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晗旭

“診斷試劑的研發,是目前最為準確的新型冠狀病毒診斷方法。”一位曾任醫生的業內投資人向創業邦介紹。
事實上,隨著疫情的蔓延,疑似病例確診的進展引人關注,因為判斷患者是否感染此種病毒,是抗擊疫情的一個關鍵環節。而確診疑似病例的首要環節,是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用于測定疑似患者的樣本中是否有新型冠狀病毒。
也正因如此,試劑盒的作用不僅是幫助確診這么簡單,而是能在此基礎上,影響后續的病例隔離、治療及疫情防控。
檢測試劑盒對于確診如此重要,不斷有“試劑盒緊缺,直接影響了病例的確診”的消息傳出,尤以湖北為最。但一家試劑盒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財新采訪時指出,從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研發企業端來看,如果近30家公司發動員工24小時不間斷加班以保證試劑盒的供應,試劑盒日產量合計將超過60萬人份。
而據中新社北京1月28日電,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8日發布消息稱,在已批準的4家企業4個產品基礎上,28日再次批準2家企業2個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產品。
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企業的產能是跟得上的。那么為什么仍然有很多疑似病例無法快速確診?
據介紹,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產品穩定性僅僅是影響原因之一。同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需要在PCR檢測平臺進行檢測,有很高的技術門檻,需要配備專業實驗室、專用儀器和技術人員。此外,試劑盒還面臨質控、原料、運輸物流等方面的考驗。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嚴峻,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十分短缺。IVD企業產能與疫情的競速賽正式開始了。
武漢新冠肺炎暴發后,如何更好地將其區別于其他肺炎進行確診,從而為后續治療、防控提供幫助,成了很多業內外人士關注的焦點之一。
而不同診斷試劑間的差別在于,要開發標記特異性病毒的探針——相當于要定制出一把特定“鎖”的鑰匙,因此這把“鑰匙”必須基于病毒基因序列來“量身打造”。
1月10日24時,官方公布了該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針對這一序列,體外診斷企業方能探究探針和引物的組合,從而對病毒基因進行特異性擴增,達到準確檢測的目的。
眾多IVD企業迅速響應。
疫情剛剛暴發時,已經在疾控領域做了十年的碩世生物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國強和團隊成員密切關注著每一條相關信息。因此,從序列公布到完成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開發,碩世生物的技術人員只用了72小時。
據王國強介紹,該產品可實現對新型冠狀病毒ORF1ab、E、N三個基因靶標的檢測,滿足各疾控中心和醫療機構的檢測需求。
圣湘生物項目應急技術攻關小組也很快對序列進行了分析和設計研發,并于1月14日完成試劑盒的研制。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曾公開向媒體表示,公司研制生產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結合圣湘生物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核酸提取儀,單批檢測樣本量可達96人份,能夠實現1人1機1日檢測樣本量達1000人份以上的高通量檢測。
除了上述兩家企業外,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因源、捷諾生物、圣湘生物、之江生物等同樣很快做出響應,并陸續宣布推出快速檢測試劑盒等產品。
實際上,從研發到生產、物流運輸,再到最終用于疫區病患確診,這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在和時間賽跑。
持續的高強度加班后,產品研發及初步儲備已有眉目,適逢春節臨近,大多數人都開始期盼回家過個好年。但1月20日疫情的全面暴發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嚴峻,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十分短缺。IVD企業產能與疫情的競速賽正式開始了。
然而“備貨”和“送貨”勢必要依靠人,緊急調配員工返崗、24小時不間斷加班成了分子診斷從業者今年春節的主題。
彼時正是碩世生物休假的第一天。但王國強明白,“疫情形勢不等人,診斷試劑必須第一時間送達醫療機構,否則疫情防控將是一句空話”。因此,即便在春節放假期間,公司立即啟動疫情應急運輸支持響應系統。
隨著疫情發展,王國強的感受是,物流明顯開始吃緊。“大部分都得員工自己去送。”送達的目的地包括新疆、湖北、四川、重慶、云南、山東、遼寧等地。人肉物流已經成為此次病毒剛剛暴發后一線物資運輸人員的自稱。
克服了重重困難,碩世生物通過分布于全國的營銷網絡,快速及時地讓全國各地的省市疾控中心和臨床醫療機構獲得公司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及配套服務,截至1月28日,碩世生物已累計向29省區市約350家CDC及醫療機構供應50余萬人份試劑。
感受到了疫區對試劑盒的急迫需求,各家IVD企業都在產能上加足馬力。據悉,華大集團首批10萬人份試劑盒將馳援疫情檢測一線,另緊急追加生產20萬人份試劑盒。之江生物總經理邵俊斌對《北京青年報》表示,目前公司檢測試劑盒的產能每天為20萬人份。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輝睿生物已經向各地供應了五六萬人份的試劑盒。戴立忠則曾對媒體公開表示,如有需要,圣湘生物的員工在滿負荷工作狀態下日均產能最高可達50萬人份。
與此同時,企業家們正在陸續向疫區捐贈檢測物資。
1月24日和25日,華大基因分別宣布向武漢和湖北省各捐贈1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并在武漢緊急布局2臺華大智造超高通量測序儀DNBSEQ-T7。1月29日,華大基因再次宣布將聯合各界愛心機構及人士,追加捐贈10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馳援疫區。
從有關檢測試劑盒消息的持續更新中可以看到,速度、效率、產能在提升,眾多IVD企業在為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機構檢測服務能力而努力。同時,他們也在嘗試尋求更快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1月25日,圣湘生物宣布向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捐贈全自動核酸提取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配套耗材等價值1000余萬元應急物資,支援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
1月27日,碩世生物宣布聯合美年大健康,共同捐贈價值1800萬元的試劑和儀器馳援武漢。首批1.5萬人份試劑盒及儀器已于1月29日凌晨連夜運抵武漢,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戰區總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以及武漢市中心醫院分別等量捐贈,其中包含32通道核酸提取儀2臺、機用核酸提取試劑5000人份、新型冠狀病毒試劑雙重5000人份。
1月30日下午,第二批物資已經出發,預計凌晨抵達武漢,覆蓋武漢市各大醫院及湖北省內各個地市。捐贈的兩批新冠檢測試劑總計超過9萬人份。
此前,由于試劑盒的缺乏,武漢的患者及疑似患者們難以得到確診和收治。然而隨著公司研發和生產效率的提升,仍未能真正解決武漢面臨的試劑盒供不應求的問題。
一方面,多發疫區更易引起百姓恐慌。一旦聽聞定點醫院可以進行檢測,很多人便焦慮地前往檢查,使用量就會激增。另一方面,年關下物流停擺,試劑盒的運輸也因為疫情的高傳染性,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尤其是不能走航空的液體試劑。這給快速送貨帶來很大困難。
正因如此,24小時生產、運輸,已成為這些IVD企業的常態。
但試劑盒的充足只是一方面,并不能保證及時確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湖北省內具備檢測能力的PCR實驗室不足,檢測這一關卡受阻。“建設PCR實驗室投入較大,對儀器、人才的要求很高。如果實驗室檢測能力不足,從采樣到檢測的全流程中樣本暴露時間很長,過程會很危險。”遂真生物董事長、CEO趙懷告訴創業邦。
武漢衛健委官網1月23日發布的《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關于市民關心的幾個問題的答復》中也提到,受限于具備相應防護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數量,檢測速度慢,每天只能檢測樣本200多份。
為此,從1月22日開始,武漢市已指定各定點救治醫院、發熱定點診療醫院的對口幫扶醫院以及市疾控中心等具備相應防護級別的生物安全實驗室開展相關樣本的病原核酸檢測工作(第一批共10家機構),預計全部運行起來每天可檢測樣本近2000份。
同時,已經有部分國內公司在探尋“一體化基因提取+檢測”的解決方案。以遂真生物為例,該公司專注于全自動一體化分子診斷設備系列產品的開發,通過微流控設計,將提取、檢測的過程“濃縮”在一臺儀器中,實現了全封閉無污染的環境。 “將這臺儀器起放在現場,比如門診、病人床邊等,人工操作2分鐘就可以等待出結果了,檢測大概需要1小時。”趙懷介紹。
如今,趙懷團隊已經完成第一批10臺儀器及2000人份試劑盒的生產。大年二十九,也就是1月23日凌晨2點,趙懷帶著遂真及合伙方上海透景生命的研發人員一起組裝完成了全部的試劑盒,隨后便發往幾家醫院投入試用。
1月29日晚,上海芯超生物宣布,成功研制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該試劑盒運用免疫膠體金層析技術,實現對人體血清、血漿或全血中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的體外定性檢測,加樣后15分鐘內就可以觀察到結果,可以克服核酸檢測試劑盒需要在PCR檢測平臺進行檢測的高技術門檻、需要配備專業實驗室、專用儀器和技術人員的缺點。
實際上,無論是深入疫情一線,與醫者同行,還是為疫情防控提供相應的技術、物資支持,24小時不間斷幾乎成了常態。
而從有關檢測試劑盒消息的持續更新中可以看到,速度、效率、產能在提升,眾多IVD企業在為有效提升疫情防控機構檢測服務能力而努力。同時,他們也在嘗試尋求更快更高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