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雅娟
摘 要:為了進一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政府推出了新的會計制度。在這一形勢下,地質勘探單位必須由自身的會計制度向政府會計制度轉變。分析了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之間的差異,探索了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向政府會計制度轉換銜接過程中存在的難點,針對這些難點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能推動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順利向政府會計制度轉換。
關鍵詞: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政府;轉換;難點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5-0167-02???????? 中國圖書分類號:F810.6??????? 文獻標志碼:A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政府職能不斷轉變,現代財政制度改革工作也在持續推進,為了進一步控制行政成本,加強對政府資產的管理,促進政府財政可持續發展,我國政府于2019年1月推出了新政府會計制度,這使地質勘探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尤其表現為會計制度上的改變。
1? 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的差異
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與政府會計制度之間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①會計核算存在差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地質勘探單位不僅要進行相應的財務會計核算,同時還要進行相關的預算會計核算,而且在核算方式方面也存在一定差異。②會計要素以及會計科目不同。從會計要素方面來看,政府會計制度改變了原有地質勘探單位混合歸集的方式,會計要素被簡化,而且與實務更加貼近;從會計科目的方面來看,政府會計科目不僅新增了一些會計科目,而且對部分會計科目進行了歸并,會計科目設置更加科學,為實務操作提供了方便。③政府會計制度新增了與預算相關的會計科目,使地質勘探單位的具體預算執行狀況能被更好地反映出來。④會計報表發生了變化。政府會計制度中新增了預算會計報表,新增報表能夠更加清楚地展現出地質勘探單位的預算指標完成情況,為年終部門開展相應的決算工作提供了依據。⑤部分科目的核算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政府會計制度中新增和取消了部分科目,并且對原有的收入費用類科目進行了相應的細化和歸類,與固定資產相關的計提折舊規則也發生了一定變化[1]。
(1)地質勘探單位通常都有較長的歷史,應收和應付賬款當中部分屬于長期掛賬,以致很難區分款項的性質和相應的項目,由于其他部分應收和應付款的核算并不規范,很難準確區分哪些曾經計入收入,哪些計入費用,哪些款項屬于暫收暫付類型,這些問題使地質勘探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很難確定資金結存數以及相應的預算會計結轉數[2]。
(2)地質勘探單位本身的項目資金來源多樣,既有財政資金,同時還有部分自籌和社會勘查資金等,而這些特殊資金導致地質成果很難形成,或者尚沒有形成,因此相應的核銷工作也無法完成,這也給銜接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另外,地質勘探單位原有的會計制度相對特殊,無論是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其數量非常多,而且這些資產的屬性也無法確認,要對其進行分析也具有很大的難度。
(3)政府會計制度的順利落實要求地質勘探單位必須做好相應的資產核查和往來賬目清理工作,同時還要分析各項結余資金的具體構成情況等。但是,由于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并未給地質勘探單位提供充足的準備時間,因此這些工作尚未完成,也給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向政府會計制度轉換銜接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針對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向政府會計制度轉換銜接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解決。
(1)地質勘探單位應進一步強化對政府會計制度的學習,促使財務工作人員突破以往的會計思維模式。新政府會計制度與地質勘探單位原有的會計制度之間有較大差異,因此地質勘探單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深入學習新政府會計制度,對差異較大的地方進行重點探索和深入研究,這樣才能掌握新政府會計制度的精髓,并且建立與之相應的會計思維模式,從而保證制度轉換銜接工作順利開展[3]。
(2)地質勘探單位應認真做好制度銜接的準備工作,包括清查各類固定資產,并且對其進行具體分類,對于其中沒有計提折舊的,應當按照使用年限補提折舊,同時還應調整會計科目,對各項資金的結轉和結余數量進行核對梳理,尤其應當做好相關的會計預算工作。另外,地質勘探單位應當加強對往來賬目的清理工作,做好工作底稿,從而為銜接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證銜接質量。
(3)在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向政府會計制度轉換銜接的過程中,應當注重遵守相應的原則,包括重要性原則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制度轉換銜接的過程中,應當注意根據地質勘探單位的業務實質開展相應的分析處理工作,并且要與上級財政部門溝通,選擇既遵守相應的會計核算原則,又能恰當反映業務實質的核算方式,在此基礎上對相關核算手續和程序進行必要的簡化。例如財政專項項目財務會計核算的一般核算思路是當年項目完工驗收,先將“加工物品”轉入“庫存物品”,再轉入“業務活動費”,期末經“本期盈余”轉至“累計盈余”。項目跨年的,“加工物品”余額不結轉,年末只將當期收入轉入“累計盈余”,待項目完工驗收將“加工物品”轉入“庫存物品”,再轉入“業務活動費”,期末經“本期盈余”轉至“累計盈余”。考慮財政專項項目一般是基礎地質項目,地質勘探單位只是“打工者”,支出與地質成果無關,不能實現資本化。無論當年是否完工驗收,按謹慎性原則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項目支出直接在“業務活動費”歸集核算,當年末項目費用核銷清零,經“本期盈余”轉至“累計盈余”。“累計盈余”反映結余資金,這樣處理在本質上與預算會計財政專項處理較一致。
4? 結束語
地質勘探單位會計制度向政府會計制度轉換是當前地質勘探單位財務部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分析制度銜接轉換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采取相應對策保證制度轉換銜接工作順利進行。
針對地質勘探單位的實際情況,應當加強對政府會計制度的學習,做好與制度轉換銜接相關的準備工作,同時還應遵守相應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轉換銜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鵬飛.關于政府會計制度與地勘會計制度如何銜接的探析[J].財務與會計,2018(24):68-70.
[2]雷建宏.談地勘會計制度向政府會計制度的轉換銜接[J/OL].中國國土資源經濟:1-6[2020-03-02].
https://doi.org/10.19676/j.cnki.1672-6995.000375.
[3]閻美靜.淺析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9(26):173-174.
(編輯:郭?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