繼娟 李春偉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發展,教育改革也對小學音樂教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素質培養,讓學生在音樂欣賞課中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能力。基于此,本文先就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意義和現狀簡要闡述,然后就審美能力培養支撐條件和措施詳細探究,希冀能借此理論研究為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課;審美能力
一、 引言
素質教育的推行下,小學音樂教學就要注重轉變教學方向,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審美能力是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培養的目標素養,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有效方式,實現審美能力培養的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二、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意義和現狀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意義
音樂欣賞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有著促進作用,讓學生在音樂欣賞課程當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素養。
1. 有助于豐富審美情感
音樂欣賞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就能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審美情感。音樂教學能讓學生產生快樂,音樂藝術產生自身是創作者思想情感受到觸動的成果,通過音樂教學能有效引導學生進入音樂教學氛圍當中去,通過音樂調動學生的審美情感,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
2. 有助于激活審美意識
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審美能力能激活學生的審美意識,讓學生對音樂審美加深印象。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就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音樂教學中通過優美歌詞以及旋律,讓學生進入新奇的音樂世界中去,促進學生感受美的音符以及節奏旋律,激活學生的審美意識,讓學生感受美以及創造美。
3. 有助于豐富審美經驗
音樂欣賞課程的實際教學在通過審美能力培養下,就能讓學生產生新的審美體驗,音樂欣賞課程的內容比較豐富,在實際教學中就可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審美經驗,讓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音樂學習內容,促進學生在體驗中積淀經驗,促進學生發現音樂美以及感悟音樂美,讓學生在體驗當中進行審美活動。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現狀
從實際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的培養現狀能發現,其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解決,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 教學方法不科學
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的觀念因素影響,音樂欣賞課程審美能力培養方面,教師對此沒有加強重視,教學方法的應用依然是傳統灌輸的方式,學生被動地接受音樂知識內容,忽視了學生在音樂欣賞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發揮,這就必然會影響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現狀,不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2. 教學體系不完善
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中,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學培養體系作為支撐,這就使得教學的整體效率比較低下。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音樂作品表面是歌詞以及節奏等部分所構成,但音樂作品還涉及情感以及文化等層面的內容。這就要求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要注重結合建立完善的教學體系,從整體上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但從實際的現狀能發現,音樂欣賞教學體系的建設還存在不完善之處。
3. 教學評價不科學
要想提升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質量,實現審美能力培養的目標,這就需要從教學評價方面加強重視,注重科學化措施的科學應用。而在具體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評價方面,由于沒有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缺乏客觀以及全面性,從而就會影響最終的審美能力培養的效果。
三、 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支撐條件和措施
(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支撐條件
小學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目標實現,這就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把握好相關的支撐條件,從以下幾點要加強重視:
1. 創新優化條件
音樂欣賞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有創新優化的條件作為支撐。小學階段學生好奇心強,音樂欣賞課教學要注重采取創新的方法,積極豐富學生對音樂內涵的體悟,促進學生多維度音樂欣賞能力,促進音樂教學體系完善建設。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當中注重創新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呈現音樂欣賞內容,讓學生在創新的學習環境中領會音樂欣賞內容的美,促進學生欣賞能力提升,這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有著積極作用。
2. 熱烈氛圍條件
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要有熱烈氛圍這一條件作為支持,讓學生在活躍的有熱情的學習氛圍中欣賞音樂內容,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積極性。教師在音樂欣賞課堂教學當中注重引導學生多維度欣賞音樂,從而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
例如:音樂教學中在學習“我是一只小羊羔”的音樂內容中,教學當中為能讓學生對這一內容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這就需要激活學生的欣賞思維,積極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為學生創設熱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活躍的氛圍中對音樂的內涵及特征進行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3. 學生為本條件
音樂欣賞課程教學中要注重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針對性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欣賞課教學中讓學生感受音樂內涵,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最大化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審美能力培養措施
1. 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階段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就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也能起到促進作用。實際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通過采取創新的方法應用,提升學生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比較小,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審美能力培養的目標。
例如: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在講述“不再麻煩好媽媽”的音樂內容中,就可創新教學的方法,將情境教學和合作學習進行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以及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從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自身的學習能力。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有明確分工,讓學生對這一音樂內容的不同層面進行收集信息,通過將學生的生活作為素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以情境表演為方式,拉近學生和音樂內涵間距離,讓學生在合作當中認識到媽媽的辛勞,讓學生在這一活動中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這樣就能有助于提升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發現音樂作品當中美的閃光點。
2. 現代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階段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因素的影響,教學的整體效率比較低下,這就不利于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高效化學習。對此,音樂課程教學當中就要充分注重突破傳統教學的模式,通過現代化的教學,為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積極促進。現代化教育技術的運用下,能為學生呈現豐富化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有更大的發展進步,吸收更多的音樂知識。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和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相結合下,就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這對實現審美能力培養目標也能起到積極作用。
例如:小學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中,在對“種玉米”的音樂課程內容件數的時候,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就可將多媒體技術與之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為學生呈現種玉米的視頻內容,讓學生能夠有直觀化的感受,從音視頻的運用下給學生視聽感官的沖擊,這對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就有著積極作用。然后教師為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引導,種玉米是比較辛苦的勞作,那么我們應當怎么珍惜糧食作物呢?在欣賞“種玉米”的歌曲后有什么感想?通過讓學生對音樂作品內容進行思考,就能有助于讓學生產生審美情感的體驗,促進學生審美能力提升。
3. 挖掘審美內涵促進學生審美體驗
小學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要充分注重從多角度進行考慮分析,教師在教學方面要注重深入地挖掘美的內涵,積極豐富學生審美體驗,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循序漸進地提升。音樂審美價值是最終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落腳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積極挖掘音樂美的內涵,將音樂歌詞的美以及器樂的美,旋律的美,思想的美等,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加以呈現,真正地對音樂審美有深刻的體驗。
例如:音樂教學中教師在挖掘音樂美的內涵方面,就要通過實踐方式,為學生呈現出不同類型的器樂,以“器樂樂園”的活動方式,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器樂類型試著演奏,讓學生展示自己選擇的器樂的聲音,體驗不同器樂的聲音美。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有助于促進學生高效化的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提升審美能力,感受音樂的魅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音樂欣賞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積極培養,讓學生能夠對音樂教學的內容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從中發現音樂的美,提升審美能力。上文中所探究的審美能力培養的措施,能從一定程度上為實際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起到借鑒作用,促進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尚麗琴.試析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21.
[2]乙青.給音樂欣賞插上翅膀——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7,37(13):220.
[3]吳婷.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研究[J].成才之路,2016(17):32.
[4]張小榮.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個性培養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6(11):107-108.
[5]孫丹丹.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音樂時空,2017(22):187.
[6]李瑤瑤.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9,35(20):111.
[7]盧杭林.淺談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J].音樂時空,2018(15):185.
作者簡介:
李繼娟,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農安鎮濱河中心小學;
李春偉,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農安鎮榛柴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