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溯本求源”出自于宋·周密《齊東野語·道學》:“其能發明先賢旨意,溯流徂源,論著講介卓然自為一家者。”意為尋求水流的源頭。故此放在寫字教學中,則是希望尋求寫字的根本和規律。《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每節課不少于10分鐘的練習寫字,做到天天練。”統編教材更是對寫字的書寫規律作了系統的安排,進一步優化了寫字教學的策略。結合統編教材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關于寫字教學的幾點策略。
一、尋根——端其姿,造其境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中明確提出:“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正確的寫字勢不僅有利于把字寫端正,而且有利于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
我們在看某個人的字時常會說“字如其人”,寫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把字寫端正、工整就必須得有正確的書寫姿勢。所以在寫字教學中,首先就是規范動作的培養,包括坐姿、執筆姿勢等。一般開學第一周,我們通常每天要進行10分鐘的坐姿練習,要求頭正身直腳放平。此外,開學第一個月,每節語文課上進行5分鐘的握筆練習,教師用雙頭筆在學生大拇指和食指指尖,中指第一個關節、食指指根稍后處點四個黑點,讓學生手握鉛筆保持姿勢。一個月下來,對于學生的正確握筆、坐姿有著特別優化的作用。在每一次寫字時,教師都應引導學生一起唱《寫字歌》:“寫字啦 寫字啦,輕輕移動小凳子,雙腳放平腰挺直,一拳一尺要牢記。”此外,還要注意一些良好的書寫習慣。例如:寫字之前先仔細觀察、不要動筆寫字就開始用橡皮擦、保持書寫頁面的整潔等。這些都應是我們常抓不懈的。
在寫字教學時,我們要營造一種“寫字的場”。如《大學》所云: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我們會選擇合適的音樂讓學生陶醉其間。學生寫字。不僅是對生字的認識,更是一種情感的熏陶,一種文化的滋潤。例如:學習《古對今》,寫“李、香”二字時,我們可以選擇具有春天氣息的輕音樂,讓孩子一邊寫字一邊徜徉在春光四溢的天地之間,既可以營造一種寫字的心境,又可以熏陶其對春天的喜愛。又如:在學習《小小的船》時,指導書寫“月兒”兩個字,我們可以播放《小星星》的伴奏曲,學生就可以與星星為伴,與月亮為友。在這種寫字的磁場中,如果能配合教師的提示語,那么學生就能更好地發揮其能動性。例如教師輕輕地低聲呢喃:“讓我們伴隨美妙的音樂,保持正確的坐姿,把字寫正確,寫漂亮;你的坐姿真好看,就像一棵挺拔的小松樹。”從學生的潛意識中去引導其時刻規范坐姿。
營造好書寫的環境,注重孩子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學生心曠神怡,精神飽滿,一定能把字寫正確、寫規范。
二、覓法——尋其規,覓其法
要使低年級學生寫好漢字,在寫字教學中,要努力教會學生科學的寫字方法。綜觀統編教材一、二年級四冊語文書本,我們發現在每一冊中,都有三個“語文園地”,設有規定板塊——書寫提示。一共列出了漢字書寫規則、方法19條。
例如,一年級上冊全冊筆順跟隨,主要趨向于筆順規則的掌握。從上到下:二、三;先橫后豎:十、禾;從左到右:兒、林;先撇后捺:本、天;先中間后兩邊:小、水;先外后內:月、問。
一年級下冊則從整個字形結構特點提出書寫的順序。先外后內再封口:白、回、國;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寫點:主、門;點在右上方,后寫點:書、我;左上包圍和右上包圍的字先外后內:床、左、居、包。
二年級上冊則更注重字的大小和位置,例如:有的字左邊窄,右邊寬;有的字左邊寬,右邊窄:作、法、都、別;有的字左右兩邊寬窄大致相等:領、群、船、朗。
二年級下冊關注字的間架結構和一些細微的變化。例如:左上包圍的字,書寫時包圍部分的撇畫要寫得伸展:底、原;左下包圍的字,書寫時包圍部分的捺畫要寫得伸展:處、遞;三包圍的字,包圍部分與被包圍部分大小要寫得協調:匹、巨、周;全包圍的字,要把國字框寫得方正,框內部分的大小要合適:團、圓、國;有的字變成偏旁后,某些筆畫的大小和形態要發生變化:勸、堆;有的字變成偏旁后,筆順也發生了變化:轉、特。
由此可見,統編教材倡導教師教好寫字,還要教會學生方法,以便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三、善評——糾其本,促其行
要提高寫字能力,在練字的時候就應該做到反復比較、反復推敲。所以評價與再次書寫是分不開的。在寫字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了現場的點評與糾正;或者說進行了糾正,但卻沒有再次書寫。于是,我們可以給寫字教學設計幾個層次來進行評價。
首先,寫“單個的字”。可以先描紅再書寫,讓學生依照范字來臨摹。第一次書寫完成后,教師要及時地把字放在投影下,讓學生從兩方面來談。一是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書寫很正確,結構寫得很合理,卷面很干凈,筆畫很優美等。二是應該改進的地方。學生在互評中促進對漢字書寫的認知,讓“精彩極了”和“有些槽糕”雙管齊下,揚蹄千里。例如:在《古對今》的教學中,學生第一次書寫了“李、香”二字。我們在評價時應關注:“豎”是否變短,撇捺是否舒展。在教學“蒼、茫”二字時,就要多關注:草字頭是否寫得又寬又扁。通過評價觀察,做到一課一得。
其次,寫“詞句的字”。把要寫的字放在一個詞語或者句子里,進行二度寫字。這既可以在上一次的基礎上把字寫好,還可以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字義。寫完后,再次評價,只要同桌的小朋友在上一次的基礎上有進步,就引導孩子對同伴進行表揚、鼓勵。教師可以用紅花、星星等給學生評分,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如:“李、香”的二度寫字可以放到詞語“李子、花香”中;“蒼、茫”二字可以放到句子“我愛蒼茫遼闊的草原”中。
在寫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建立“二度”或者“三度”寫字,在展評激勵中揚長避短、樹立信心;在不同語境中加深理解、鞏固生字。
最后值得提出的是,小學階段的寫字教學,要結合識字、閱讀進行,例如:課題中有生字,可以結合板書課題寫字;個別偏旁或者結構部位相同的字可以一起教學;在識字中,可以巧妙進行寫字練習。切莫把寫字教學孤立起來、分割成塊。
責任編輯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