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興
摘要:中國很多企業借力“一帶一路”的建設走出了國門,“一帶一路”為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新的機遇創造了客觀條件。隨著投資的深入,企業面臨的投資風險也與日俱增。“一帶一路”的國家由于政治、經濟、文化的差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商業習慣、人文環境和法律制度,以至于有著較大的投資環境差異。如何加強汽車企業的財務管理,建立適用于“一帶一路”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提高汽車企業對外投資的風險管理能力,成為我國汽車企業能否借助“一帶一路”的春風發展壯大的關鍵點。
關鍵詞:“一帶一路”;財務管理;風險管理;汽車行業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沿線國家的經濟總體實力也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而壯大起來,從客觀上為汽車行業的市場需求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與可能。據調查顯示2017年隨著汽車需求的增加,“一帶一路”沿線有48個國家的需要進口才能滿足其國內汽車市場需求,甚至一部分國家的汽車需求完全依賴進口。[1]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很多沿線國家的經濟實力和消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其汽車行業的進口需求也不斷加大。更有利于我國汽車行業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基礎相對比較薄弱,消費者對汽車的層次需求更多的以中低端為主,而我國的自主品牌雖然不能跟老牌的歐美日韓比,但是也走出了自己的發展路線那就是物美價廉,這也正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汽車需求。使得汽車行業成為我國雙邊貿易中的重要力量。然而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合作時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那就是這些地區普遍存在政局不穩、民族沖突、物價貨幣不穩等多方面的因素,為汽車產業在這些地區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積極發展汽車產業除了做好自己修煉內功,還要尊重區域國家的市場、法律與文化,樹立品牌形象;才能進一步提高中國汽車產品的影響力及在這些地區的長足發展。
一、“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法律和社會環境風險
很多汽車企業在國內都能夠很好的發展,這其實是離不開國內穩定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經濟環境,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情況卻有所不同,尤其是許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地區,由于意識形態的原因很多國家存在局勢動蕩、政權更迭、戰爭戰亂、恐怖活動等政治經濟風險因素。關于社會環境的風險控制,顯然作為汽車企業很難有很好的把控,這需要依賴我國政府部門通過加強與沿線國家的談判與協調,通過處理好雙邊和多邊關系共同發展,以化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潛在的政治風險,從而保障企業的境外投資與合作。對于汽車企業自身應積極的關注政府的動向,研究投資國的法律法規,在項目之初可行性研究時就要首先考慮投資國的經濟、法律和社會環境的因素。重視對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這樣才能從文化的角度推動相互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才能夠從法律的角度適應投資國的各種規定,減少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時由于法規和文化的差異造成的誤解和摩擦。
二、“一帶一路”國家的會計準則和財經制度風險
會計準則和財經制度關系到企業引導資源配置價格信號的合理性,關系到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相關性,進而影響到整個經濟體,影響到財政、稅收、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所以每個國家的會計準則和財經制度都有自己的特點。雖然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的質量正在一步一步的提高,并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越來越多的采用。而且在“一帶一路”沿線的 65 個國家中,[2]大多數國家已經要求其國內的上市公司和金融機構按照IFRS的要求進行財務報告編制財務報表;但是由于各國國情不同,在設置上還是會有所差別。如果不熟悉當地的財會政策,則容易出現違規操作導致企業被罰。汽車企業可以通過專業的學習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會計準則和財經制度進行學習,通過了解當地的會計準則制定的專業機構,準則制定者及財務報告準則,審計準則對會計準則進行全面的了解。通過參加一些高峰論壇了解當地會計準則和財經制度的變化。“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國情復雜,加強對各國會計準則和財經制度的認識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溝通機制,才能為企業的“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
三、“一帶一路”國家的會計人才風險
“一帶一路”的倡議引領著我們汽車行業“走出去”,其實不僅僅是汽車產品走出去,更關鍵的我們的人走出去,人才必不可少。尤其在當下財務會計人才更加顯得關鍵。在企業的投資過程中,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在具體的財務核算和決策中都離不開會計人才。只有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水平,才能為企業的“一帶一路”策略提供財務支持。[3]加強培養會計隊伍提高會計素質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首先要提高會計人員的邏輯分析能力,能夠對企業在“一帶一路”的策略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偏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及時的改變策略適應當地國家的要求,使企業更好的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其次要培訓會計人員的規劃、分析、績效管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構建企業適合于當地國家的會計系統。再次要培訓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由于“一帶一路”屬于國家戰略,企業走出國門作為會計人員不僅僅代表著企業的利益也代表著國家的榮譽,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國家榮譽感,每一個錯誤和違規都可能給企業給祖國的榮譽抹黑。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應對“一帶一路”對會計人才能力和風險的要求。
四、“一帶一路”國家的資金和稅務風險
“一帶一路”的倡議惠及了沿線六十多個國,覆蓋了全球3/5的人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稅收制度和規定,不僅各國在所得稅方面規定的高低不同,在稅收抵扣、轉讓定價規則及資本弱化規則等都有明顯的差異,汽車行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投資合作時不能盲目應對,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根據每個國家的具體規定進行應對,只有重視了稅務問題才能有效的降低賦稅,只有對投資國的稅務風險有足夠的認識和全面的理解才能應對稅務風險。積極做好稅收籌劃,例如經營過程中根據各國的稅收標準不同,汽車企業可選擇稅收標準比較低的國家進行注冊分公司子公司,[4]也可選擇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地區進行注冊。再例如:減少所得稅的稅收籌劃就可以通過合理的分配利潤來實現。這都需要對投資國的稅收制度有充分的理解,選擇合適的稅收籌劃策略及時調整企業稅收籌劃策略才能有效的降低涉稅風險和稅負。
五、財務管理一體化的風險和難點
在“一帶一路”中角逐不僅僅是產品和人才的競爭,也是企業管理水平的競爭。新的管理模式不斷革新,如果哪家汽車企業不能跟上變化那只能被淘汰。就拿財務管理中的財務管理一體化來說,傳統的財務管理只是負責財務方面,對企業的業務生產等其他環節相對獨立。而現代化的財務管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財務管理一體化的時代,財務和管理相互融合,財務管理更加關注利于企業發展的各種信息,通過對信息的分析、策劃和決策從財務的角度對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但是也應看到一體化后出現的責任變化,財務人員應將精力更多的放在整體業務流程的優化上更多的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管理上,為企業的發展貢獻更多的財務智慧。
六、結論
“一帶一路”的倡議促進了汽車產業升級還促進了汽車產業管理水平的升級。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了企業的躍遷,使企業的海外事業開花結果,而且通過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風險研究可以進一步擴大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的影響,擴大企業的競爭力。本文分析了在“一帶一路”國家有哪些經濟、法律和社會環境風險,會計準則和財經制度水平和風險,會計人才能力和風險,資金和稅務風險,財務管理一體化風險等幾個方面,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對在致力于“一帶一路”國家中發展的汽車企業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聶娜.中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對外投資風險來源及防范機制[J].當代經濟管理,2016,9,38 (9):84-89.
[2]于洪鑒,孔晨,陳艷.論“一帶一路”視域下的中國會計變革[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16 (3):93-100.
[3]李香菊,王雄飛.“一帶一路”倡議下企業稅收風險與防控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7 (5):134-139.
[4]賴長強,向曉梅,巫細波.新一輪開放背景下“一帶一路”汽車市場的時空變化、影響因素與對策建議—基于沿線國家的面板數據分析[J].企業經濟,2019 (6):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