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會背景
發展心理學認為,十三四歲的少年正處于既感覺自己有無窮的力量和智慧又對自己和外界充滿迷茫的時期,所以他們在交友、學業、時間安排上有一定的盲目性。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并善于改變自己顯得尤為重要。
班會目標
1.多角度認識了解真實的我,樹立接納自我、尊重自我的意識和信心。
2.培養學生調整自我、改善自我的意識和能力,并付諸行動。
班會準備
1.課件制作。
2.彩色便箋紙、大白紙、膠水等活動工具。
3.邀請家長參加。
班會流程
導入環節
PPT展示:李詠、金庸等人的照片。
師:同學們,2018年末到2019年初,這些名人相繼離我們遠去。雖然任何一個人都逃脫不了離開這個世界的命運,但是我們可以創造限量版的人生,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有意義。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學會思考人生、創造人生;想要改變人生,必先認識自己。
板書:認識自己,改變自己。
第一環節 認識:多角度了解自己
1.自己眼中的我
師:你認識自己嗎?你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嗎?你知道別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樣的?跟你認識的自己一樣嗎?請寫出“自己眼中的我”,用紅色便箋紙寫出來。
PPT出示:
自己眼中的我? (至少五個詞)
生1:對人友善、樂于助人、平易近人
……
2.別人眼中的我
師:請同學們找自己的父母評價自己,并用藍色便箋紙書寫,再找五個同學評價自己,用黃色便箋紙書寫。
生走動評價,書寫交流。
3.比較并分析原因
師:請同學們把自己的評價和他人的評價貼在大白紙上,分析別人和自己的評價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
生1:相同點是我樂于助人、熱心、脾氣暴躁,不同點是他們沒有分析到我還是一個很乖巧的人。
生2:相同點是做事認真、很樂觀,不同點是馬虎、懶惰;而懶惰和馬虎我自己最清楚。
……
【設計意圖】人們認識自我經常采用兩種方法:一是通過對自己的行為來推斷;二是從他人的反應和評價來推斷。進一步引導學生把自己與他人說的優點結合起來,改掉缺點,成為一個自己和他人都希望成為的人。
第二環節 診斷:深層次剖析自我
1.用SWOT分析法診斷自己
師小結:同學們,剛才大家用“SWOT”分析法對自己進行了重要、冷靜、全面客觀的分析,這樣使我們更容易接納真實的自己,當然僅僅是分析內在的自我還不夠,還需要通過外部進一步剖析,下面我們通過自己的朋友圈來進一步剖析自己。
2.用朋友圈剖析自己
PPT展示:請同學們用綠色便箋紙寫出你接觸最多的五個人。
師:請大家分析你喜歡和他們交往,是他們的什么吸引了你?
生1:我喜歡和張鑫交往,是因為我們一個寢室。
生2:我喜歡和羅億、王華在一起,因為我們都喜歡游戲。
……
師小結:你喜歡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就說明你們的價值觀接近,從某種程度上說,你的朋友圈就是你的世界,就是你欣賞的價值觀。所以學會審視你的朋友圈,也就是學會剖析你自己。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個測試,可以更清楚、更完整地考量了一個真實的自我,一個人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足,將會悲觀絕望,停步不前,但是我們客觀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能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同時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理性地面對生活,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戰。
第三環節 完善:用行動提升自我
1.學會:接納自我,樹立信心
師:現在同學們對自己都有了相對清晰的了解,也有改善自我、提升自我的愿望。任何改善和提升都需要從改變認知出發,我們首先要學會接納自我,樹立信心。
PPT展示:
(1)想改變命運,先要學會改變自己。
(2)改變自己,先要改變內心的認知。
(3)正確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一切。
(4)無條件地面對和接受自己的一切。
2.思考:改善自我,改變什么
師:要改善和提升,我們需要改變什么?
學生思考分享,教師板書歸納。
師:歸納大家需要提升的地方,主要是時間、交友、學業、努力等方面。
3.計劃:找準目標,行動提升
師:同學們,我們重新梳理了自己最常用的認知,但關鍵還是要從行動上改變自我。請說出你改變自己的行動吧!
生1:通過同學們的評價,我重新審視了自己,所以我決定重塑自信。我想先從這幾件事做起——大膽發言,大膽去做班級的事情,每天大聲朗讀勵志語。
生2:我要利用好時間,首先給自己定目標,規定時間內完成;其次每天列好計劃并按時總結。
生3:我要改掉懶惰的毛病,準備首先看傳記作品,選一個榜樣學習;其次堅持做好一件事,當想偷懶的時候提醒自己。
……
【設計意圖】認識自我,聆聽自己,改變認知,關鍵還得落實到行動上提升自我。
班會延伸
學生閱讀《自知力》《認知突圍》。
吳小霞?? 重慶市兼善中學蔡家校區,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出版《班主任微創意——59招讓班級管理腦洞大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