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文
語塊猶如建筑的“預制板”,通過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等教學手段從語塊這個視角來認識語言并有意識地將單詞記憶融入語塊,為其創造簡單的情境,并對學習者進行語塊操練,長時間堅持能讓學生們精確的掌握和使用詞匯,并能防止由于單純記憶某個單詞而產生的忘記其它詞匯的弊端。
一、樹立語塊學習的意識
首先,教師要改變語塊教學的觀念,樹立以“媒體+語塊”的教學意識,通過網絡資源以及多媒體技術等教學手段,發掘教材內外的相關語塊資源,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和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形成語塊的輸入、語塊的積累、語塊的內化以及語塊的運用的教學模式。其次,培養學生以語塊為單位識記單詞、理解語篇和寫作的意識,增強他們記憶詞匯的效果和語言實際使用的能力。
二、在多媒體的輔助下探索英語語塊教學新模式
教學過程以語塊教學為主線,借助信息技術的輔助功能,經過語塊的輸入、內化、輸出等各類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去分辨,積攢和使用語塊,增強他們記憶詞匯的效果和語言的實際使用能力。
(一)辨別語塊——語塊的輸入
在課文學習前要求學生利用多媒體資源自我學習,尋找課文中的語塊。并充分利用語塊融合詞義和語言環境為一體的優點,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運用多媒體手段結合該語塊所提供的語境解釋詞義,使學生掌握對單詞的正確運用。同時通過辨認相關語塊,達到對語塊的真正理解。
(二)積累語塊——語塊的內化與吸收
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習得的語塊,老師并就語塊積累情況進行檢查。筆者借助音頻和展臺采取每日小測的方式來檢測學生語塊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能力要求也有所不同,基礎好的學生每日小測10個詞組和一組句型,基礎較好的學生每日小測8個詞組和一組句型,基礎較差的每日小測6個詞組,基礎非常一般的每日小測3個詞組,四個同學為一小組,小組長是小測的監督和執行者。老師則任意抽查,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與訓練,學生的詞匯量就不斷增加了。
(三)運用語塊——語塊的輸出
語塊的使用對文章的領會、寫作、表述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效果。
1.將語塊運用于生詞教學中。老師在上課前要對所有單元的內容進行備課,利用課件和其他方法將新單詞融入固定搭配,經常用到的詞組短語和固定句型中,讓學生在這些語塊中理解、分析、辨認并記住語塊。要求學生對相關語塊能產生積極聯想同時建立新舊語塊的有效聯系。
2.將語塊運用于閱讀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尋找課文中的語塊,讓他們養成辨別語塊的能力,并由語塊擴展到對句子、段落、文章的理解,反過來再鞏固對語塊的理解、記憶和應用。由于筆者平時比較注重要求學生積累語塊,運用語塊策略后,學生的閱讀水平明顯提高,閱讀速度明顯加快。
3.將語塊運用于聽說教學中。在語言的聽說讀寫的過程中訓練和使用掌握的語塊是單詞記憶的有效方法。教師利用視頻首先向學生介紹在聽或說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或運用到的語塊,讓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更有的放矢的理解、記憶語塊和及時的運用語塊。
4.將語塊運用于寫作中。由于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量的詞匯,所以在進行寫作訓練中,首先要求學生根據作文要求搜索相關的詞匯,并組織材料。在學生構思作文之前老師先利用課件復習一些學過的語塊,并且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現場搜索相關的語塊供學生選擇。如下是五年級學生的一篇習作: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Im going to go to Beijing with my family.We are going to go by plane.We are going to stay in a hotel.We are going to go sightseeing.We are going to visit the Great Wall,the Summer Palace and the Imperial Palace.We are going to eat some tasty food.We are going to go shopping.We are going to be happy.本文作者只是中上水平的學生,由于她之前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語塊,所以寫得不錯。由此可見,語塊的運用能減輕學生對英語寫作的為難情緒,促進規范表達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