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 劉英芳
(1建平縣建平鎮林業服務站 遼寧 建平 122400;2建平縣釜山街道辦事處林業服務站 遼寧 建平 122400)
遼西地區葡萄傷流主要在樹液流動期(傷流期)發生,自葡萄樹液流動開始到葡萄萌芽結束。葡萄傷流病是指樹液從葡萄枝條部位產生的傷口中向外大量溢出的一種葡萄樹體活動現象。由于傷流液中含豐富的有機物質、營養物質、微量元素和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激素等,這些都是葡萄在生長期所需的物質,當葡萄傷流發生程度較輕時,葡萄的樹勢就會減退,生長衰弱,對葡萄的產量和品質都有不良的影響;當發生程度較重時,葡萄植株體的芽眼就會干枯,直至葡萄整株干枯死亡。
1.1 休眠期修剪過晚引致傷流。葡萄修剪過晚就會發生傷流現象,尤其是春季驚蟄節氣以后多實施葡萄修剪,極易造成葡萄的傷流;對葡萄實施更新時,對較粗大枝蔓修剪也容易造成嚴重傷流的發生。
1.2 葡萄春季出土因機械損傷導致傷流。遼西地區冬季寒冷漫長,需要實施埋土防寒,當春季氣溫轉暖后,出土疏忽易造成葡萄植株受傷,這些損傷多在葡萄枝蔓中部,當發生人為機械損傷后,葡萄植株就會發生傷流,并且難以防治,因此要注意避免發生機械損傷。
1.3 春季施肥導致傷根傷流。春季葡萄出土后,在對葡萄施肥時導致斷根,就會引發傷流現象,斷根會導致葡萄根系傷流,特別是深施肥傷根較多,造成葡萄樹體產量下降、品質變劣,甚至導致死亡。
2.1 注意適時出土。在遼西地區對于埋土防寒的葡萄,需要保證葡萄適時出土。如若出土過早,此時葡萄根系尚未開始活動,地上部分枝芽易被風抽干并遭受晚霜凍害的危害;出土過晚,葡萄芽眼在土中已經萌發,上架時極易碰掉,此時極易發生傷流。遼西地區葡萄最佳出土時期在杏花含苞欲放時,多在每年的4月上中旬。葡萄出土需分2~3次進行,以利葡萄植株逐漸對外界環境適應。覆土化凍后先進行第1次出土,此時撤出葡萄栽植溝兩側及表層1/2左右的土;當山杏花蕾吐紅時進行第2次出土,此時將防寒土或塑料薄膜撤掉,待當地的杏花開放時全部撤出覆土,撤土時要特別注意避免碰傷葡萄枝芽,防止葡萄植株發生傷流,葡萄出土后要在短時間內組織上架。
2.2 掌握適時灌水。在遼西地區,葡萄出土上架后就要灌催芽水,灌水量以地表50cm的土層全部濕潤即可。遼西地區春季干旱少雨,要注意灌1次透水,以滿足葡萄萌芽抽枝的水分需要,對于特別抗寒的葡萄不實施埋土,但仍需在葡萄萌芽前灌好、灌足催芽水,以滿足葡萄植株生長所需的水分。

2.3 實施科學施肥。遼西地區葡萄傷流期應注意追肥,追肥時以施速效化肥為主,如尿素、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硼酸等均可。因葡萄植株對氯離子十分敏感,所以應避免施入氯化鉀等內含氯離子的肥料。葡萄是喜鉀植物,對鉀的需求量較大,因此應注意多施鉀肥,施肥時與氮肥等量或倍量均可。在遼西地區,追肥氮、磷、鉀的比例以2∶1∶2.5為最佳。對于上一年秋冬季沒施基肥的葡萄園,春季施基肥要在地表下30cm以上土層處施有機肥,施肥過深會導致葡萄傷根,引起傷流。施肥后及時灌水。
2.4 注意提高地溫。遼西地區早春氣溫高低不穩,對葡萄灌水后,地溫回升比較緩慢,因此在對葡萄園實施整地、施肥、灌水后,在葡萄生長行內全面覆蓋白色地膜,以及早提高葡萄園的地溫。同時,實施地膜覆蓋還具有滅除雜草、控制病蟲危害、保持土壤水分、優化土壤物理結構、促進葡萄及早開花和結果的作用,實現果實提早上市。
2.5 人工傷口保護。對于已經出現的葡萄傷口,要采取傷口保護措施,一種是塑膜包裹法,具體是將葡萄枝條傷流口以上部位剪掉,把地膜疊成多層進行嚴密包裹,然后用橡皮筋纏繞葡萄傷口處枝條,纏繞葡萄的枝條是自斷面開始,不留任何空隙。此種方法簡單易行,便于實施,并且對葡萄傷口止流見效快、效果好。如果傷流口在枝條中部,又要保護保留葡萄枝條,可采用薄管形塑膜,將塑膜剪成傷流口長的1.5~2倍,從葡萄的頂端枝梢端套入傷口處,兩端用彈性較好的皮筋捆實。
2.6 采用藥劑防控。①生石灰防治傷流:準備好生石灰,然后加點水化開后再加適當水調成粘稠狀,涂于葡萄傷流的剪口、傷口處,待石灰固化后即能將傷流止住。②松香熱涂防治傷流:取適量松香放在容器內加熱熔化,立即在葡萄枝蔓的傷口上涂抹,待松香冷卻凝固后,葡萄植株的傷流即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