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亞琴
開展高質量教育,提高了高等教育的發展站位,解決了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問題,夯實了人才培養基礎,為學生成才、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質量發展是遵循學生培養規律、堅持開放辦學、智能辦學和創新辦學理念的重要導向,也是符合當前人才培養需要的重要選擇。
1.1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探索
隨著互聯網技術應用不斷成熟,知識生產、傳播方式出現了根本變化,直接引發了高等教育變革。通過全面探索高等教育的發展內涵,有力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升級。其一,高質量發展是高等教育從“內涵式”向“更優更強”狀態發展升級的重要表現,也是追求更充分的教學內容、個性化的教學內涵的積極嘗試。其二,高質量發展的高等教育具有特色多、高質量和滿足多元需求等特點。通過培養優質師資隊伍、完善專業學科建設,充分發揮了高校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的積極作用。
1.2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價值探索
高等教育探索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是將“高質量”的要求、標準綜合融入知識教學、學術研究和教學服務的過程。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實現了高等教育從規模優勢到內涵優勢的發展升級,充分滿足了高等教育的創新訴求,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全面成長注入了原始動能,也真正推動高等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為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要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智慧化的育人思維和創新性教學方式為基礎,使高等教育充分融入時代環境,真正提高育人質量和教學質量。在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目標指引下,高校要將高質量的標準和多元化要求融入辦學全過程,推進高等教育機制全面升級。
2.1突出辦學特色,突出高校育人優勢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發展進程中,各高校之間的差異逐漸縮小,辦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育風格呈現明顯的趨同性。因此,在發展高質量的高等教育時,要突出辦學特色,打造具有學校風格的優質教育機制。高校要以塑造優質教育品牌為目標,將塑造特色、發展特色作為高校創新發展的“突破口”。通過準確回應國家人才培養需求、產業需要和智慧科技前沿,分析高等教育新導向,形成具有特色的學科體系、人才培養方案和學術研究機制,從而提高育人質量,突出高校育人優勢。
2.2轉化教育思維,提高高校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的高質量是高校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的高質量。為此,要注重做到:首先,要樹立“立德樹人”的育人導向,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要將勞動教育、道德素養和創新教育等理念融入高等教育,通過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為學生智慧化成長、個性化學習提供有力支持。其次,要樹立“創新引導”的研究導向,探索學術研究的發展外延。高校科研應堅持服務社會、解決問題的研究導向,充分發揮高校的學科優勢、人才優勢,研究有實際價值的學術課題,打造符合實踐需求、引領時代發展的學術研究成果體系,提升高校學術研究成效。最后,要重視推動教師成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通過優化教師選聘、培訓和交流機制,提高教師的專業水準,為培養高質量學生提供核心支持。
2.3完善評價機制,增加高校教育滿意度
高校要重視優化教學評價體系,將社會滿意、學生滿意作為持續優化教學體系的主要追求。一方面,高校要對社會人才需求和學生學習需求作出及時的反應。通過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學術研究機制,提高高等教育與多元需求的匹配度。另一方面,要構建包含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多項內容的高校教育滿意度評價機制。將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學校學科建設需要等內容融入高等教育高質量機制,使高等教育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多個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高質量發展新時代,面對民族復興的時代使命,高校要堅定教育自信,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通過整合辦學資源,明確人才培養定位,激發辦學活力,創新辦學機制,構建開放、智能和多元共享的高等教育機制,為社會培養多層次、個性化的綜合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