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嶸
摘 要:我國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促使新聞傳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革,與此同時,新聞傳播模式憑借著多樣化、現代化、科技化的特點,使人們從被動接收新聞信息向主動接受信息的方向過渡,從而極大的改變和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本文則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新聞傳播創新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新聞傳播;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6-00-01
一、引言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和工作方式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人們通過使用計算機和手機快速搜索和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咨詢消息,使信息得到了有效的傳播,而這種信息傳播方式給傳統的新聞傳播形式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因此,為了確保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工作正常、有序、順利開展,需要充分的發揮新媒體的優勢,緊跟時代發展腳步,針對性提出新聞傳播的創新路徑,以保證新聞傳播行業能夠朝著積極、穩定、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二、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特點
(一)時效性強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不斷到來,廣大群眾可以通過手機,關注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軟件或者新聞公眾號,準確及時了解和獲取更多關于新聞的實時信息,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新聞事件的實效性。
(二)互動性強
在新媒體的積極影響下,新聞傳播模式展現出了較強的互動性。在以前的傳統媒體背景下,廣大群眾要想全面的了解新聞事件,需要采用單項交流的方式,閱讀和瀏覽新聞事件,這種接收信息的方式是被動的,廣大群眾無法根據自己閱讀的新聞事件表達出自己想說的東西,因此,無法激起廣大群眾閱讀新聞事件的興趣,給新聞事件的傳播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媒體自身的影響力。在新媒體的背景下,廣大群眾從被動接收信息狀態轉向主動接收信息狀態,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在關注指定新聞信息的基礎上,主動的閱讀新聞信息,并且,還可以利用網絡平臺不受約束的發表自己想表達的意見,從而完成與新聞事件的有效互動。
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的創新策略
(一)強化群眾對新聞事件的認識度
為了達到人們對新聞事件提出要求,強化人們對新聞事件的認識度,首先,新聞傳播行業要緊跟新媒體時代的步伐,通過不斷的創新新聞傳播路徑,實現新聞事件表述方式的簡潔性和易懂性,從而有效避免出現新聞事件描述和渲染的過度性和復雜性,其次,新聞傳播行業還要科學合理的分類和整理新聞事件的類型,以最大限度吸引廣大群眾的眼球,從而博得更多群眾的認同感和信賴感。例如,“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其板塊內容有娛樂生活板塊、商業資訊板塊和社會奇聞軼事板塊等各種類型的板塊,多種多樣的板塊類型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滿足不同受眾對新聞事件閱讀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有效實現了新聞傳播與新媒體時代之間的有效融合,從而最大限度提升了新聞傳播的效果。除此之外,多個新聞板塊的內容在編輯和發布的過程中,均是由專業的新聞編輯工作者參與的,因此,其新聞板塊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有效性和權威性,從而有效提高了新聞板塊內容的質量,廣大群眾在閱讀新聞事件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該公眾號,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點評或轉發,從而極大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進而不斷提升新聞傳播力量和影響力。
(二)充分發揮新聞的引導價值
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價值除了新聞事件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時效性外,還有一定的引導價值,而新聞引導價值的發揮離不開對新聞事件實質內容的挖掘。因此,為了充分發揮新聞的引導價值,首先,新聞傳播行業要加大對新聞傳播互動性重視度,允許和激勵廣大群眾利用各種媒介平臺對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事件進行點評,其點評內容可以是正能量的點評,也可以是負能量的點評,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和利用新聞事件的引導價值。其次,為了確保新聞事件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需要杜絕都不良、消極、虛假新聞事件的發布。
(三)增加新聞媒體的技術含量
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和信息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促使我國新聞傳播載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這些新聞傳播載體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別是微信公眾號、微博、人人網、抖音、直播、自媒體等。其中自媒體具有娛樂性和親民性特點,因此,在市場中表現出了很強的影響力,但是縱觀新聞媒體的傳播效果來看,不難發現新聞媒體在多個領域均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技術含量較低,缺乏一定的專業性和創新性,因此,在新媒體時代的積極影響下,需要不斷加大新聞媒體的技術力量,通過對新聞事件內容的不斷創新,有效避免“一成不變”事件的發生,從而有效滿足不同群眾對不同信息的閱讀需求。
四、結語a
綜上,在新媒體時代的積極影響下,為了有效實現新聞傳播路徑的創新,新聞傳播行業一方面要強化群眾對新聞事件的認識度;另一方面還要充分發揮新聞的引導價值;除此之外,還要增加新聞媒體的技術含量,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新聞傳播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游曼莉.新媒體時代下的廣播內容創新途徑探究[J].新聞傳播, 2016(18).
[2]劉洋.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創新途徑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 2019,10(07):150.
[3]徐樂.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傳播創新模式探索[J].當代旅游,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