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哲

在2020年初,迅速蔓延的疫情讓旅游業成為陰霾下的“重災區”,上千萬旅游從業者等待著高峰的到來。
1月23日,武漢封城。
1月24日,文旅部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旅游產品。隨后一周內,國家鐵路、民航等相關部門相繼推出11條新政,每一條通知都為旅游業帶來不小的影響。
目前,按照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的“樂觀估計”,全國旅游業預計今年損失接近3萬億元;另據2019年中國旅游業總收入6.5萬億元來計算,行業停滯一天,損失高達178億元。
旅游業的全線“停擺”,讓整個行業陷入空前的恐慌。而瞬間井噴的退改需求、旅游業自身特殊性帶來的上下游多方協調、從業人員不眠不休的極限加班時長,使旅游業不得不迅速調整方向,隨時待命應對突變。
疫情突發,張銀富原本的除夕夜沒能按原計劃休息,在臨時加班的間隙,張銀富發了一個朋友圈安慰女兒,“寶貝,等忙完這陣,爸爸一定好好陪你”。
為了處理退改訂單,吳小華、錢皓鈞連續多日工作到12點以后,只能住在公司,而錢皓鈞因為沒有申請到房間,只能在車內凍了一晚,第二天繼續奮戰。
伴隨各大OTA平臺啟動應急機制,并陸續發出無損承諾,疫情中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了最大化保障。而疫情至今仍處于防控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旅游業將造成更多難以預估的影響。
除夕夜無法與家人團聚甚至沒能踏上返鄉的列車、高強度連軸轉的連續加班,成為疫情下旅游業從業者的常態。
“目前攜程共有14900名客服,但在疫情期間,為旅客服務的攜程客服遠遠不止這個數量。”攜程相關從業人員告訴創業邦。
疫情發生后,退訂單瞬時激增,是OTA(在線旅游)平臺當下遇到的最大壓力。
為了應對突然暴增的工作量,同程藝龍幾乎所有可用的客服人力全部到崗,24小時持續處理用戶的退改需求,每天平均工作時長達10小時以上,平均每天累積加班800小時。
數百萬計的退改訂單的突襲,讓OTA平臺更早預估到了疫情的嚴重性,并做出極速應對。
1月20日,攜程內部開啟SOS應急機制。
72小時內,攜程大住宿部談下了國內30萬家酒店加入“安心取消保障”計劃。在CEO孫潔牽頭下,從國內酒店開始,50%、60%、70%……迅速覆蓋國內酒店,海外酒店方面,在談下希爾頓、香格里拉、萬豪幾家頭部海外國際酒店連鎖品牌后,其他海外連鎖酒店陸續跟進。
1月22日,攜程酒店連夜上線“安心取消保障”計劃,為消費者承諾無損退改。
此外,途牛網在1月21日上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截至2月5日,途牛網的應急預案已經進行了15次更新,不斷擴大響應范圍。
伴隨各大OTA平臺啟動應急機制,并陸續發出無損承諾,疫情中消費者的權益得到了最大化保障。而疫情至今仍處于防控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旅游業將造成更多難以預估的影響。
然而,旅游業最慘的或許不是OTA們,中小旅游企業更是面臨生死存亡。
現金流的短缺、來自賠付、員工薪資、場地租金等運營成本的挑戰,隨時可能成為把其壓垮的最后一根稻草。
“重災區”下的中小企業,倒閉潮將現?
“我們從大年三十失業,元宵節變成貧困戶。”河南旅游集團紫荊山服務網點總負責人劉松山告訴創業邦。
劉松山所負責的旅行社,在國家旅游局下發文件之后,所有業務全面暫停。“1月23號開始,20~27日出境旅游業務暫停,景區門票、旅行社全部處于停業狀態。”
目前,劉松山最擔心的問題是現金流。“旅行社的維持主要就是靠現金流,如果一直不復工,再加上員工工資,我們三個月以內就要倒閉。”
疫情當下,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節流往往意味著裁員。“對于人力成本較高的企業,裁員確實是快速有效的方式, 而且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疫情發生以來,劉松山本人及員工一直在處理退改訂單,而涉及出境游方面的退改,外行政策的不明朗讓虧損情況變得難以估算。
接下來,劉松山準備裁員,而裁員的數量取決于此次疫情的時間。如果五一之前,部分業務仍無法恢復,那么劉松山旅行社剩下的員工將會寥寥無幾。
指南貓創始人任靜在疫情發生時沒在國內,1月26日,即將啟程回國的她,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當天,公司內成立了專門的疫情防控小組,并快速做出支持旅游行業抗疫的措施。
目前,指南貓云定制SaaS系統在疫情期間將對旅游行業免費開放,其旗下子公司卡邁特旅行社的組團業務暫停、指南貓旅行App的行程設計業務下降超過80%、出發吧App的日活下降超過50%。
2月10日復工當天,任靜和員工們開了一個全體遠程視頻會議,“那個視頻軟件真的很卡,但看得出來,大家的情緒都比較穩定。”唯獨處理退改訂單業務的同事,“春節期間幾乎沒有休息,經常要面對客戶的不滿情緒。”
在現金流方面,指南貓相對樂觀。一方面,2019年7月,指南貓將公司內部組織構架進行優化升級,工作效率的提升,使其對人力方面的需求降低;另一方面,整體經濟環境不夠利好,指南貓預先做好了充足的現金流規劃。
目前,指南貓的壓力主要來自“我們幾乎沒有收入了,完全處在一個要靠自己已有現金流支撐的情況”。對于指南貓來說,多花一分賬上就少一分。
對此,指南貓的投資方給到及時建議“最主要的方法是減少成本”。疫情當下,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節流往往意味著裁員。“對于人力成本較高的企業,裁員確實是快速有效的方式,而且越快越好、越早越好。”
目前,指南貓內部沒有出現任何裁員或降薪的情況,在任靜看來:“裁員是企業不得不做的選擇,如果能有其他自救的措施更好。我不是很建議大量裁員,這會帶來較大的社會動蕩。”

疫情影響下,處于旅游業生態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幸免。
小豬民宿相關負責人告訴創業邦:“行業面臨停滯狀態。”
提到此次疫情對于民宿行業的影響,小豬認為:“很多城市民宿房東面臨著房客退訂損失、房屋租金、經營成本、疫情時期特殊監管政策等因素的影響,經營成本壓力巨大,將會有很多房東,特別是中小規模經營者會陸續退出民宿市場,這對平臺房源供給和業務產生較長周期的負面影響。”
疫情當下,由于房東的抗風險能力較弱,多數房東將面臨未來數月內零入住、零收益的窘迫境地。而縱觀整個旅游業,由于對環境極為敏感,普遍抗風險能力并不強。
那么,如何在這場戰役中生存下來,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關鍵。
提到自救,不得不提起17年前的“非典”。
彼時創辦五年的攜程,上市指日可待。雖然2003年的“非典”,攜程業務量一落千丈,但攜程最終迎來了疫情過后的報復性增長。回顧過往,攜程的做法對于現在的旅游企業依然具有參考性。
首先,攜程在能夠負荷的情況下,堅持不裁員,這一決定很好地應對了“非典”后業務的大量反彈;其次,降低人員成本,當時管理人員和部分部門只上半天班,發放60%的工資;另外,苦練內功,攜程利用這段時間為員工開設課程,加強業務能力;最后,鼓勵士氣,“‘非典過后的攜程會更好”成為攜程內部重要的口號。
此次疫情中,攜程作為OTA平臺中訂單量級最大、最先做出無損賠付承諾的公司。在1月26日,將此前啟動的重大災害保障金的金額由1億元提升至2億元,隨后推出合作伙伴“同袍”計劃10項措施,為旅游業消費者和供應商伙伴帶來更多保障。
非常時期下的旅游業,雖然危機四伏,但從未停止自救。他們要做的,是全力度過寒冬,等待下一場回暖的到來。
談及應對“非典”的經驗,同程集團創始人吳志祥回顧:“在危機面前不退縮,是同程團隊誕生之初學到的第一個生存法則。”此次,同程集團啟動2億危機應急保障金并不斷升級疫情退改保障措施。
指南貓創始人任靜,雖未曾經歷“非典”,但對于“非典”時期的經濟恢復及旅游業影響,做了系統調研。任靜發現:“從發生到控制住大概花了7個月。”指南貓雖然面臨零收入,但任靜并不驚慌:“正好我們有時間,把之前想做但沒有精力做好的事情,集中在這段時間內處理。”
目前,任靜將部分員工的業務進行調整,包括為旅游業主進行遠程在線培訓、電話回訪消費者需求、做產品設計研發以及在線旅游服務開發等。
談及疫情下最擔心的,“我最擔心的是市場不能及時復蘇,導致旅游行業從業者對行業失去信心,不想再做旅游了。”指南貓創始人任靜回答,而這個擔憂也成為諸多旅游從業者的共同心聲。
“干這行十多年了,太多大起大落了。”的確,旅游行業對環境的極度敏感,讓整個行業十分脆弱。但已經著手裁員的劉松山,在抱怨的同時,仍不忘為員工們打氣。
非常時期下的旅游業,雖然危機四伏,但從未停止自救。他們要做的是全力度過寒冬,等待下一場回暖的到來。
“我對未來只有兩個字——希望”,劉松山最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