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素麗 葉玉婷
1.游戲(1):分成4組,各組排頭第一個學生雙腳站在沙坑前,兩腳微開屈膝,兩臂后擺,兩腿快速蹬地的同時,兩臂向前上方擺起,雙跳雙落跳過橫向擺放的墊子3次,要求上下肢協調配合,落地緩沖后起立從沙坑前的兩側回到隊伍的后面,依次進行。規則:雙跳雙落,落地時,身體任何部位碰到墊子,都要在沙坑外罰30次高抬腿(圖1A)。
2.游戲(2):同游戲(1)。要求學生雙腳跳過沙坑上擺放的對折的墊子3次,規則同(1)(圖1B)。
3.游戲(3):同游戲(1)。要求雙腳跳過立置的橫墊(約0.6米高),規則同(1),練習3次(圖1C)。
4.游戲(4):方法同(1)。要求學生雙腳跳過沙坑前一塊縱放的墊子(1.2米長),規則同(1)練習3次(圖1D)。
5.游戲(5):方法同(1)。要求學生雙腳跳過兩塊墊子,一塊縱放的墊子,另一塊墊子則橫放在縱放墊上,形成十字墊,規則同(1)練習3次(圖1E)。
6.游戲(6):方法同(1)。要求學生雙腳跳過兩塊墊子,一塊墊子縱放,另一塊墊子對折放在其上,規則同(1),練習3次(圖1F)。

圖1 七個小海綿墊立定跳遠練習法
7.游戲(7):方法同(1)。要求學生雙腳跳過兩塊重疊的墊子(縱放)。規則同(1),練習3次(圖1G)。游戲結束全班集中,去掉小海綿墊,在沙坑前畫一條起跳線,請幾個學生展示立定跳遠的遠度,來達到以評促學和以學促評的效果,形成正確的立定跳遠動作。
本課以學生能力發展為主,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創設跳過多變小海綿墊的練習,反復讓學生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雙跳雙落動作,引導學生由低至高、由近到遠不斷變化練習,讓學生體驗探索如何跳得更遠,并逐漸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特別讓學生關注跳躍的高度與快速蹬地在立定跳遠中的重要性。這種多樣化的立定跳遠專項趣味游戲練習法,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發展學生下肢力量,提高學生練習的主動性。
一個沙坑,8塊小海綿墊(學生分為4組,每組2塊),沙耙一支。
小海綿墊的運用比較廣,不僅可用于體操項目、腹肌練習,還可用在障礙跑或障礙跳,或當目標踢、投、墊球、斗牛、賽龍舟、鯉魚跳龍門、游泳、拉伸以及騎小毛驢(小墊子)等游戲。
1.斗牛。游戲方法:兩人一組,每人一塊小海綿墊,把小海綿墊折放在左手小臂,右手觸摸到對方的墊子為勝一分。游戲目標:發展學生的反應速度、靈敏、躲閃,提高協調能力和機智果斷(圖2)。
2.鯉魚跳龍門。游戲方法:三人一組,兩人拿墊做龍門進行蹲起開閘,一人做鯉魚,當海綿墊放下時,鯉魚同學雙腳同時跳過海綿墊后,立刻把龍門升起,讓鯉魚后退準備第二次跳躍。比賽30秒,鯉魚跳過幾次,多者為勝。游戲旨在發展跳躍能力,體驗合作樂趣,培養團隊協作意識(圖3)。
3.蛙泳。游戲方法:在體育館或草地上,每人一塊墊子,四列橫隊呈體操隊形,二、四組與一、三組插空散開,3~5米處畫一條終點線。游戲預備時,身體俯臥在墊上,稍抬頭,兩手前伸,兩手掌撐地。游戲開始,學生靠兩手掌對地板的撥、推摩擦,配合兩腳蹬伸,使墊子往前滑。規則:三組追一組的同學,四組追二組的同學,看誰游得快,第二次比賽是從終點線到起點線,變成二組追四組的同學,一組追三組的同學,依次進行。你追我趕的墊上游泳比賽場面,不僅新穎、有趣,還能發展學生的臂力(圖4)。
4.仰泳。游戲方法:隊形同蛙泳比賽的方法。預備式與蛙泳相反,每個學生仰臥躺在墊子上,兩手放兩側抓墊,兩腳撐地屈膝準備。游戲開始,學生靠兩腳蹬地,使墊子前滑,比賽誰游得更快。規則:同蛙泳。游戲呈現出泳池水面上的場景,蹬地快游得快,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圖5)。

圖2 斗牛

圖3 鯉魚跳龍門

圖4 墊上蛙泳

圖5 墊上仰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