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霞
追求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新教育認為教育是幸福的,教育是為了點化生命,蕩滌思想,豐富人生,使學生精神生活充實起來,生命豐盈起來,人生價值光彩起來。教育應該是追求新的文化領域,新的社會理想,新的人生價值。
書香校園是一種豐富多彩的獨特的生活樣式,是平實而詩意性的生活,是一種適合大家生存、發展的文化。營造書香校園,創設書香育人環境,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讓學生、老師在書香環境中豐富和體驗情緒、情感,體驗讀書學習的樂趣,追求成功,體驗成功,樂于成功。讓學生、老師在健康和諧的書香環境里不斷追隨成功這種愿景,以達到自我激勵,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發展的目的,使自身的人文素養得到很好的養煉。
一、創建書香環境,讓校園飄溢書香
(一)塑造書香氛圍
校園是師生的家,為了讓師生沉浸在書香氣息之家,讓校園洋溢書香,讓每一堵墻都會說話,學校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效。校園文化長廊,張貼教育名人書畫,展示教育名家閃光的思想,展示校園如水文化之精髓。學校宣傳欄,新增讀書讀報專窗,師生隨時隨處都可以聞書香品書味;校園的墻壁上,特色水文化標語、系列水文化作品等,力求讓每一堵墻都會說話。校園網、校園廣播系統、電子屏幕,適時播放一些經典名句名篇,讓師生與名家展開對話,與名家同行,與名家碰撞思維的火花。
(二)創建書香環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智慧的校園應該處處有書讀、人人愛讀書。創建書香校園,我們努力建立以學校、班級、個人、家庭為主的四級書庫,隨時更換各級圖書庫的圖書。在校級圖書館的基礎上,在校園內建立“小蜜蜂”流動讀書車,建立班級“小蜜蜂”圖書角,建立起個人小書庫,家里設立親子共讀角。充分發揮圖書館、閱覽室的作用,開放圖書館和閱覽室,讓師生們遨游在書的海洋。定時添購符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同時還發動師生捐書,增加藏書量,提升閱覽室的服務質量。
規范學校圖書館管理,給每個班級設立獨立的集體借書時間,每個月,以班級的名義,集體借閱50本圖書館藏書;制定閱覽室閱讀作息時間表,組織學生輪流進入閱覽室自由閱讀,保證每次閱讀活動安靜、有序、有效地開展;新建電子閱覽室,學生用指紋識別借書和還書,讓學生把書帶到班里讀,帶回家中讀,擴展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和省科技圖書館合作,創立了省科圖在越秀區內的第一所校園分館。力求在學校就讀的六年中人人、年年都有省科技圖書館的“悅讀卡”,利用共建的閱讀資源開展校外閱讀活動。
二、開展書香活動,讓師生品味書香
開展豐富多彩的書香活動,讓師生們在書香中洗禮,滋養書香,共同成長。
(一)主題活動。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與書為友,進步常有。各班、各中隊根據推薦閱讀,或自行喜愛閱讀的書籍內容,定期召開主題班隊會,如劇本表演、講故事比賽等形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接受中華經典文化的熏陶。為了調動師生的讀書熱情,展示讀書的收獲,每次讀書節各年級都會根據活動主題還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如一二年級指導孩子們誦讀國學《弟子規》,三年級閱讀讀本《落滿霞光的竹林》中的《秋天的歌》;四年級,更是一改以往的誦讀形式,教師與孩子們一起走進古詩詞之門,把舞蹈、小游戲融入誦讀其中;五年級選取朱自清的《匆匆》。六年級根據年級特點,富含哲理的古詩詞,激勵畢業的孩子們圓理想之夢,做中華少年。通過誦讀中華名典,營造書香校園,讓書香熏染校園,讓校園散發詩意,讓詩意感染學生,讓學生感染真知。逢周五學校的興趣社團,與書相伴,美文分享,活動中大家享受著、快樂著。
(二)讀書節活動。每年11月-1月是學校讀書節活動時間。活動期間,升旗儀式上,學校都會以《每周一書》的形式由老師和同學向全校推薦好書。書香滿校園,活動展精彩。多彩的讀書活動,成為了師生們最日常的生活方式。結合新教育行動研究,晨誦、午讀、暮省是學校常態的讀書活動。每天早晨,師生們與黎明共舞,一句“孩子們早安!”開啟新的一天。隨著深情并茂地朗讀聲,師生們的理想和夢想伴隨著誦讀聲一直伸向遠方。
舞臺上,十分鐘“優秀領讀者”活動,是校園的靚麗一色。經典誦讀、粵語童謠、經典故事演繹等豐富內容,師生們在情境中開闊眼界,豁達胸懷,陶冶情操、啟迪心靈、修身養性。課室里,美妙的詩歌將孩子們從沉睡中喚醒,讓他們在一天的學習中充滿精神。教師飽含深情地、一遍又一遍地領著孩子們去“誦”,孩子們穿越詩歌在吟誦時感受、理解、傳遞人類美好的愿望與情愫,感動于花開花落,落淚于天邊流云。用美妙的詩歌與黎明共舞,開啟孩子們生命的黎明。
(三)螢火共讀。現代教育家朱永新在他的《讀書改變人生》中說:在一定意義上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發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狀況。新教育螢火蟲共讀課程讓我們將閱讀延伸至家庭,家長與孩子利用晚上和節假日時間共讀好書,在家庭中開展晚間和節假日“親子共讀”活動。一、二年級,每天家長為孩子朗讀美文20分鐘;三、四年級,每天家長跟孩子一起閱讀美文20分鐘;五、六年級,每天家長和孩子分享、交流美文20分鐘,完成親子閱讀分享卡。每周制作“親子共讀”美篇與大家分享,感受閱讀的收獲與樂趣。親子共讀好書,讓家長和孩子們徜徉于書的海洋,共寫讀書心得,共享讀書快樂。
三、評價激勵成長,讓校園更書香
有行動就有收獲。我們每年都會評選出書香少年、書香教師、書香好家庭、書香班級。
“如水書香家庭”評比條件:
1)有良好的讀書環境,家庭閱讀氣氛濃郁,家庭成員有主動學習的意愿。
2)家庭成員熱愛讀書,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天閱讀時間不少于30分鐘。
3)每年定期添置有益的書籍、報刊,家庭藏書量不少于2000冊。
4)家庭成員經常進行學習、思想交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持之以恒,不斷更新知識。通過讀書,對孩子在品德、習慣、成長等方面有較好影響。
5)家長能教育并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堅持進行家庭讀書活動,并進行多種方式的“親子共讀共寫”。
6)對學校、班級組織的讀書活動出謀劃策,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
“如水書香少年”評比條件:
1)熱愛讀書,每天能保持半小時的良好讀書習慣。
2)閱讀量大,擁有自己的讀書角,有一定的藏書量,一學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萬5萬字。
3)認真閱讀相應年級的課外閱讀書目和中外名著。
4)善于積累,能摘抄書籍中優美文段。
5)積極參加各種的讀書活動,在活動中表現優秀。
6)喜歡與別人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并推薦好書與其他人分享。
7)積極參加與讀書有關的各種活動。
“如水書香教師”評比條件:
1)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濃厚的閱讀興趣,根據學校推薦的閱讀書目或自己的喜好,每學期能深入閱讀兩本以上的教育專著。
2)認真撰寫讀書筆記、教學隨筆、教學反思或論文,按時上傳學校網站、教育在線網站進行交流;該年內有一個讀書成果獲(讀書心得、論文等)獲區級以上獎勵或發表或參與學習讀書論壇一次以上(含一次)。
3)堅持與學生一起參與經典誦讀,積極參加新教育的各項讀書活動和外出學習。
4)做學生讀書的引路人,帶領學生開展各項讀書活動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5)組織或參與班級本班“優秀朗讀者”的誦讀活動,活動內容豐富,效果良好。
6)積極參加曬課,微課制作等評比活動,并獲得較好的成績。
“如水書香班級”評比條件:
1)學生喜愛閱讀,能通過打造有特色的班級讀書環境,營造班級讀書氛圍。
2)班級設有圖書角,保證有充足的閱讀資源,設置圖書管理員,制定借閱措施。
3)學生珍惜圖書、愛護圖書,能達到相應年段的課外閱讀量。
4)落實好每天的晨讀晚誦,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開設班級閱讀課,指導學生讀書方法,保證學生閱讀的質和量。
5)在讀書活動中,家長和學生能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讀書活動,參與面廣。
6)學生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班級有“優秀作業”專欄。
7)讀書成果靜態、動態展示效果好。
8)有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在締造完美課室中表現優秀。
水蔭校園因書香而美麗,如水校園因書香而精彩,如水師生因書香而幸福。書韻飄香滿校園,師生幸福共成長,讓書香浸潤校園,讓經典滋潤人生,讓閱讀伴隨成長,讓師生享受讀書的快樂,這便是如水新教育倡導的書香校園。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