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已至,當初秋的陣陣清涼讓酷暑漸行漸遠,也送來了今年多場令人期待的藝術展覽,《藝術新聞,中文版》精選了北京、上海的40余場。攜“蘇軾大展”及“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而來的故宮博物院令秋季人宮成了無法拒絕的選擇;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則將以“非物質,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回顧了20世紀60年代至今“計算機藝術”的發展歷程;原定5月份將推出的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文物珍藏展也終于將在9月亮相上海博物館……

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
2020.9.10-11.15
故宮博物院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建成于永樂十八年(1420)的紫禁城宮殿,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和宮殿營造思想的集中體現,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匯集了600年的傳承。
本次展覽共分為三個單元,鎖定了18個關鍵年份,回望紫禁城600年歷史,幫助參觀者理解貫穿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展品包括萬歷十六年(1588)繪成的《徐顯卿宦跡圖冊》,全面真實地記錄了徐顯卿作為一位明代翰林官員的成長歷程和仕宦生涯。本次展覽展出了圖冊中的兩頁,觀眾可形象地看到距今400多年前,明代中晚期紫禁城午門及太和殿廣場的真實情景,還能從中發現紫禁城建筑在明清兩代變遷的痕跡。此外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時的屋脊飾件、乾隆三十八年(1773)寧壽宮花園的漆紗裝飾等也將在展覽中展出。

非物質,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
2020.9.26-2021.1.17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非物質,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回顧了20世紀60年代至今“計算機藝術”的發展歷程,對機器學習美學、數字客體性以及科學技術的反思進行了探討。展覽由黑陽(Jerome Neutres)策劃,匯集了30余位藝術家的相關作品——從計算機藝術先驅薇拉·莫爾納、曼弗雷德·莫爾、艾德蒙·庫紹,到當下活躍的數字藝術實踐者池田亮司、米格爾·舍瓦利耶、夸尤拉,以及劉娃、徐文愷(aaajiao)、陸揚等年輕中國藝術家。1985年,讓-弗朗索瓦·利奧塔曾于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策劃了具有開創性的展覽“非物質”,構想了一種與電訊技術進步相呼應的全新物質模式。本次“非物質/再物質”展覽既是對此前“非物質”展覽的致敬,亦旨在通過探索計算機藝術的廣闊前景與哲學根基,在計算機藝術這一媒介的歷史上寫下新的篇章。
2020研究型展覽策展方案入圍展

9.12-12.6
OCAT研究中心
黎薇:童話
9.5-10.18
當代唐人藝術中心
北京
正在展出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展至2020.10.31
故宮博物院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舉行,展覽分為四個單元,展品共有約70件,包括書法、繪畫、碑帖、瓷器等,其中,有20余件一級品。蘇軾真跡包括《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題王詵詩詞帖頁》《三馬圖贊并引殘卷》《治平帖卷》《歸院帖卷》《春中帖頁》等。
浮槎萬里——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展
國家博物館
本次展覽分為“鯨波浩渺——唐五代時期的陶瓷海上貿易”“帆檣如林——宋元時期的陶瓷海上貿易”“瀛涯萬里——明清時期的陶瓷海上貿易”三個單元,共展出294件(套)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沉船和貿易瓷器及相關文物,結合國內外重要遺址、沉船考古資料和相關研究成果,構畫唐代至清代陶瓷海上貿易盛況,展示中國在全球陶瓷貿易體系中發揮的作用,揭示中國與世界基于海洋貿易的文化交流與往來。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
展至2020.10.15
中國美術館
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同源于明代書籍版畫,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相近的制作工藝;同時,由于社會功能、藝術傳統的不同而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里大放異彩、相映成趣。此次展覽甄選中國美術館藏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共計一百余件,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展示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的異與同,進而探究兩者所反映的不同的審美趣味、心理訴求與民族精神。
入木——黃永玉版畫藝術展
展至9.26
北京畫院
美育人生——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
展至10.8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千百INHNITY
姿態A3TITUDE
展至9.19
嘉德藝術中心
因卡·修尼巴爾:極端混雜
展至9.22
木木藝術社區
張弓個展:啟示錄
展至9.26
金杜藝術中心
光/譜鮑勃·迪倫藝術大展
展至10.18
今日美術館
伊麗莎白·佩頓:練習
展至 11.29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2020+
展至10.18
紅磚美術館
當速度成為形式,在屏幕里生活
展至10.25
山中天藝術中心
第一屆X美術館三年展
“終端>_How Do We Begin?”
展至9.13
X美術館
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
展至9.20
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南·戈爾丁中國首次同名個展
展至11.24
光社影像中心
展望:埃迪亞物
展至10.18
長征空間
余友涵個展:循·游
展至9.30
香格納北京
從紐約到布魯塞爾;洛杉磯到上海
展至10.11
SPURS畫廊
上海

寶歷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
2020.9.15至2021.1.10
上海博物館
1998年,曾裝載了數萬件中國唐代文物的“黑石號”被發現于印度尼西亞海域,該船是迄今所見古代阿拉伯地區與中國進行直接貿易的最早考古證據,在“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上海博物館十余年前曾努力爭取將“黑石號”沉船文物整體購回中國,雖最終未成,但始終關注著沉船文物的研究和展示。
2020年9月15日,與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達成協議,“寶歷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將作為國與國之間的交流項目在上海博物館舉辦。

2020.9.9至10.11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木心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米修
2020年10月14日-12月15日 烏鎮術心美術館
與木心”展,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這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該展旨在呈現其米修與木心的內在關聯和迥異之處,構建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相遇。

張鼎:控制俱樂部
2020.9.6至11.1
復星藝術中心
本次個展于藝術中心三層及四層空間展出藝術家張鼎近期創作的大型機械裝置作品,通過對復星藝術中心特定空間屬性的探索,展現藝術家對當代藝術展覽語境的反思與超越。

安德烈·布特茲:光,色彩與希望
2020.9.26至2021.1.10
余德耀美術館
余德耀美術館項目空間將推出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Andr e Butzer)在中國大陸的首個機構個展“光,色彩與希望(Light,Colour and Hope)”。本次展覽將呈現布特茲25年來的實踐成果,圍繞其最為人熟知的卡通形象與色彩風暴展開,帶來最新的系列創作,包括“納薩海姆”系列等。

MoCA動漫美學雙年展:史努比70周年
2020.9.10至2021.1.4
上海當代藝術館
本屆動漫美學雙年展是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辦的第7屆動漫美學雙年展,圍繞“完美的一天”(What a Wonderful Day?。⑹轮黝}展開,展出作品涵蓋繪畫、雕塑、音樂、影像、多媒體互動裝置、沉浸式AR體驗等。除多件《花生漫畫》(Peanuts)的經典形象作品外,還邀請20位中國藝術家以“Snoopy”為主題進行藝術創作,以此紀念卡通形象Snoopy誕生70周年。
段建宇個展:自動寫作一自動閱讀
9.5-10.31
池社
朱加:近期的繪畫
9.5-10.18
香格納上海
暗面|胡子
9.5-9.30
東畫廊
草間彌生:近作
9.6-10.24
大田秀則畫廊
隱喻現實
9.11-10.24
阿爾敏·萊希畫廊
馬修·羅奈 施與受
9.11-10.31
貝浩登畫廊
花從心里開出來9.12-10.31
Vanguard畫廊
時間于此:施拉澤 赫什阿里
9.26-10.24
里森畫廊
上海
正在展出
鄔建安:神話江湖
展至9.27
誌屋現代藝術基地Modern Art Base
海浪——歷屆上海雙年展文獻及作品展
展至11.15
上海藝術博物館(PSA)
我與你:埃里克·索斯
展至11.20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SC P
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
展至10.04
龍美術館·西岸館
隨物生心
展至10.11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王璜生:呼/吸
展至09.27
龍美術館·西岸館
被打斷的飯局
展至10.31
昊美術館
More More More
展至2021.01.31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加密_流形
展至10.25
新時線媒體藝術中心(CAC)
木構復興
展至10.18
chi K11美術館(上海)
金唱盤:非空約束失敗
展至12.1
Cc基金會
幻象顆粒
展至9.21
沒頂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