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堂中的“叫停”是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而中斷學生學練活動的一種教學行為。在學生的動態表現中,如果教師能捕捉稍縱即逝的有利時機,合理使用不同形式的“叫?!?,并實施具體有效的措施,對提升課堂效率、避免意外傷害事故是大有裨益的。
一、針對普遍性問題,要整體“叫?!?/p>
在練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學生出現普遍性的錯誤動作或者練習的難度過高多數學生無法完成的情況,這時要整體“叫?!?,進行統一的糾錯或教學策略的調整。如初二年級的《魚躍前滾翻》新授課,教師認為學生在初一已經學習和掌握了前滾翻技術,課堂上就直接設計了雙手要遠撐超過一定標志線后前滾翻的練習內容。在練習中教師發現多數學生無法順利完成該練習,甚至很多學生完成前滾翻都有一定困難。教師要立即認識到設計該練習時過高地預計了學生的實際能力,導致練習難度太大,繼續練習下去,提升動作質量意義不大。這時,教師要果斷整體“叫?!保敖型!焙?,拿出幾分鐘的時間練習提升前滾翻,在多數學生能順利完成前滾翻后再練習遠撐前滾翻。這種整體“叫停”方法能夠及時地解決課堂上出現的普遍性的學練問題,從而來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二、針對差異性問題,要個別“叫?!?/p>
在分組練習中,因為性別不同、體能差異、學習態度等原因,會出現各組練習水平參差不齊,甚至相差很大的情況。這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出現問題的小組或個人個別“叫?!?,單獨輔導。如支撐跳躍中《分腿跳躍橫箱》一課,在相關輔助練習完成后,分成男女生各4組做完整過箱動作練習。男生較于女生,膽子大、力量足,練習很流暢。而女生膽子小、力量差,多數女生不敢或不能做完整練習。教師發現這一問題后,要對女生組個別“叫?!保档吞涞母叨龋訌姳Wo和幫助,讓女生敢做練習。另外,教師在巡回指導中,發現有些女生無法完成完整過箱動作時,也可個別“叫?!?,讓這些學生在特設的場地上練習,并找體育骨干幫助她們。這種個別“叫停”的方法既能提高個別學生的學練效率,又不會影響其他學生的練習密度。
三、抓住預設靶點,要即時“叫?!?/p>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教學中經常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此時教師會根據自己的設計意圖去引導學生練習,在進展過程中,當出現教學預設的亮點,或者是教學需要的精彩瞬間時,要抓住時機立即“叫停”。如在《跨越式跳高》一課中,教師讓學生嘗試運用各種跳的動作跳過80cm左右的障礙來探究跳高的方法,在自主練習中,有的學生嘗試單腳起跳練習,并且發現單腳起跳比雙腳起跳要跳得高,這種課堂即時生成情況正是教師課前預設的。教師立即“叫停”,挑選這部分學生給大家展示,并交流總結單腳起跳的優越性。教師通過這一即時的“叫?!弊尨蠖鄶祵W生認識到單腳起跳的好處,為跨越式跳高學習的進展做好了鋪墊。
四、避免比賽中斷,要適當延后“叫?!?/p>
體育課中,游戲和比賽是學生的最愛。比賽中,難免會出現個別小組的部分學生為了追求勝利而不遵守比賽規則的情況。如在迎面接力比賽中,男女各分成4組,每組6人,要求接力者只有與迎面跑來的同伴擊掌后才能起跑。比賽開始一段時間后,男生二組落后較多,第4棒的學生非常著急,沒有與前面學生擊掌就跑出去了,很快超過了其他組的學生。其他組的待賽學生發現了這一情況,紛紛向教師告狀。這時教師如果馬上“叫?!保瑫棺袷匾巹t的其他7個組的成績一起作廢,讓即將取得勝利的學生產生失落感,降低課堂熱烈的比賽氛圍,影響下一輪比賽的熱情。這時,教師應該使用延后“叫?!钡姆椒?,等這輪比賽或游戲結束后再“叫?!?。“叫?!焙?,教師要宣布男生二組違反比賽規則成績作廢,并客觀排出其他組的名次。然后,教師要重申比賽規則與要求,利用二組男生的違規行為進行德育滲透教育,倡導學生講誠信、守規則。
五、針對安全隱患或意外傷害事故,要及時“叫?!?/p>
意外傷害事故是體育課堂的大忌,當教師在教學進行中發現安全隱患或者意外傷害已經發生時,要果斷采取及時“叫停”措施,防止發生或處置意外傷害事故。如,在激烈的籃球教學比賽中,一名學生腳崴了,仍要堅持比賽,這時教師應及時“叫?!?,觀察傷情,進行緊急處理,安排好其他學生后,根據傷情再做進一步處置。又如,在支撐跳躍練習中,在落地點處要放置一塊體操墊子來進行緩沖與保護,由于學生落地時會對墊子產生向前的沖力,體操墊會慢慢向遠處滑動,如果置之不理,學生會落到墊子外,教師一旦發現這一安全隱患,要及時“叫?!?,調整好墊子以后再組織練習。
體育課堂不要隨意使用“叫停”,盡量少用整體“叫?!保S脗€別“叫?!?,活用即時“叫停”,會用延后“叫?!保矣眉皶r“叫停”?!敖型!焙蠼處煹闹笇дZ言要言簡意賅,以肢體語言配合,用最少的話語、最短的時間解決一個最重要的教學問題。達到“叫停”次數的最小化、講解所用時間的最少化,提升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孫志剛 于文明(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三里河中學,264400)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