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崢崢
摘要:會計專業是一個相對熱門的專業,隨著大數據以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會計從之前的核算逐漸轉變為管理會計,這也為專業人才的培養帶來了新的挑戰。會計電算化課程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已經在很多企業中得到具體應用,因此想要培養優秀的會計人才應當注重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然而,當前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中仍然出現很多問題。本文就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意見。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除了強調就業人員對所有學習專業領域的知識應當有深入的了解之外,還應當具備一定的實踐經驗,在工作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地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因此,為了使得學生在畢業之后獲得較好的發展,作為學校也應當注重信息化環境下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的相關改革。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模式構成要素分析
(一)學習環境分析
教學環境是信息化背景下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的內容,在當前會計電算化教學的過程中,信息化技術也是教學的主要方式,同時也可以輔助學生不斷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引導更多的學生投入會計電算化學習過程之中。除此之外,對于學習會計電算化的學生而言,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因此獲取教學資源來源較為單一,在這時教學人員如果能夠給出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范圍,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對于實際情況的需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會計電算化教學達到教學目標,因此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也能夠進一步確保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會計電算化學習過程之中[1]。
(二)教學理念分析
針對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來說,能否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并運用一些特定概念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從而對計算機教學的內容做出一個合理有效地描述十分重要。與此同時,需要教師合理的對會計電算化教學知識進行安排,通過應用創新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會計電算化教學,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重視會計電算化教學質量,針對于教學理念這一方面而言,也能夠滿足當下會計電算化教學的發展規律[2]。
(三)教學目標分析
對于會計電算化教學工作而言,確立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于現代化教學技術進行合理應用,并對相關的教學目標做出相對應的預測,才能夠保障學生更加了解會計電算化教學過程,掌握新知識。與此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感受到會計電算化知識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帶動會計電算化教學效率得以進一步提高[3]。
二、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現狀
(一)資源共享率不高
為了推動會計專業的發展,提高會計電算化教學的質量,各個專業都設立了相應的資源平臺。由于很多資源庫的建立以及精品課選擇都由一位教師獨立完成,缺乏團隊建設,這也導致很多教師對于此類資源不能夠完全的認同,甚至認為課程的內容以及相關技術還不夠明確,這也導致資源共享使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很多院校的教學資源是不公開的,因此共享資源使用效率更是無從談起。由于當前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手段繁多,在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會計電算化教學內容的同時并不能夠滿足學生對于實踐的需求,因此雖然共享資源教學化也阻礙了學生學以致用的具體成效[4]。
(二)缺乏理論知識支撐
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將會計方法、會計理論以及計算機技術合為一體的多元化課程,該門課程的開設不僅僅需要操作流程的體驗,還需要理論知識的支撐,它對學生動手能力要求也較強[5]。然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教學軟件展示具體的操作步驟,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并不了解這一步驟設置的具體用意。
(三)教學方法單一
會計電算化課程由于受到專業體系的限制,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大多偏向于實踐操作,通常運用PPT展示流程并為學生講解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學生在進行上機操作的過程中,也只是按照教師的操作步驟,而不去主動思考操作的原理。然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原因大多都不具有共性,因此教師為了掌握課堂節奏,通常是親自為學生排查問題或者解決故障,學生沒有深入探討問題的機會,長期以來不利于提升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6]。
三、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在傳統會計電算化課程之下,學生只是一味地被動接受知識,對于會計電算化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都不強,這也直接影響了最終的學習效果。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接受能力,教師應當在授課過程中,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運用多種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引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構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將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內容進行錄制,以供學生學習,學生可以把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放到課堂上與同學進行討論,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會不斷提高,并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
高職院校也滿足企業需求為導向,培養相對應的會計人才,因此在進行會計電算化課程改革的過程當中,應當與時俱進將會計從財務會計逐漸轉變為管理會計,而會計電算化課程內容也不僅僅局限于財務會計模塊的操作,應當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避免出現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相關院校應當實時關注國家政策變化,及時更新會計軟件。傳統教學過程中,學校只是選用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會計軟件進行教學,而隨著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單一的軟件使用,已經很難滿足現代企業對于會計人才的需求,因此學校應當引入云平臺會計軟件或是安裝多種會計軟件引導學生對不同軟件的操作進行對比,進而學會舉一反三,這也能夠引導學生靈活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三)提高教師素質
隨著信息化教學的進一步深入,會計電算化教師的綜合素養對于教學設計以及教學改革具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如果教師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怎么教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呢?因此,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在會計電算化教學設計和改革中尤為重要,由于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會添加很多教學工具,再加上科技的進一步發展,相關多媒體教學設備也在更新換代,如果教師不能夠及時的更新知識儲備,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以達到科技發展需求,那么遲早會被時代淘汰[6]。
四、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對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會計人員不僅僅掌握全面的專業技能,還具備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在遇到問題時能夠靈活應變。而會計電算化課程作為會計專業中的核心課程,對于適應企業需求以及迎合社會發展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培養出技術過硬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建萍.“互聯網+”背景下會計電算化技能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和應用[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9,18 (05):67-69.
[2]宋依蔓,李紅英.“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學院《會計電算化》課程“供應鏈管理”有效教學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 (04):181.
[3]李伊泠.網絡時代以能力為本位的高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 (11):254-255.
[4]魏尚玲.“導學案”在中職《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優化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 (02):281-282.
[5]張永才.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探索——基于多個不同教學方法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9 (02):200-201.
[6]段彥.基于SPOC支持下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模式的實踐研究——《會計電算化(初級)》課程網絡教學空間建設及實踐[J].財會學習,2018 (35):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