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勝利 張向東
廣東省海洋工程職業技術學校是國家級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航海、水產養殖、機電制冷、經濟與貿易、信息技術等專業,在校學生6000多人。近年來,在“依法治校、知行合一、厚德重技、傳承創新”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學校根據中職生源特點,積極培養既有健康的體魄,又有優良的思想品德和較好的專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目前初步探索總結出在開展體育教學和體育活動的同時,潤物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顯性體育與隱性德育相統一的立德樹人模式。
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國首次把立德樹人確立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時隔五年,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另外,從企業用人理念看,“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無德有才、堅決不用”。體育作為職業學校教育的一部分,責無旁貸,也要立德樹人,在教給學生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對他們進行德育,使他們成人成才。
學校領導對體育工作十分重視,一是配齊配足體育教師,并且全部擁有全日制本科或者以上的體育教育專業學歷。二是在財政不寬裕的情況下建造了先進的塑膠跑道、游泳池等體育場地并不斷添置各種體育器材。三是從人力物力特別是財力上支持學校舉辦各種體育賽事,鼓勵師生參加校內外各種體育比賽,并且對成績突出者進行獎勵。四是鼓勵體育教師開展顯性體育與隱性德育相統一教學模式研究,提高立德樹人實效。
學校體育部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注重政治理論學習和社會調查研究,熟悉中職學生德育大綱,研討體育各項目融合德育方法。
1.熟悉中職學生德育內容
學校體育教師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中職學校德育大綱;定期和各專業科教師到校企合作企業檢查學生頂崗實習情況,了解用人單位對員工思想品德、職業體適能、專業技能等職業素養的要求。
2.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融合德育
教師上課穿運動服、穿運動鞋,穿戴整潔。按時上課下課,不遲到早退。課前精心備課,上課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對于上課違紀學生嚴格管理。真正做到為人師表,身體力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敬業的感染、啟迪和教育。
3.在教學內容中融合德育
首先,在運動項目教學之前介紹我國優秀運動員及其參加體育賽事為國增光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以及頑強拼搏精神的教育。例如:教排球項目時,向學生介紹我國杰出的女排運動員以及女排精神;教跑步項目時,介紹“飛人”蘇炳添及其為我國勇奪冠軍的故事。其次,在項目內容教學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挖掘項目所隱含的德育內容,并將德育自然地融入其中。例如:4×400米接力跑。作為顯性體育,教師教給學生該運動項目的規則和動作要領,提高學生腿部力量、心肺功能等,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隱性德育。譬如:在老師發出“各就各位,跑!”的口令時,有的學生搶跑,或者開始跑后,有的學生在規定可以混道跑之前就搶跑道,這時不是直接叫學生重新跑,而是要借此機會教育學生不能越“界”、不能“投機取巧”、不能“舞弊”,對他們進行“誠信”和“規則”教育。有的學生放慢腳步時,鼓勵他們堅持堅持再堅持,培養他們頑強拼搏、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有同學摔倒時,組織學生上前攙扶,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助人為樂的“友善”品質;通過多人接力比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再譬如:在進行定向運動教學時,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作為十二個點標的名字,學生在反復思考如何尋求最佳的路線到達每一個點標并用打卡器盡快把十二個點標打完的游戲過程中記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這種將德育隱含在體育知識和技能教學中的模式潤物無聲,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除了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使顯性體育與隱性德育相統一,學校還十分重視新生入學軍訓、早操、上午課間操、下午課外活動以及學校運動會和各種體育競賽滲透德育內容,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
1.軍訓育人
學校對新生入學前開展為期一周的軍訓,期間要求每個學生戴軍帽、穿軍服軍鞋、用軍用水壺。訓練內容包括列隊、軍體拳、唱革命歌曲、疊軍被等。通過晝夜兼程、風雨無阻的軍訓讓學生了解軍事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革命傳統、集體主義和紀律教育。
2.早操育人
學校要求學生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要做早操,通過嚴格的考勤、統一的校服著裝、整齊劃一的隊列和體操動作,錘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3.課間活動育人
學校在上午課間活動時間,利用廣播播放八段錦音樂,教師和學生因地制宜,在辦公室、天臺、走廊等場所跟著音樂節拍做八段錦,成了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深受師生好評。這既有利于教師學生久坐后舒展身體,尤為重要的是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了師生的文化自信。
4.運動會育人
在運動會前,通過升國旗、唱國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體育項目的競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志愿者服務和學習雷鋒精神活動,讓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對道德風尚好、成績優秀以及打破紀錄選手進行獎勵,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向上向善的意識。
5.體育社團育人
學校體育部組建了名目繁多的運動社團,例如:跆拳道、羽毛球、中國象棋、舞獅、八段錦、太極拳等,每天課外活動時間,整個校園全是學生運動的身影。體育活動讓學生豐富了生活,鍛煉了身體,磨礪了意志。
通過五年多的實踐,學校顯性體育與隱性德育相統一的立德樹人模式為學校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并且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學校體育部堅持集體備課,刻苦鉆研教材教法,顯性體育與隱性德育相統一,教書育人緊密結合,體育教學成績斐然。例如:梁杰彬老師在2018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和說課交流活動中把投擲教學項目和船舶駕駛專業的撇纜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投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刻苦耐勞、敬業精神的思想品德教育,該模式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最終榮獲一等獎。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體育比賽,捷報頻傳。僅定向運動一項從2016年到2019年就奪得15個大獎。例如:2017年廣東省第六屆全民健身與國同慶定向運動專業組男子個人賽第一名,2018年奧體中心定向杯比賽第一場公開組第一名。
實施顯性體育與隱性德育相統一的立德樹人模式以來,不但學校體育教學水平取得長足的進步,學生的思想品德、精神風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思想品德好轉助推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以及學習專業技能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現在整個校園呈現出守紀律、懂禮儀、學技能、爭先進的良好氛圍。早上做操,校服統一、隊列整齊、動作一致;看到老師,微微鞠躬,朗聲問好;晚上自習,自覺把手機放入教室手機袋,專心學習。學生在參加省和國家各項技能比賽中累創佳績。例如:鄭粵龍同學在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2019年第四屆長風學霸賽全國總決賽中榮獲全國二等獎,楊陽同學在2019年廣州市中職學校學生技能競賽書法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學校體育教師主編和參編的《中職體育文化與運動教程》一書體現了體育教學與學生職業體適能、職業素養相統一的立德樹人思想,受到廣泛好評和認可并且被用作中職學校教材。作為定向運動示范學校和足球特色學校,學校體育部先后對廣州潛水學校等十多所中職學校教師開展體育教學培訓。由于顯性體育與隱性德育相統一的立德樹人模式帶來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學風校風的根本好轉,學校招生就業工作變被動為主動。送學生來學校讀書的家長絡繹不絕,問到他們為什么選擇這所學校時,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放心!”許多企業用人單位紛紛上門要人才、尋求合作,組建訂單班、冠名班并設立獎學金。問到他們為什么到這所學校選才時,他們說得最多的就是“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