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三門峽 472000)
早在2010年國家十多個部門共同調研的國民體質監測結果在北京進行公布,該體質監測結果的觀察指標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分別為身體形態、身體機能以及身體素質,而觀察對象的年齡從幼兒、少年、青年、老年人均有監測,總計有58w人參與本次調研,從結果中可以顯然看到總體合格率為88.9%。其中主要問題在于成年人與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別為32.1%與39.8%,比2005年增長3.0%與4.2%,也就是說這些年我國成年人與老年人的體重明顯增長嚴重大于升高,同時肥胖率持續增長,在十年內增長的體重幾乎等于西方人民在30年內增長的體重。這一監測結果充分說明當下國民身體素質的現狀,因此針對這些體制健康現狀研究出相應的應對措施顯然具有十足的必然性。
表1 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基本數據狀況(n、x±s)
表2 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其他狀況結果(n、x±s)
從表1結合表2可以顯然看到,我國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身體體質健康狀況與及格標準仍舊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當下的應試教育背景中學校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刻意縮減體育課程的規范性,學生也在其中逐漸忽略鍛煉的積極作用,無法充分提高身體素質,長期沉浸在課程的學習中,忽略了身體素質的發展,與當下的全面發展教育理念顯然背道而馳。這種現象在我們結合相關研究文獻中顯然屬于無獨有偶的現象,多數高職院校均存在這種現象,要么過于重視理論課程的學習,要么過于關心操作技能的學習,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為當下高職院校的學生身體素質埋下了一顆隱患因素。長而久之,這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將會變得越來越差,難以適應時代發展與社會職業的競爭壓力。
不難發現,在當下時代許多學校深受應試教育影響,在體育教學課程的體系設置中存在較多不夠合理的現象。部分高職院校甚至在體育課程中僅走個形式便自由活動,沒有相對專業的體育教師提供教學,同時在發放的體育課程教材內容中也十分稀缺,不僅有落后很多年的教材版本,更有許多高職院校在其中根本沒有設置體育教材。這些現象導致高職院校普遍沒有規范、完善的體育教學課程體系,更遑論如何在其中針對學生的體質特點制定合理的課程體系,供給學生質量性的體育教學。導致很多時候高職院校內部的體育課程在一定程度上形同虛設,沒有充分結合國家教育部所倡導的綜合發展理念,使體育課程的地位一直以來都無法得到較大的改善與變化。
在一個人一生的成長中隨著身體不斷發育,對體育的鍛煉需求必然變得更為嚴格。比如小時候對體育鍛煉的要求遠遠沒有成人那樣嚴格、標準,而在長大后身體素質、體能的增長需要更多體育鍛煉維持體質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但是很顯然很多時候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所學習的課程也不斷變多,此時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顯然變低,無法重視體育鍛煉。因此,很多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體育上沒有足夠高的重視程度。此外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即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缺乏專業性與經驗,在所設置的體育活動上嚴重缺乏新穎性,導致很多時候學生無法充分提高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與興趣,更多學生喜歡自由活動。但是很顯然自由活動的無序化鍛煉遠遠沒有標準性的體育鍛煉提供的鍛煉效果更為顯著,這樣一來導致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在很大程度上無法跟進學生的身體發育所需,更失去了體育課程原本應有的教學意義與鍛煉作用。
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重心仍舊放在教研活動以及技能操作學習中,學生長期在理論學習與技能操作中騰出的課余時間往往比較少,導致學校對學生的體質健康越來越缺乏重視。尤其很多高職院校更沒有在其中為學生設置每年一次的體檢活動,即使有體檢活動,其體檢內容往往比較簡單,且檢驗設備比較簡單,缺乏一定的規范化,更多存在“形式化主義”,學生體檢猶如走快節奏的流水線一般,既浪費了學生的體檢費,更無法使學生真正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狀況。此外,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沒有過多重視,更有不少家長對體育活動冠以“玩物喪志”、“不利于學習進步、荒廢學習”等字眼,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的體育鍛煉越來越缺乏,嚴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帶來負面影響,長而久之,學生的身體素質必然一日不如一日。
高職院校的學生存在管理亂象的新聞并不是一次兩次的現象,出現這些的原因與當下大學生的普遍現狀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因為很多學生認為高中畢業后進入大學就顯得比較輕松,導致很多學生開始暴飲暴食、熬夜打游戲,逃課上網,更因為寬松的管理環境而忽略教學課程,傳統的專業性課程都懶得上,體育課程更沒有充分激起學生的上課興趣。尤其前幾年的一則新聞說的是一位老教授上課面臨著臺下寥寥幾人的大學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對學生說著感謝的字眼。這一動容的現象深刻揭示著當下大學生的現狀。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其生活習慣的紊亂、缺乏體育鍛煉的習慣等早已成為普遍現象。
要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體制健康得到迅速增長,就必須讓學生逐漸重視體育課程的積極意義。首先,高職院校在其中充分構建完善的體育課程體系,尤其在體育教材上要以豐富的教材內容、先進的體育教學理念進行編制,讓學生在教材上對體育有基本的興趣,從而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其次,高職院校要能合理根據學生的體質特點構建相應的體育教學計劃,具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教學。通常情況下可以對學生的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在其中極大地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積極性。
高職院校要能客觀的看待現如今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比如在師資力量上高職院校要積極引進專業的教師進行教學,且能夠有效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狀況構建合理的教學體系,熟練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與興趣性,減少一些無用性自由活動的開展,多以通過比賽、師生互動等形式開展體育活動。教師在其中充分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可以顯著促進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濃郁興趣。尤其在競賽中因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處于血氣旺盛的年紀,其爭強好勝之心十分濃郁。此時一位專業的體育教師可以極為擅長地利用不同的項目比賽促進學生的體育競爭心理得到進一步激發,同時在體育學習中的學習效果變得更具質量化,對促進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來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了能夠進一步重視高職院校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首先,高職院校樹立端正嚴明的體育教學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與鍛煉意識;其次,高職院校在每年的學期考核中充分提高體育考核的含金量,讓學生逐漸重視學習體育課程,不再將體育課程視之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教學課程。同時采用學分制結合體育考核開展考核,一旦大多數體育項目因為缺乏上課積極性與訓練,導致這些體育項目不及格,可能影響學生順利升入高年級。通過這樣的形式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這樣還可以幫助家長一并提高其重視性;此外,高職院校每年必須開展一次體檢活動,聘請專業的醫務團隊對學生開展體檢活動,不僅要以規范性的體檢設備進行體檢,同時還要保證體檢的質量,使學生真正掌握,了解自己的身體素質,對鍛煉將變得更具積極性。
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必須養成基本的體育鍛煉習慣與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要在日常學習生涯中充分加強體育鍛煉,在繁忙的學習活動中不要忘記傍晚跑步,早晨也應早起散步等,養成良好的習慣,早起早睡,禁止熬夜,且適量減少打游戲的時間,以學業為重。同時要提高飲食上的習慣,減少油膩、高脂的食物攝入,多加攝取粗糧食物,加強體育鍛煉。同時在社團或者體育課程的活動中要積極參加活動,不僅能提高學生之間的友誼,更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漸提升,此時一些亞健康的現象也隨之不斷出現。正因為如此,高職院校的學生要學會在學校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煉,積極參考體育活動,在其中不斷提高自我身體素質,為將來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