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琳

國內有不少關于微信公眾號在高校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目前,與讀者服務相關的微信平臺應用主要服務于閱讀推廣、參考咨詢服務等圖書館業務,在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中,以“自媒體”“新媒體”“社交媒體”“微信”“微博”“論壇”“博客”“QQ”“高職圖書館”“高職院校圖書館”等詞以關鍵詞或篇名的形式進行組合檢索,選擇以“閱讀推廣”主題的文章,剔除不符合的內容,最后檢索得到文獻32篇。其中,專門研究微信的有10篇。另,對作者單位進行地域分析:32篇文獻來自14個省份,其中前3名來源省份是:江蘇(8篇)、廣東(6篇)、福建(4篇)。各類應用研究的情況如下:
閱讀推廣方面的應用研究
筆者通過整理現有研究成果發現,華南和東北學者都對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的閱讀推廣應用展開了研究。例如: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圖書館的丁可寧在《Research on the Thoughts and Models of Reading Promo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NewMedia Era》一文中將微博、微信統稱為“micro-platform”,提到“university libraries canuse the micro-platform to carry out online publicity of reading activities”,探討了新媒體時代微信公眾平臺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閱讀推廣中應用微平臺;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的高爽杰在《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中的應用研究》一文中總結了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策略,包括舉辦閱讀推廣活動、提高推送質量等等,但并未對這些策略的具體實施方案進行研究或闡述。
學科服務方面的應用研究
除了閱讀推廣方面的應用研究,也有學者針對高校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在學科服務方面的應用展開了研究。例如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的景曉璐在《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創新》一文中,分析了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中的創新策略;類似的文章還有河南工學院韓璐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微信平臺的創新實踐》。
其他綜合應用研究
此外,還有關于高校圖書館中微公眾平臺綜合應用的研究,例如深圳市的吳慧菁在《微信平臺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及建設研究》一文中提出微信平臺在高校圖書館中的四種應用模式。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創建已有6年時間,主要功能如下:
第一、發布圖書館界最新的動態與信息。
第二、發布各類競賽通知。綜合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歷年來的文章歷史,可以發現它具有發布包括簡歷大賽、學問杯、英語口語大賽、論文征集大賽等競賽通知的功能。
第三、發布本校圖書館組織的各項活動。例如新書展、捐書活動、讀者證設計大賽、閱讀推廣活動等等。
第四、回復讀者們的咨詢和留言,以更好地改進工作路徑。在微信公眾平臺后臺經常會收到師生、讀者的有關意見或建議的留言或者評論,這些意見和建議都對圖書館工作開展和改進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第五、電子資源使用。圖書館每年都會按照年度預算,采購一至三種電子資源庫,資源庫開通后,微信公眾平臺會嵌入到微信公眾號內部,讀者可以隨時隨地在公眾號內使用電子資源。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在圖書館的發展與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加強了圖書館與師生之間的交流。通過與師生留言之間的互動,第一時間了解師生所需,及時解決了師生的疑問,加強了圖書館與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
第二、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隨時隨地閱讀電子書,擺脫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第三、增強了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文章可選擇接收群體,使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更具針對性。
同時,與國內其他高職院校圖書微信公眾平臺對比,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還存在一些不足和改進之處,主要表現在:
第一、缺乏學科服務這一功能。目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尚未建立學科服務專業隊伍,因此微信公眾平臺也沒有相應的學科服務功能,為學生提供專業的信息推送和服務。
第二、缺乏圖書預約功能。學生雖然能在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到館藏圖書,但容易出現到館時被告知圖書已被借出的現象,目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微信平臺尚未開通這一功能。
第三、缺乏相關管理人員。目前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微信平臺只有一名管理人員,容易出現留言回復不及時,后期取消關注的情況。
針對上述不足,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應在人員配置、學科服務、圖書預約上加強建設,使之能與微信公眾平臺接軌,通過完善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功能,將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更能符合師生的需求,更加契合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