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飛
摘要:內部控制是企業(yè)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一種很好的監(jiān)督的機制。良好的企業(yè)內部控制,可以使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它可以有效的加強企業(yè)管理,提升財務報告的真實性,使其更加具有保障性,它是促使企業(yè)戰(zhàn)略實現的有效途徑。增強公司的內部控制,可使企業(yè)經營狀況有所改善,還可以降低企業(yè)運營的風險性程度。通過閱讀國內外相關文獻,對制于這些年來內部控制探究文獻的梳理,本文旨在進一步深入探討企業(yè)內部控制的重要性。
關鍵詞:內部控制;影響因素;公司治理
一、引言
在國內,對于內部控制的鉆研和實務大多數是起步的階段,所以,需要向國外的學者們學習,以其研究結論的為基底,與我國的國情實際對應,這樣進行的研究更有意義。早在二十年前,國外的學者對內部控制展開了一些探究。他們研討的內容涉及比較廣泛,科研的辦法多樣化,得出了許多研究成果。本文當中對內部控制有關的研究文獻,進行了歸納理解,在此基礎上研究影響企業(yè)內控的因素有哪些,從影響因素方面入手更容易把握好內部控制。
二、內部控制的影響因素
在1972 年,根據美國ASB做的《審計準則公告》,它對內部控制做了定義,簡單來說是,它指出了內部控制,是在單位內部施行,有著不同的制約和調節(jié)的組織、計劃、程序和辦法。
1990年以后,對內部控制的研究迸發(fā),COSO 報告它在這個年代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它對內部控制以新的角度,進行了總結和概括,以及討論得出了內控的框架,由五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構造形成。2002年比較有名的“SOX 法案”,在這個法案中,它提出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觀點,即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它指出,公司的高層管理者要保證公司的內部控制是有效的,特別是已經上市了的公司。在2002年,美國的國會有了嚴格的規(guī)定,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具有嚴格的內部控制體系,并需定期報告相干狀況,并由外部審計師發(fā)表鑒證意見。
Doyle et al.(2007)探究發(fā)現,內部控制缺陷,致使盈利質量與應計質量降低。業(yè)績樂觀的公司,可能有多余的錢,能夠在內部控制方面投入一些資金,用以健全企業(yè)的內部控制機制,使其更加完善,建設比較健全的內部控制。然而這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簡單,它不但需要有充足的資金可以投入使用,還需要高度重視,特別是公司的高管對其重視的程度,所需要的這些條件,大多數的業(yè)績較差的企業(yè)是辦不到的。對關于公司治理方面,它和財務報告中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披露有什么關聯,進行了探究。在SOX404條款下,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特征,和內控質量的好壞有關。公司治理的高質量和內控的有效性有關,會計和監(jiān)督的專業(yè)人士等都和高質量內控有關聯。再者,會計的專業(yè)人士和財務報告過程控制有關,而監(jiān)督的專業(yè)人士與管理過程控制相干,與高質量人事相干,以及和信息技術問題方面的內控相關,而且它與財務報表不相干。
董望和陳漢文(2011),采用在A 股主板上市的公司,以廈門大學的內控指數課題組,他們所構建的內部控制評價指數,關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用作主要度量的指標。學者探究發(fā)現,公司應計質量與內部控制質量,二者有明顯的關聯,呈現正相關。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有助于促使財務報告的應計質量的提升。
三、內控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內部控制系統(tǒng)中的中樞神經,是指董事會、經理層等高管和相關的部門。在企業(yè)當中,關于他們的中心位置,必需明確,要進行必定的保障,需要層次分明,有等級觀念,合理的分清各個層級部門需要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企業(yè)還需要明確各個部門的具體詳細的權限,促使企業(yè)的內部控制結構更加合理完整,以及建立健全機制。
關于抑制內部控制系統(tǒng)的局限性,需要看企業(yè)內部控制系統(tǒng)它自己的完善程度,還須看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二者是否可以很好的進行對接。對內控缺陷的劃分,可從兩個層面來分,分別是會計層面和公司層面。其中,在會計層面的缺陷是直接原因,可以導致財務報告發(fā)生重大錯報的缺陷。也就是說,使公司的經營效益有影響的缺陷。在公司層面的缺陷,是指除去在會計層面缺陷之外的相關缺陷。
在出具年報的時候,盡管存在大多數的企業(yè)自愿的披露了有關的信息,但是,對內部控制信息披露,在法律上來講,它并沒有作強制性的規(guī)定。這種情況,導致對于普遍上市的公司企業(yè),缺乏制度性,因此需要更好的規(guī)范內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法規(guī)。
四、總結
通過研究發(fā)現,當下對于內部控制的探究,尚有局限性。由于現在很多人對于內部控制還沒有一致的認知,許多內部控制的研究,比較偏向理論,處于理論的層面。然而,理論和實際是有區(qū)別的,關于內部控制的實務的探究相對較少,應該增強實驗,以及調查等方式的可驗證性的方法。再者,在內控審計方面,對它的影響因素的研究很少,關于動機的研究也不多,比較重視它的經濟后果。
總而言之,加強對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進而促使財務的報告質量的提升,為了企業(yè)更好的運營做份貢獻,還需要繼續(xù)努力深入研究內部控制。所以,探究學術的道路還長,在內部控制的探究上,還存在很多的領域可以擴展,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的探討和研究,任道而重遠。
參考文獻:
[1]Jeffrey Doyle,Weili Ge,Sarah McVay. 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6,44(1).
[2]Hoitash U , Hoitash R , Bedard J C .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A Comparison of Regulatory Regim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9, 84(3):839-867.
[3]董望,陳漢文.內部控制、應計質量與盈余反應——基于中國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審計研究,2011(04):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