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師范學院 廣西 玉林 537000)
游戲是青少年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利用足球游戲組織開展足球教學活動,能夠寓教于樂,有效提高足球教學的趣味性。因此,為了驗證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就針對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開展了教學實驗。
實驗方法采用對比實驗的方式開展,在作者執教的玉林師范學院2017級學生中,采用隨機整體取樣的方法,抽取兩個班分別作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其中實驗班男生17人,女生13人。對照班男生19人,女生11人。實驗前先對兩班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專項技術測試和問卷調查。其中,身體素質測試指標為50m跑、立定跳遠、800m跑(女)、1000m跑(男),之所以選擇這三個方面的身體素質測試指標,主要是因為速度素質、下肢爆發力和耐力素質是與足球運動關系最為密切的、最基本的三項身體素質。專項技術測試指標為傳球接、運球折返跑、運球過桿射門。問卷調查的內容主要為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實驗開始之后,將足球游戲應用于實驗班足球教學,對照班仍然采用常規的教學模式。實驗結束之后,再次對兩班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技術測試和問卷調查,指標和問卷均與實驗前相同。
實驗前針對學生足球學習興趣進行的調查發現:無論是實驗班學生還是對照班學生,足球學習的興趣都不高。實驗班學生中,有6.67%的學生對足球學習“非常感興趣”;有30.00%的學生對足球學習 “感興趣”;有50.00%的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 “一般”,有13.33%的學生表示對足球學習“不感興趣”。對照班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與實驗班學生基本一致,其中,10.00%的學生表示對足球學習 “非常感興趣”,有 26.67%的學生對足球學習 “感興趣”,有46.67%的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一般”,有16.67%的學生表示“不感興趣”。但是,在實驗后再次針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時,兩班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卻出現了明顯不同,見圖1所示。
觀察圖1中實驗后兩班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發現,在實驗結束之后,實驗班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對足球學習非常感興趣的學生比例由實驗前的6.67%提高到了23.33%;對足球學習感興趣的學生比例由實驗前的30.00%提高到了43.33%,均要明顯高于對照班的學生比例。而表示足球學習興趣一般和不感興趣的學生比例,則明顯下降,明顯低于對照班。這說明,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足球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據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是因為:游戲是青少年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種活動組織方式,足球游戲的應用增加了足球學習的趣味性,同時還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能夠幫助學生積累良好的足球運動體驗,對學生足球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大有裨益。
圖1 實驗后兩班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調查結果
表1 實驗前兩組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統計表
根據表1中統計的身體素質測試數據可知,在對比實驗開始之前,兩組學生各項身體素質指標的測試結果,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這說明,實驗前兩組學生的速度素質、下肢爆發力和耐力素質基本處于同一水平。
表2 實驗后兩組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統計表
表2統計的是實驗后兩組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其中,50m跑反映的是學生的速度素質。對比表1和表2中兩班學生的50m跑測試結果可以發現:實驗后兩班學生50m跑測試的成績均有提高,其中,實驗班學生的提高幅度為0.15秒,對照班學生的提高幅度為0.08秒。但是將實驗后兩班學生的50m跑測試成績再次進行獨立T檢驗后發現,兩班學生的成績仍然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P值仍然大于0.05。這說明,實驗班學生速度素質發展的情況雖然稍優于對照班,但效果并不顯著。也就是說,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并沒有對學生速度素質的發展產生顯著影響。
立定跳遠反映的是學生的下肢爆發力。對比表1和表2中兩班學生實驗前后的立定跳遠測試結果可以發現:實驗班學生相較于實驗前而言,立定跳遠的成績提高了2.46cm;對照班學生相較于實驗前而言,立定跳遠的成績提高了1.55cm。實驗班學生的提高幅度要大于對照班學生的提高幅度,但是將實驗后兩班學生的成績進行獨立T檢驗發現,P值大于0.05,實驗班學生與對照班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出現了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下肢爆發力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作用不顯著。
800m跑(女)和1000m跑(男)反映的是學生的耐力素質。對比表1和表2中兩班學生實驗前后800m(女)測試和1000m(男)測試成績發現:實驗前后,實驗班女生800m跑的成績提高了0.13秒;對照班女生800m跑的成績提高了0.07秒,但實驗后兩班學生的成績仍然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班男生1000m跑的成績提高了0.15秒,對照班男生的成績提高了0.06秒,同樣也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應用,同樣也對學生耐力素質的發展產生了促進作用,但同樣也沒有產生顯著的效果。
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學生三個方面的身體素質指標在實驗前后呈現出了同樣的變化趨勢,即:運球足球游戲的實驗班學生雖然在速度素質、下肢爆發力、耐力素質的發展上均要優于對照組,但是效果卻并不顯著,兩組學生實驗后的身體素質仍然沒有出現在顯著不同。據分析之所以會得到這一結果主要是因為:足球運動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傳球、射門等有助于學生下肢力量的發展,運球、長傳球等內容雖然有助于學生速度素質的發展等等。而體育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運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運動積極性,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更為積極、更為投入,相應的鍛煉效果更佳,身體素質的發展也就更好。但是由于游戲的強度和負荷通常比較低,學生的心態也比較放松,所以雖然效果更好,但卻并不突出。再加上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和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實驗的實驗周期為一個學期,在短短的一個學期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很難發生特別明顯的變化。所以,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雖然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實驗后兩班學生并沒有出現顯著性差異。
實驗前后,兩班學生的足球技術測試成績見表3。根據表3中統計的數據可知,實驗開始之前,兩班學生的傳球接、運球折返跑、運球過桿射門測試成績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兩班學生的足球專項技術水平基本一致。但是實驗結束之后,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技術測試成績出現了明顯的不同。其中,兩班學生的傳接球測試成績在實驗后出現了顯著性差異(P<0.05);運球折返跑和運球過桿射門測試成績出現了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班學生的傳球接、運球折返跑、運球過桿射門測試成績均要明顯優于對照班。這說明,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足球專項技術的學習與掌握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表3 實驗前后兩班學生的足球技術測試成績
據分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主要是因為,足球游戲的運用,讓原本相對較為枯燥、乏味的專項技術學習變得極具趣味性,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例如:在運球折返跑練習中開展的遛猴游戲一度將學生的練習熱情推到了頂點。而在足球學習中的積極參與和全身心投入,則讓學生的技術掌握速度明顯加快,教學質量也明顯提高。
足球游戲在高校足球教學中的應用,對于學生足球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專項技術的學習與掌握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高校足球教師應結合教學實際,積極開展關于足球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實踐,不斷積累關于足球游戲的應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