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荷
一、引言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也稱“班級上課制”。它是按各門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并根據固定的時間表,向全班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和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教學手段的不同,直接影響學生本節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效果,因此,多元化教學手段,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學生運用多種學習方法,輕松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熟悉有關的計算,形成數學思想,養成數學素養。而智能紙屏同步教學系統恰恰能做到讓我們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有趣。
二、智能紙屏同步教學系統的互動功能的主要內容和實操說明
1.教師使用自由寫的場景:
(1)教師不再吃粉筆灰了,也不需再擦黑板了。
(2)實現了永遠面對學生邊走邊講,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親和力
(3)有利于教師維持課堂紀律,香則教師一轉身寫黑板,有的學生在臺下就做小動作
2.實操:自由寫
(1)教師點器能紙屏同步系統主界面下方的“課堂互動”功能,彈出課堂互動窗口,在該窗口中顯示的是全部已正常連接的所有用步板。
(2)任一位學生把A4紙或一本200頁左右的書墊在板子上,用配套的同步筆在紙面上自由書寫,則在互動課常窗口中與該生對應的面板上會同步顯示筆跡。
3.實操:自由練
(1)教師在互動窗口中點鼠標的右鍵出現“測試題類型”快捷菜單,選中彈出“測驗題類型信息”窗口。在該窗口中老師一次只能定義一個題目,題型由老師選定,只有單選或復選或判斷題需定義答案,主觀書寫題不需定義答案。
說明:
如果教師定義的是一道單選題,則系統自動控制學生板顯示屏為選題模式“#”且題號只有01題,同時僅按鈕A-D有效:如果發布的一道多選題則僅按鈕A一F有效:如果發布的是一道判斷題則僅E/√、F/有效:如果老師發布的是一道主觀書寫題,則學生板顯示屏自動變為“口”換頁模式,等待學生在紙上書寫
(2)教師點互動窗口右側工具條“開始”按鈕,學生就可以立即答題。
(3)規定的答題時間一到,教師點“結束”按鈕。如果當前題是單選或復選或判斷題,系統自動在每一個學生面板上打“√”或“”。
說明:
如果當前題是主觀書寫題,老師點結束后,建議教師點系統主界面下方的“課堂
切換”功能,切換到WINDOWS 桌面打開標準答案文檔,讓學生對照標準答案進行自評或互評。
學生操作步驟:(1)按學生板上的“模式”按鈕切換到“選題”#模式(即顯示屏上有#號):(2)按A-F鍵進行打分評價,E/√為滿分、F/為0分,A為80%分得分,B為60%分得分、D為20%分得分。
(4)教師點互動窗口右側工具條中的統計按鈕,觀察該題全班同學答題選項的分布情況,或者是主觀題的得分分布情況。從而決定當前題是否需進一步精講。
(5)教師用鼠標雙擊某一學生面板,可按互動窗口右側工具條中的“回放”按鈕,觀察該學生的思維過程,或者點“放大”按鈕選取學生面板局部書寫區域放大進行點評講解。
(6)關閉互動窗口或者在互動窗口再用鼠標右鍵定義第2道題進行單題測驗。重復上述1-6步。
三、智能紙屏同步教學系統中的互動功能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結合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法的第一課時同底數冪的乘法的教學進行說明應用。
1.自由寫的功能在數學課堂教學的課前準備環節的應用
用1分鐘的時間對要用到的知識儲備進行小測練習。快速讓教師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讓老師調整好教學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法的第一課時同底數冪的乘法的教學,第一環節:
課前小測:填空(用1分鐘時間快速解答下面問題)
1.(1)3×3×3×3可以簡寫成 ;
(2)a·a·a·a·…·a(共n個a)=______,表示______,其中a叫做______,n叫做______,n個相同因數乘積的運算,叫做______,an的結果叫______。
2.一種電子計算機每秒可進行1017次運算,它工作103秒可進行多少次運算?
列式:
操作過程和設計意圖:學生利用同步板的自由寫功能完成題目,教師評講后,學生通過互評功能,在黑板讓老師收集到學生的答題情況,能讓老師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所達到的程度,化歸思想的滲透。學生要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乘方的意義是必要的知識儲備,這個一分鐘的自由寫,即可以讓學生進行了相關知識的復習,又能讓老師了解學生情況,快速有效。
2.自由寫功能結合搶答功能,在合作探究環節的應用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法則的推導過程和定理、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很重要,這個過程如果處理的好,就能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對后面運用定理、法則熟練進行數學運算,形成計算能力有著不可缺的作用。在本環節,經歷法則的推導過程,智能同步教學系統的自由寫和搶答功能可以輔助教師直觀,有效地達到教學效果,即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也讓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結合,提高興趣。小組合作探究時,小組要展示結論,就可以利用互動窗口中拉出特定小組長的方式,小組通過自由寫功能,把結論先寫在紙上,教師同時也可點開觀察小組的研究報告,掌握小組研究的進度給與指導;
例如,在八年級上冊第十四章整式的乘除法的第一課時同底數冪的乘法的教學,第二環節:合作探究。這個環節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處理不當,就會無法解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難點,學生理解不透徹,就會在做題的過程中錯漏百出,從而讓學生深受打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經歷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的推導過程,掌握并能熟練地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進行乘法運算;教學難點是能夠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進行相關計算。為了有效完成,紙屏同步課堂教學系統中的自由寫功能又能幫了我們,我們可以這么做:
問題4 根據乘方的意義,想一想如何計算1017×103?
這是同底數冪的乘法。
第一步:教師演示:(利用紙屏同步系統中的自由寫功能,教師一邊講題一邊板書,快速、有效,還能保留在白板上,隨時拉出來給學生們參考)
操作和意圖:法則導出過程中通過對冪的底數與指數分兩步進行抽象,促進學生的理解,教學時,要注意導出這一性質時每一步的根據,教師的演示可以給學生很好的提示。
第二步:觀察猜想,得出結論
操作過程:1.學生利用紙屏同步版的自由寫的功能,先自主完成1,教師把學生的演示結果放大進行評講。這個步驟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獨立思考,體驗研究數學是從特殊到一般,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
問題二:試一試,看誰算得快!根據乘方的意義填空,觀察計算結果,你能發現什么規律?(題目略)
3.智能紙屏同步系統在鞏固法則,熟練運用法則進行運算環節的應用
在本環節中,智能紙屏同步系統就更加突出它的有效性,利用互動功能中的自由寫動能,自由練功能,互評功能,放大功能,筆跡回放功能,統計功能,實時,直觀地讓學生和教師看見評價的結果,數據的顯示也讓學生得到滿足感,成就感,也能讓學生快速知道自己的掌握情況。
4.智能紙屏同步系統在學生展示、講解做題時的應用
完成練習后學生發表講解的時候,利用搶答功能,提高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5.智能紙屏同步系統在教師檢查學生做題情況時的應用
紙屏教學系統中的筆跡回放功能可以幫助到教師通過對學生筆跡的回放了解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每個步驟的答題情況。例如,在幾何教學中,可以通過筆跡回放功能觀測學生作圖過程;代數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筆跡回放功能了解學生解題思路,及時給與講解和幫助。紙屏教學系統中的放大功能,可以點開放大錯誤學生的做題,讓學生進行點評。在數學教學中這樣子教學方法的應用,能讓學生得到學習的滿足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產生興趣最好的途徑。
總體來看,運用紙屏同步智能軟件,充分結合了新課標的相關要求及理念,有效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符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有效地輔助了課堂的教學,快速達成教學目標,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活力,促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程度顯著增強,讓學生在經歷數學知識推導過程的更加直觀,也深化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成果,有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了學科教學水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