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紅
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是隨著新課改不斷實施和深入后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該教學理念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人格魅力以及關鍵能力,針對不同學科教學內容不同,培養(yǎng)學生的關鍵能力有所不同。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入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能力,使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融入課文教材內容,使學生通過文字、段落等領略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回歸課文教材內容本身,提高學生的閱讀基礎能力,使學生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豐富學生思想感情。另外,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推動下,通過進行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大量應用閱讀中積累的好詞好句,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能夠結合閱讀內容,綜合應用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一、小學閱讀教學現狀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語文基礎知識積累較少,導致在閱讀過程中不能夠結合相關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理解文章的主旨內容,增加學生閱讀難度。同時由于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的方法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僅會采用固定的答題模板和閱讀模板進行學習,忽略和文章的靈活性,降低學生學習效率。另外,在閱讀過程中,由于教師沒有充分理解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關鍵內容,導致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過程中,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無趣,降低學生閱讀積極性。
二、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對素材理解能力
語文是一門與生活十分貼近的學科,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使學生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下充分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提高學生對語文素材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六年級《開國大典》一文,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當時開國大典的珍貴視頻材料以及后世對當時情景再現的影視作品等,使學生充分感受和理解當時舉行開國大典時人們的喜悅和激動人心的場面,通過采用情景教學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當時的場景,使學生身臨其境,使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得到充分應用和展現,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2.通過對比閱讀法,提高學生閱讀分析能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采用對比閱讀教學法展開教學。其中,對比閱讀教學法是一種結合兩篇以上的教材內容根具相關內容的異同點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在對比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記錄相關筆記,摘抄相關關鍵詞語和句子,使學生通過分析重點句和段落,區(qū)別兩篇文章的異同。同時,在對比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對比分析兩篇文章作者的生平、寫作背景、文章體裁、寫作順序等,從而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印象。例如在六年級第一單元學習中《草原》和《丁香結》兩篇文章都是側重描寫景物的,且兩篇文章的體裁的是散文。其中,《丁香結》主要描寫的是作者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思,而《草原》主要描寫了對草原的熱愛和對蒙漢兩族人民的深厚民族情誼,雖然兩篇文章體裁相同,但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完全不同。通過對比閱讀,能夠使學生針對文章異同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和閱讀分析能力。
3.將閱讀與寫作相互融合,提高學生語言表達和組織能力
通過閱讀學習,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閱讀與寫作內容相互結合,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在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下,通過閱讀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字詞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模仿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提高學生對好詞佳句的應用能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將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并融合到寫作學習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六年級教學中,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內容都是結合本單元的閱讀內容進行設置的,通過學習《月光曲》《京劇趣談》等,能夠提高學生對中華戲曲的了解。結合中華戲曲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效拓展,讓學生進行“我的拿手好戲”寫作,能夠使學生能夠充分領悟到閱讀與寫作相互融合,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