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惠蓉
智障學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導致了他們的心理特點、思維能力、語言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低于正常的學生。在教學中不能脫離智障學生的生活而單純進行教學,而應在語文教學中把學生生活化的場景充分融入語文學習中,讓智障學生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促進他們對生活的適應能力的提升。因此,提高生活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了解決這些智障學生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徑。
一、運用情景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即強調日常生活是對人生動、形象、有效的教育。人在情境中學到的東西最多、最真實,教育根植于生活當中才有生命力,才能成長。情境教學因其自然有效,是培智教育教學法中的首要方法。
如學習《紅綠燈》一課,首先,為了能讓培智學生說出紅綠燈的作用、代表的意義。我利用多媒體展現紅綠燈路口的交通情境,讓學生知道行人、汽車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聽從紅綠燈的指揮。接著,我用課前先制作好的“紅燈”“綠燈”“行人”的信號牌,模擬過馬路的情境。讓學生能夠用語言表述紅綠燈信號代表的意義。這一教學方法降低了學習的枯燥性,有效地提升了課堂上的教學效果,提高培智學生保護自己、維護交通秩序的意識。
二、運用直觀教學,深化理解內容
結合教育理論和培智學生的具體、表象的思維特點。我在教學中多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培智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內容,提高培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培智學生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學《品嘗酸甜苦辣》 這課時,為了使學生了解水果、蔬菜等的味道,我先準備了五杯水:白開水、糖水、醋、辣椒水、苦瓜汁。教學中,我問:同學們,這五杯水顏色差不多,味道相同嗎?這時,有的學生說相同,有的學生說不同,我又說:誰愿意來試一試。一語激起千層浪,學生們都躍躍欲試。我讓五位學生上臺品嘗,五位學生都說出了所品嘗到的味道,接著,我又讓另五位學生上臺品嘗,答案基本相同。在學生興趣正濃的時候,我把準備好的蘋果、香蕉、檸檬、葡萄等十幾種水果讓學生品嘗,每個學生都能說出每一種水果的味道。再經過反復對比,教學任務完成了,效果顯著。 這樣,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很容易就突破教學難點,而且還激發了培智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適應生活打下基礎。
三、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習動機。
游戲教學法,是運用游戲的方式,將教學目的、內容融入其中開展教學,教師、學生通過游戲活動,遵循游戲的規則。游戲可以促進兒童的認知能力、社會能力、語言能力和情緒發展。對培智學生來說,這時,游戲就是生活,游戲就是學習,游戲就是教育。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學習知識、鞏固知識,我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做一些新穎、有趣的游戲,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質量。如教《文明做客》,如果直接要求培智學生記住要做一個文明的“小客人”,學生會一知半解。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觀看視頻,知道怎樣文明做客。接著,我引導學生在講臺上布置一個客廳的情境,請學生合作演示第一場景:敲門,問好。學生懂得后,我引導學生合作演示第二個場景:去到主人家里又應該怎樣做?通過教師和學生在游戲的情境中引導、互動,學生在游戲中慢慢地懂得怎樣做一個文明的小客人,并能認讀詞語“敲門”“問好”“不亂跑”“不亂放”。
四、運用多元評價,誘發參與機制。
俗話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培智學生自卑感較強,學生產生自卑感的原因是由于他們的身體異于常人的緣故,他們很難用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用勇敢的態度解決問題。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講究方法,多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增強信心,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教師只用“你真棒”這樣單調的激勵方式,難以激發培智學生的興趣,不能挖掘培智學生的潛力。教師要根據培智學生回答的情況,給培智學生多元化的評價,如,培智學生回答問題聲音響亮,可評價:“你的聲音真響亮、好好聽”;表揚培智學生朗讀,可評價:“你的朗讀真好,很有感情!”對進步快的學生說:“你的進步真快,老師真為你的進步感到高興。”又如獎紅花,獎小糖果等都是多元化的評價。培智學生在教師豐富的激勵語言中,會獲得力量,注意力集中,學習積極性提高,收獲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