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莉

“滾動整合式”強調以話題為主線,按話題分類,將與話題相關的或者延伸的詞匯,句型和語篇進行整合。
一、“滾動整合式”話題的整理策略
(一)以交際功能為主線
PEP小學英語教材總體思路是以話題為綱,以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為主線,逐步引導學生運用英語完成具有實際意義的語言任務,即“話題——功能——結構——任務”相結合的編寫思路。因此在進行單元對話教學時,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已有話題知識背景,并對教學內容和資源進行重組和開發,從而通過話題知識和語言的滾動再現等方式提高小學英語對話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中高年段PEP教材的話題編排如圖1所示。
(二)以單元話題為布局
每個單元以話題為主線,教材巧妙地安排了相應的語言結構和交際功能。針對每一個話題設計或隱含相關的語言任務,讓學生在完成語言任務的過程中掌握話題相關的語言知識,并形成相應的語言能力。
Part A部分的內容安排是因為初步接觸本單元的話題,話題緊密地圍繞本單元的重點句型。Part B的內容往往是在A部分的基礎上拓充話題相關語言、深入話題,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來運用已學的知識。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B部分的學習任務前應適當復現A部分的主要詞匯及主要句型,這樣可以讓B部分的教學內容更豐富。在教學時,只有了解話題的內部結構后才具備了單元課時安排的基本依據。
二、“滾動整合式”話題的開發策略
(一)各話題編排中的縱向滾動整合
1.梳理話題
以話題為載體,把PEP中的內容進行分類、重組和整合,并梳理好涉及該話題的詞(詞組)、句型、語法等語言知識,設計好相應任務與活動,有針對性地、有目的地進行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訓練。
例如:有關食物的話題分別在三(上)U5? Lets eat!、三(下)U5? Do you like pears?、四(上)U5 Dinners Ready、四(下)U4 At the farm、五(上)U3 What would you like?中出現。在三年級(上)U5 lets eat中主要學習餐桌上的食物以及對食物的喜好進行提問,三年級(下)U5? Do you like pears?中主要學習食物中的水果類,四(上)U5 Dinners Ready中繼續擴展了餐桌上的食物以及提出用餐建議和餐具使用建議,在四(下)U4 At the farm中主要設計到食物中的蔬菜類,到了五(上)U3 What would you like?中要求能問答想吃什么、喝什么、最喜歡的食物以及描述食品味道和特征等。在教授上述相關同類話題時,我們可以縱向滾動整合前幾冊同類話題中的主要詞匯(包括拓展詞匯)以及重要的句型。
2.設計學案
教師要精心設計,根據班級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學法特點等具體情況,把開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能力的目標作為設計學習材料的出發點;把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知識、培養能力、掌握方法的材料體系。學案的著眼點在于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如何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培養學習能力。
3.編織知識網絡
教師以話題為中心,巧妙地設計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具有直觀性、概括性、條理性和細微性的特點,有效連接相應的知識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擴充,在設計時要緊緊抓住教學內容的核心部分,突出重點,所有的教學環節緊緊圍繞主題展開,引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思維發散,將原本有一定關聯卻零散的知識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引導學生圍繞中心詞梳理、分類和歸納大容量信息,通過對知識的深層加工變瞬時記憶為長時記憶。學生通過參與、體驗、合作與創新等方式主動搜集、加工和存儲信息,他們會表現更加積極,思路和筆記也會更加清晰、有條理,他們還會從不同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促使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
(二)話題編排中的橫向滾動整合
除了PEP不同冊教材的話題關聯外,同冊教材單元話題前后也存在一定的關聯,可以將這些話題進行分類重組,巧妙地運用與貼近現實生活中的情景中,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根據相應的話題構建詞匯網絡,然后在單元話題重組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提煉歸納出已學過的知識與本單元話題相關的典型句式,并在課堂操練和作業設計時進行滾動整合覆蓋,最后以話題為線索,為學生選擇適當的課外閱讀材料,將話題與閱讀篇章相結合,從而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例如:PEP Book 4 Unit 2 單元話題是What time is it?PEP Book 4 Unit 3 單元話題是Weather,Unit 5單元話題是My clothes,Unit 6 單元話題是Shopping,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將天氣和衣物相關聯,在談論購物話題時繼續關聯Weather和Clothes,將Unit 2,Unit 3,Unit 5和Unit 6中已學的知識進行滾動整合,并在學生運用表達時自然滾動的相關詞匯和主要句型。
三、“滾動整合式”話題教學的運用策略
小學英語PEP各單元話題滾動整合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去仔細研究新課程標準和教材,更需要教師去研究學生。實踐“滾動整合式”話題教學基本流程:首先,教學資源的整合,從點-線-面,易于操作,然后注重話題之間的聯系,尋找知識關聯的“切合點”,根據學生的能力實行滾動覆蓋,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教學步驟是:知識滾動—重組整合—拓展運用—有效輸出。在話題情境的創設方面,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和生活,尋找契合學生的最佳發展點;其次,在課程資源開發方面,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而選擇或創編相應的視聽和拓展閱讀教材;第三,在口語和書面表達的訓練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循序漸進,適時提供腳手架,從而實現有效輸出。
在PEP Book 4 Unit 3 Weather的PartB Lets learn和Lets play教學中,我們先要分析本單元在實際生活中的語用交際功能:能準確地表達天氣狀況及感覺,并能靈活地在情景中運用重點句型;關心日常天氣變化,能夠對氣候特點和天氣情況進行描述并能及時提醒家人、朋友根據天氣變化更換衣服,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氣差異和談論天氣所具有的寒暄功能。
(一)滾動整合
進行課前滾動,課前布置孩子們復習學過的相關知識,運用句型: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將各個國家的國旗畫出來并注明標志物及代表性動物;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圖片滾動前面所學的知識,世界上各國的國旗、標志物及代表性動物,運用句型:1.Where is it?Its….
2.利用圖片Wherer is it?Its…;
3.利用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its…and…操練新詞匯;
4.熟悉天氣圖標以及天氣狀況詞語與人體感覺詞語的正確搭配:
sunny…hot/warm; windy…cool/cold; cloudy…cool;
rainy…cool/cold;? snowy…cold
5.小組合作操練重點句型(利用天氣圖標和城市卡片描述):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Its…and …/Its…degrees.
Is it…?Yes,it is./No,it isnt./No,its not.Its….
6.熟悉地名的正確書寫:大小寫,空格,中國地名與外國地名
7.拓展詞匯:climate氣候,season季節,foggy有霧的,temperature溫度,
overcast陰天,lightrain 小雨,moderate rain中雨,heavy rain大雨
thunderstorm雷陣雨,light snow小雪,heavy snow大雪,sleet 雨夾雪
(二)重組整合
教學中,要整體把握教學內容、教學特點和教材編排體系,理清、吃透每個模塊的具體內容,并將其重組整合,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為目標,實施針對性訓練。
在本節教學內容中,可以考慮整合Recycle 1的Listen,tick and say部分,并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各城市的天氣預報。我們可以用“Weather report of Guangdong province”讓學生模擬廣東省天氣預報的播音員進行天氣預報。
(三)整合拓展
在學生學習與該話題相關的詞匯、句型和語法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任務型話題討論和拓展,引導學生經過思考形成觀點后,分享觀點,發表看法,進一步啟迪學生思維,激活知識點,讓學生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此時,學生有話可說,有感而發,教師還可以設計閱讀或寫作任務,訓練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