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丹丹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去愛護學生。”愛是人的一種心理需求,愛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孩子們很單純,也很真誠,如果你愛他們,他們一定會感受到并且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愛你。
“愛,是看不見的語言;愛,是摸不到的感覺;愛,是我們小小的心愿;希望你,平安快樂永遠。”在所有的愛中,我覺得除了母愛之外,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最偉大的。自從當了媽媽,我發(fā)現(xiàn)我的心變得更加柔軟了,能更好地從孩子的角度開展教育。
平時,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和耐心都給了班里的孩子,和他們一起學習、游戲,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在幼兒園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發(fā)展。我們能像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班級里的孩子,有時對他們的這份愛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孩子。因為在他們眼中,我們是“老師媽媽”,既是老師,也是媽媽。
我們班的霖霖是最讓我這個“老師媽媽”操心的孩子。每天,在他身上都會發(fā)生很多故事,比如:活動區(qū)活動開始了,霖霖特別喜歡玩玩具,每當活動結(jié)束準備收玩具時,他都會哭鬧著不肯收,而且如果不讓他繼續(xù)玩,他就會一直哭,哭得滿身滿頭都是汗。為了不影響其他小朋友正常活動,老師只好暫時滿足他,請他到一邊玩。
集中教育活動開始了,老師在教小朋友畫畫,教室里很安靜,突然旁邊桌傳來彩筆掉在地上的聲音。我抬頭一看,是霖霖把彩筆扔到了地上。這時我看了他的畫紙,發(fā)現(xiàn)他是因為不會畫才會出現(xiàn)這一系列的舉動。于是,我過去想幫助他,但是他卻堅決拒絕了,小腳一邊跺地一邊喊著:“不要畫!不要畫!我才不畫呢,哼!”
平時,他只要遇到不開心的事或是不會做的事都是這樣的反應(yīng),無論手里拿的是蘋果,是水杯或者是玩具,所有物品他都會摔到地上。如果你讓他揀起來,他會走上前,再狠狠地踢兩腳。為了不影響其他小朋友,我在玩具柜上拿了一個拼圖遞給他,讓他在一邊自己玩。
雖然讓霖霖單獨坐,班級整體的秩序會好很多,但霖霖的良好習慣卻沒有養(yǎng)成。我想,在教育中,沒有完美的老師,沒有完美的家長,更沒有十全十美的孩子,我們要先懂得接納孩子,孩子才能不斷改變,教師只有陪著孩子盡情沐浴陽光風雨,孩子才能在某一天綻放光芒。
在對霖霖各種行為的觀察和思考之后,我終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愛他就要把他放在心上。從增加對他的關(guān)注開始,以后每次活動區(qū)活動之前,我都會先單獨跟他說一遍規(guī)則并重點強調(diào)收玩具要及時,如果能做到,可以獎勵他當小組長,幫助小朋友收放玩具。兩周之后,霖霖不愛收玩具的習慣就順利改掉了。
集中教育怎樣能讓他堅持坐得住呢?我先請他坐在班級里比較懂事的大哥哥旁邊,并告訴他像大哥哥學習,如果學習好了,就讓他也當個大哥哥,幫助老師照顧班級里比較小的弟弟和妹妹。但是此方法只能讓他堅持5分鐘,我還是需要不停地提醒他坐好。
活動結(jié)束后,我單獨找霖霖談話并告訴他:“你能堅持坐5分鐘已經(jīng)有進步了,如果下次能堅持更長時間,我會獎勵你也來當大哥哥。”霖霖聽了很高興。
集體教育活動開始了,這一次換霖霖來當哥哥了。效果果然不同,我請彤彤小朋友來當他的小妹妹,彤彤是班里長得最小的女孩,她特別聽話,霖霖看著彤彤坐在身邊很聽話,他很有成就感。
接下來,我給霖霖布置了一些任務(wù),比如:喝水、吃水果的時候要牽著小妹妹的手走,兩個人一起進步,幫助小妹妹站好排。
就這樣,我不停地給他布置“小任務(wù)”,他在不同角色任務(wù)的體驗中,不斷進行自我認可,從把自己當成大哥哥,到成為真正的大哥哥這個過程中,他發(fā)生了很多變化,也有了很大進步。
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配合,霖霖之所以會這樣,部分原因是家長對孩子教育的“不重視”。
霖霖的媽媽是一名忙碌的銀行職員,父親平時工作也特別忙,打電話不接,發(fā)微信不回,自他入幼兒園第一天起,老師就沒見過他的父母,全是由阿姨接送。由于他過于調(diào)皮,從上小班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換了三個接送他的阿姨。我想,這樣繼續(xù)下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找到合適機會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
恰好,近期我們班正在準備升旗儀式的節(jié)目,我就利用這次機會,和霖霖的媽媽交談。我向霖霖媽媽描述了上次升旗儀式時霖霖的表現(xiàn):“每當幼兒園有升旗儀式,家長們都會紛紛前來觀看自己孩子的表演,而在小班的時候,霖霖在幼兒園的第一次升旗儀式,家里沒有一個人前來觀看,而霖霖也是在表演節(jié)目的時候,滿操場跑,根本不聽老師的話。他之所以滿操場跑并不是因為老師教的舞蹈或者歌曲他不會,而是他想吸引大家的注意,讓大家都關(guān)注他,霖霖現(xiàn)在在班級不能遵守規(guī)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成人的關(guān)注與陪伴。在幼兒園,我們會多關(guān)注他,我希望在家里,您能多關(guān)注他。另外,我和霖霖希望您能來觀看他的這次表演。”他媽媽接受了老師的建議,并表示以后會全力配合。
本次升旗儀式,我給班級的小男孩編排了一個非洲鼓表演,但是在每次練習的時候,霖霖都是“三分鐘熱情”——拍兩下就跑了。為了能讓他很好地完成表演,在這段時間,我和他單獨練習。因為平時工作已經(jīng)很忙了,所以我只好利用中午的半小時陪他練習。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不斷鼓勵他:“一定要加油,這樣表演的時候能讓大班的哥哥姐姐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們都為你鼓掌。”
在表演節(jié)目的前幾天,我告訴他:“你最近練習得很認真,老師決定在你表演的時候邀請你媽媽也來看你的表演,開心嗎?”聽完,他掩飾不住心中的喜悅,連聲說:“好呀,好呀!”
開始表演那一天,霖霖在第一排,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直看著我。演著演著,他忽然對我說:“老師,我看到媽媽了,我看到媽媽了!”
他一邊歡呼,一邊也不忘了自己的節(jié)奏,依然高興地拍著,我聽到他的喊聲,緊忙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加油!”
節(jié)目表演結(jié)束時,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就這樣,我每天愛霖霖一點點,關(guān)注他一點點,終于有一天,他從對人不理不睬的小淘氣變成了每天早上看到我都會跑過來先給我問好的小帥哥。我一天的幸福工作也是從他的一句“老師,早上好”開始的。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去愛護學生。”愛是人的一種心理需求,愛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孩子們很單純,也很真誠,如果你愛他們,他們一定會感受到并且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愛你。
(責任編輯: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