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化經濟建設大環境中,需要不斷優化供應和需求來滿足快速發展中的經濟。本文就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對管理會計的影響進行了闡述,探討了其發展方向,分析了其創新應用措施,以期符合國家發展的需求,提高管理會計在實際應用中的效率。
關鍵詞:管理會計;供給側改革;創新應用
引言:近年來,我國在經濟工作上重點提出了供給側改革方針,讓其作為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充分體現企業主導市場的作用,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同時,企業合理高效運用管理會計手段,不僅可以增強自身的同行業核心競爭力,還能夠做到與時俱進,整體提升我國經營服務水平和質量。
一、供給側給改革背景下對管理會計的影響
(一)核心價值增值
相對于傳統會計處理方法,管理會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參與到企業發展方向和經營決策中,在企業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對管理會計模式反饋出來的數據加以分析,確保企業核心價值增值,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同時,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各行各業實踐管理會計方法,通過應用新設備、新策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內部成本,在有限的基礎上發展無限的可能性,以此來提升企業內部核心價值,不斷地優化價值增值,保證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管理控制部分
管控部分,就是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進行嚴格管理和實時控制的兩個發展手段,同時大方向的促進供給側改革進行,相輔相成。在供給側改革重要背景下,企業通過運行管理會計模式,充分發揮管控系統的整合能力,既能優化企業日常經營生產等各個方面,又能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合理安排利用。同時,企業基于管理控制部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整合各類資源進行高效配置,使得管理會計模式能夠在企業中發揮最好的成效,進而積極主動的推進企業不斷探索新型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三)信息支持系統
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重要且繁雜的數據、文字等信息,企業通過優化整合這些主要信息,為其長遠發展提供戰略化決策,提升企業的自身價值和發展空間。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利用管理會計模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系統的優點,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最科學、高效的方案,從源頭上規避并減少發展風險的存在,提高企業利潤價值的整體指標。例如,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引進大數據分析等相關模式,對企業信息系統進行不斷地優化升級,改變傳統耗時耗力的分析方法,合理利用現有的管理資源,不斷整合創新,發揮管理會計模式在企業中最大效能,并且符合新時期背景下發展趨勢[1]。
二、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管理會計發展方向
現如今,企業在注重經營利潤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核心價值,在日益變化的經濟市場下,價值的衡量標準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從傳統的實體銷售慢慢發展到現在的電商模式,很大程度上拓寬了企業的發展空間,利用高效的管理會計方法對各個模塊進行掌控,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與此同時,管理會計模式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內部成本,逐步實現多樣化減負目標。管控系統和信息支持的高效結合,能夠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科學、高效的經營決策。在供給側改革新時期背景下,管理會計應該更加注重企業內部核心價值發展,加強管理控制手段,優化信息支持技術,全面提高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實力,完成傳統會計處理方式向管理會計模式轉變,推動市場經濟良好穩定的發展。
三、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管理會計創新應用
(一)優化培養管理新型會計人才
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應科學、高效地提升企身競爭能力,構建完善的管理會計體系,加強對管理型會計人才的專業培訓。一方面,企業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建立完善的管理會計制度,嚴格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同時,加強對管理型人才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訓,長期穩定的發展來提高人才整體的工作素養和能力。例如:現在服務行業發展迅猛,大企業可以內部提供專業培訓課程,中小企業可以尋求高校或者是社會機構。對企業內部現有的會計人才進行管理方面的培訓,以此保證人才的專業水平能夠符合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可以提高招聘會計崗位的標準。對于現階段會計從業人員數量較大,管理型人才緊缺的現象,企業可以有針對性的篩選應聘者中,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評價高的人才,從根本上提高企業管理會計部門的工作水平和質量[2]。
(二)加強落實管理會計制度體系
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企業應該具備完整的會計制度,落實管理會計職能,充分體現管理會計的重要性。一方面,構建科學、有效的管理會計制度,不僅能夠有條不紊的進行日常工作,還能夠應對不斷變化市場經濟下產生的各種問題,必須以積極向上的姿態去迎合經濟趨勢,主動出擊,所以,構建科學、完備的管理會計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任務。另一方面,企業在運用管理會計模式經營中,應該加快落實管理會計制度的執行。保證管理會計能夠快速、有效的參與到企業日常經營、生產等重要環節,形成科學嚴謹的反饋機制,保持各項重要數據的及時性,做到與大環境與時俱進。同時,企業也要不斷更新會計方法和工具,針對市場的需求,引進適合管理會計模式的工作軟件,提高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服務水平和辦公效率。
(三)保證管理會計報告信息質量
在企業長期經營發展中,應該更加注重科學編制管理會計相關報告,充分體現企業某一階段的經營狀況和成果,然后進一步對管理會計做出相應指導。一方面,不同于傳統會計報告而言,管理會計報告包含內容更廣泛,不僅需要各種財務報表,還要能夠直觀的體現出參與決策企業經營、生產、發展等各個環節,確保企業發展能夠實現全方位目標。另一方面,企業在運行管理會計模式時,應該保證管理會計報告信息質量的真實性,盡量減少信息失真和信息未能及時更新的情況出現,不斷優化升級內部管理技術,提高管理會計軟件的性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信息,加強會計信息整體的有效性,全面提升企業對自身的認知能力,降低重大經營決策產生的風險。
結論:在供給側改革大環境下,企業為了謀求長期穩定的發展,應該發揮管理會計積極作用,讓其充分的參與到日常經營活動中,從而不斷創新管理會計體系,加強落實管理會計制度責任,優化管理會計的管控職能,達到符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的標準,從整體上提升企業自身的核心價值和競爭力,推動整體經濟發展水平。
參考文獻:
[1]莫嵐.淺談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管理會計的作用及其應用[J].中國商貿,2019, 000(004):180-181.
[2]石燕.管理會計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應用研究[J].納稅,2018, 12(27):99-100.
作者簡介:
張宇雁(1990—),女,漢族,籍貫:云南保山,單位:保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