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瑩
一、發揮教師教學引領作用,傳授朗讀文章技巧
教師在小學低年段進行朗讀教學時,需要發揮自身在教學引領方面的作用,朗讀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投入到文章內容中,去挖掘文章背后的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感和鑒賞能力。我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教學時,會對其進行朗讀文章的示范,讓學生先觀察我的朗讀過程,之后從中總結出規律和經驗,有利于開展有效的語文朗讀活動。在朗讀《一匹出色的馬》這篇課文時,我在語氣上重點突出這匹馬是怎么出色的以及它出色的表現,在朗讀過程中語調抑揚頓挫,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使學生可以在朗讀時受到感染,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情感共鳴。學生在教學示范下,在之后的朗讀過程中不再是對文章內容進行簡單復述,而是在其中投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朗讀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在掌握閱讀技巧和后,朗讀成效更好,學生通過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感悟,加深學生語文課文知識學習的印象,進一步發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實力。
二、進行情境化朗讀教學,使學生融入文章角色
教師在小學低年段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時,提高自身閱讀能力。例如,在訓練學生朗讀能力時,我讓學生分角色進行對話練習。對于有角色對話的文章,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深入其中進行朗讀,有助于真正融入到文章中,學生在角色下更能加入自身感情,利于其朗讀情感的提升。在學習《小馬過河》這篇文章時 我讓幾名學生分別扮演文章中的幾個不同角色,學生在各自的身份下進行對話練習,增加學生對文章主旨中心的理解,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融入到其中感悟文章背后所希望傳遞的真理。學生在情境化模式下進行朗讀訓練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學生朗讀能力也得到有效進步和提升。
三、開展小組合作朗讀交流,激發學生朗讀動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時期較為流行的一種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強調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更多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交流探究有助于使學生真正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使學生意識到自己是課堂學習的主人,相比于教師講解學生聽講模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更有責任意識和團結精神。在對學生進行朗讀能力培養教學時,為激發學生朗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開展朗讀訓練,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我在教學中給學生劃分小組,使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可以通過彼此之間的朗讀提升語言交流表達能力,在小組合作朗讀訓練中也可以及時發現自身朗讀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改正。在口語交際:看圖講故事中,我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講故事,學生可以將對圖畫的理解進行加工,變成故事向其他同學進行演講,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朗讀興趣大大提高,紛紛踴躍參與到其中進行故事的編排,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收獲更多的看法和見解,學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中不僅收獲了朗讀能力的提升,同時還使學生收獲了友誼,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和成長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組織課前朗讀環節,給學生創造朗讀練習條件
在現階段的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倡導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各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朗讀作為學生一項必備的語文學科技能,對學生語文語感和審美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開展有效的朗讀教學模式,進行系統化的訓練,使學生有開口表達交流的機會,以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例如,在訓練朗讀能力時,為使學生能夠有機會進行朗讀,使學生系統地進行訓練,我組織學生在課前進行文章朗誦,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前進行文章朗誦。學生可以選擇喜歡的文章在課前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學生在課前朗誦的教學活動中,不僅可以將喜歡的文章進行分享,同時還能使學生從其他同學口中得知更多的優秀文章,便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實現朗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提高學生課堂學習交流的熱情,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創造多種朗讀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朗讀練習的動力,使學生有機會進行個人朗讀才能的展現,給學生朗讀提供更大的發展舞臺,鍛煉學生在公眾面前大膽發言交流的能力,有助于自身綜合素質的完善和發展,培養學生優秀的性格品質,有助于實現教師預期的教學目標,推動教師教學講解的進程。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