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互聯網的出現到目前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發展。在當前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之下,傳統媒體受到了沖擊。媒體最為重要的作用便是信息傳播,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受到了空間、時間的限制,效率較低,而如今信息化技術下,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用戶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現代化信息傳播工具實時接收到各領域的信息,有效的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同時,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各媒體之間有了愈加明顯的融合趨勢,由此可見,傳統媒體想要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要適應當前融媒體趨勢并進行轉型。本文圍繞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轉型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我國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融媒體;傳統媒體;內容生產轉型;策略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4-00-01
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媒體一直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消息閉塞的年代讓廣大人民群眾了解國家時事政治,還對弘揚民族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有重要作用,但在當前新媒體快速發展的局勢下,傳統媒體受到了制約,而想要改善當前現狀以取得進一步發展,必須要向著先進化、信息化的方向轉型。在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向新媒體方向發展是一個機遇,但在抓住機遇的同時也必然會面臨挑戰,在一步步腳踏實地的越過艱難險阻后,才能夠實現真正的轉型。
一、融媒體概念
融媒體是一種新興概念,興起于2013年。在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下,新、舊媒體雖然均在為了自身的發展而拓展領域,但歸根結底依然是信息的傳播。傳統媒體可以通過報紙、報刊、電視來進行信息傳播,而新媒體則主要是以軟件、網頁來傳播各種領域的內容,如娛樂、餐飲、汽車、軍事等,且主要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視頻、圖片為主。所謂融媒體即新舊媒體出現職能上的融合,以進一步強化信息傳播的時效性。
二、傳統媒體遭受的困境
新媒體的信息傳統內容來源是廣大人民群眾,每個用戶均可以作為“記者”;而傳統媒體機構中,記者有目的性、計劃性的針對每一事件進行信息收集[1]。因此,傳統媒體正遭受以下困境:
(一)傳播效率低
媒體的發展按照“定時及時實時全時”趨勢在變化,而作為傳統媒體在傳統發布平臺目前只能做到定時、及時、實時而已,做不到全時,在傳播速度上有天然劣勢。
(二)互動性差
雖然報紙是最早與讀者互動嘗試的傳統媒體,但是即使是現在的電臺、電視都只是過濾性或延時性的互動,無法實現與觀眾的實時互動,這個讓受眾的參與感體驗不佳。
三、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內容生產轉型策略分析
(一)做強做大權威性
受制于傳統媒體的發布形式,與新媒體相比,速度比不上那么要比精準度,發布信息的權威性是關鍵。目前新聞采訪權還掌握在傳統媒體手中,而且能采訪到職能部門、權威人士,這些都是壟斷優勢,這也是權威性的基礎。
(二)內容為王轉平臺
傳統媒體的傳統在于平臺,但是生產團隊是可以不僅限于傳統平臺的發布。最顯著的改變是同一欄目在不同平臺的差異化生產。《主播說聯播》,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新媒體中心于2019年7月29日正式推出的短視頻欄目。結合當天熱點新聞,抖音風格的豎屏拍攝,主持人使用網絡語言、幽默風趣。例如在2019年8月12日,康輝怒懟國泰航空的“no zuo no die”評論躋身微博熱搜榜,“主播說聯播”成為了短視頻新聞中的“爆款”。
(三)信息共享擴影響
當前信息化技術發展迅速,在出現某一事件時必須要“首發”才能夠較大程度的搶占熱度,同時,各類新媒體軟件的發展方向不同,有些比較娛樂化的,還有比較注重問題實質的等,在得到同一消息后,根據消息處理方式的不同會以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并進行信息傳播。新媒體這一信息共享機制也是當前傳統媒體轉型過程中所必須要學習的[2]。傳統媒體應抓住機遇,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媒體性質的不同來發布對某一問題不同的看法,同時,傳統媒體還應注重傳播方式的多樣化,如《南京都市報》,當前集合報紙、廣播、電視為一體,使得新聞內容能夠面向更多的受眾。
(四)科技更新要結合
媒體發展必須與科技發展相結合,4G已經讓新媒體興起,目前5G已臨,傳統媒體必須充分了解現在的科技如何提升生產率和擴大傳播影響力。例如建立完善的數據信息庫,實現多樣化傳播。新媒體的信息收集來自每一名軟件用戶,用戶可以將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奇聞異事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的方式上傳至網絡供廣大網友評論,且當前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得知世界各地發生的事件,數據信息“爆炸”,對此,傳統媒體必須要建立數據庫,通過數據庫的建立,可以幫助傳統媒體匯集更多的資源,從而有效加快傳統媒體的轉型[3]。
四、結語
隨著當前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新媒體應運而生,極大地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樂趣,與新媒體的娛樂性質相比,傳統媒體更加具有權威性,但在當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來看,傳統媒體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想要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需要及時轉型。本篇文章中,筆者詳細論述了融媒體,并提出了傳統媒體在融媒體背景下轉型的具體策略,希望能夠對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嬌.論媒體融合視野下縣級電視臺的發展之路[D].西南大學, 2017.
[2]劉彬.新華社媒體融合發展的策略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7.
[3]牛超杰.融媒體時代電視綜藝節目的融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 2017.
作者簡介:楊琨,男,漢族,廣東廣州人,碩士研究生,記者中級。研究方向:新聞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