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琳


小學低年級學生接觸除法筆算,往往會出現很多錯誤,如理不清算理、計算準確率低、計算速度慢、未能進行驗算、遺漏寫得數、書寫不規范等。本論文在結合 使用“愛種子”進行教學得出的實踐經驗,研究在教學和備課中如何合理利用好“愛種子”教學資源,以更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筆算習慣。如采用個別探究的方式,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帶著疑問觀看微課,再對錯誤進行修改和訂正,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算法算理的思考和理解;在二次備課導學案時加入“驗算”兩字提醒學生,讓學生養成驗算的好習慣,學生久而久之,堅持在每次筆算之后驗算。 “協作建構”的環節中系統地為學生總結好計算的步驟,同時也很好的培養了學生檢查的好習慣。
一、運用“愛種子”的教學資源,掌握除法算理和計算的方法
在筆算除法中,重視溝通算理和算法的聯系,要使學生會算,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對算理的理解,“愛種子”微課注重讓學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正所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采用個別探究的方式,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帶著疑問觀看微課。而微課以動畫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得學生更加專注,同時也讓學生充分體驗算理由抽象到直觀的過渡和演變過程,達到對算理的理解和對算法的把握。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的第三課時: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如例1中的“42÷2”的個別探究環節,讓學生結合口算的思路,再借助小棒圖平均分的過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學習單幫助學生理解除法筆算的每一步的含義,筆算過程中通過分掉幾個十、幾個幾,來說明每一步的商的算理,掌握除法的順序和豎式的寫法。在完成個人探究的過程,往往是學生產生思維碰撞的好時機,學生產生疑問,算理、算法理不清時,通過觀看微課視頻,學生往往“一點就通,恍然大悟”,再對錯誤進行修改和訂正,更加有利于學生對算法算理的思考和理解。
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七課時的協作建構,通過對比兩個豎式計算,設置問題使學生產生疑問,650÷5中被除數的末尾有0,而245÷8中的被除數末尾沒有0,并且個位上還余5,為什么算出來兩個商末尾都有0,讓學生觀察討論。在二次備課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改動導學案,設置好問題的難度,通常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將問答題改為填空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清算理,掌握算法,為培養好的筆算習慣奠定基礎。
二、養成計算的好習慣,注重計算的準確率
低年級學生開始接觸除法筆算時,時常因為試商而導致做題速度過慢,成績中下的學生往往絞盡腦汁,才能用除數從1乘到9中找到需要的商,這就說明他們的口算能力差,試商估算的能力差。因此在低年級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可以課堂上以玩游戲的方式,用對口立的方法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 凡事都體現了“往事開頭難”,學生開接觸試商,當最高位的商試不出來,往往產生挫敗感。如下圖,“愛種子”的試商練習題給學生先算出十位上的商,學生更加樂于接受,再慢慢嘗試試商,在不斷地練習中找到試商的方法,提高學生筆算速度,也保證了準確筆算。
1.豎式計算。
課下多讓學生進行10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除法口算訓練,并且要非常熟練,為實現準確筆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培養學生驗算的習慣,讓計算事半功倍
在日常的教學中時常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不能做到自覺驗算,個別學生認為驗算是為了完成作業的要求或者應付老師的檢查,因此經常會出現“假冒偽劣”的驗算,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驗算習慣,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中的導學案中,在二次備課時可以在筆算過程中,加入“驗算”兩字提醒學生,久而久之讓學生養成驗算的好習慣,堅持在每次筆算之后驗算。
四、合理使用“個別探究”和“協作建構”,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自覺檢查的習慣
在與家長的日常交流中,時常聽到家長發出這樣的感慨:明明會做,就是太粗心了。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多數學生不能做到自覺驗算,不少學生過于自信,覺得自己不犯低級錯誤,往往掉以輕心,明明會做的筆算題卻因為抄錯了數、算式得數忘記寫、遺漏余數、未用尺子劃線導致書寫不規范等造成錯誤率高。所以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檢查習慣,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愛種子”的個別探究中,培養學生通過觀察,讀懂圖中數學信息,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再沒有教師提醒的前提下,進行自主學習,學生更加容易出現審題錯誤,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要抓住錯誤的生長點,提醒學生認真審題,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就是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
合理利用好“愛種子”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良好自覺檢查的習慣。例如在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3課時導學案中的協作建構,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步驟,是逐步培養學生系統檢查筆算。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通過歸納計算的步驟,一步一步檢查筆算的豎式,檢查是否抄錯題、檢查是否從被除數的最高位除起、檢查每求出一位商,余數是否比除數小、檢查是否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把商寫到那一位的上面、檢查數位是否對齊等。導學案系統地為學生總結好計算的步驟,同時也很好地培養學生檢查的好習慣。
除法筆算是數學學科的重點內容,學生筆算的速度和質量,影響著學生未來進行學習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在小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提高對學生筆算能力的培養,培養他們良好的計算習慣入手,從細微處做起,逐步形成學生嚴謹細致的良好學習習慣。
責任編輯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