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東輝
學校是學生成長的搖籃,而學生德育的土壤是文化,德育之樹只有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才能枝繁葉茂,煥發活力,透露靈性,真正詮釋教育的內涵。校園文化是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總和。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打造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構筑高雅芬芳的精神家園,是文化育人的一個重要手段。
一、優美的校園環境培養高尚情操
走進華東中學,就能感受到它獨特的氣質,沉浸在濃濃的文化氛圍中,“厚德、博學、篤行”的校訓,校門兩側是兩片坐落有序的小樹林,櫥窗里展示著一列列學習標兵。清潔淡雅的校園、色澤靚麗的校舍、寬闊整潔的操場……優美文明的校園,物態文化建設對陶冶和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一定能產生積極影響。
班級文化主題鮮明,如愛國教育、誠信教育、理想教育等。各班都有兩塊供師生展示的活動園地,如“快樂星球”“與經典同行”“閃亮今星”“我的夢工廠”等,個個富有班級特色,讓學生的才華得到展示,也放飛學生的心靈。班級掛著的勵志標語、各個欄目千姿百態,成為校園一道靚麗的風景。
二、豐富的體育活動錘煉堅強品質
華東中學是“體育特色山區學校”,為實現這個目標,華東人孜孜不倦,男足、女足、跳遠、鉛球,各個項目在各級比賽中收獲滿滿,在不斷的拼搏過程中,他們有了團結、拼搏、堅強的意志,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每天的大課間活動是華東中學最具特色的體育活動。上午第二節下課后,同學們井然有序地在操場集合,身穿統一的校服,排著整齊的隊伍,渾身上下洋溢著青春氣息。隨著強勁有力的廣播,詠春拳、跑操+曳步舞特色展演就開始了。多姿多彩的體藝“2+1”特色展演,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展現了師生靚麗的青春風采,激發了華東人的運動熱情,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華東中學以詠春拳、跑操和曳步舞作為學校體育藝術特色在大力推廣。
三、嚴謹的規章制度規范行為
制度文化是學校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校根據實際,先后制訂了德育、教學、后勤等方面的相關制度。通過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在管理中做到人人依規辦事,讓制度管人、管事成為學校的一種常態,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提供了保障。落實教學常規,向教學常規要質量,要成效。全面落實教學工作的“十字”方針:備課要“深”,上課要“實”,作業要“精”,教學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準”,分析要“透”,輔導要“細”,負擔要“適”,質量要“高”,在制度下具體細化。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落實教研組每周一次教研活動。備課組活動做到“四定五統一”,即定時、定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統一教法、進度、重點、難點、作業布置。備課組做到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相結合,使備課組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平臺。實施校本教研工程。開展全員參與的聽課、評課的賽課活動,每周定時間定學科舉行公開課,課后進行全員評課,同時開設各教師的示范課、觀摩課,每學年舉行一次全校性優質課競賽活動,鼓勵教師參與省、市、縣各級教育科研課題,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以爭先進、奪紅旗、樹典型為主要手段,促進校風、班風、學風建設,各班設立養成教育評比園地及好人好事記錄,做到《規范》《守則》《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上墻。
四、“厚德、博學、篤行”的校訓精神浸潤心靈
華東中學是一座年輕的學校,老革命家張日和老先生提筆揮毫“銳志力學,育德培才”,全體師生謹記于心。建校于初,華東人以學校發展為主線,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主題,以文化建設為抓手,以建立高素質師資隊伍為動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踐行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創業精神;團結協作,幸福與共,敢于拼搏的團隊精神;敬業愛生,愛校如家,甘于吃苦的奉獻精神。秉承“厚德、博學、篤行”之校訓,以“愛生、敬業、合作、博學”為教風,以“勤奮、自信、合作、創新”為學風,以鑄就“求真、崇善、尚美”為校風。華東人善教勤學,四育并進,一絲不茍講規范,一如既往抓落實,聚精會神抓教學,一心一意謀發展。
“勤奮”是華東師生的共同特性,在華東中學這個美麗的校園,最熱鬧的地方不是操場,不是教室,也不是走廊,而是教師辦公室。一下課,學生們蜂擁而至教師辦公室,這是教師辦公室課間的常態,學生都“搶著”來背書。在華東中學教學樓,課間所到之處都有捧著書本背書的學生身影,積極踴躍“問疑”。
責任編輯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