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笑,王 霆
心率變異性(HRV)是自主神經系統(ANS)活動調節的重要標志[5]。ANS由兩個不同的平衡系統進行調節:與緊張反應相關的交感神經系統(SNS)和與休息及消化系統相關的副交感神經系統(PNS)共同作用[6],可通過HRV譜分析了解SNS和PNS對心血管系統調節的作用。MassimoPagani創立的HRV模型[12-14]分為三個部分,分別表示SNS、PNS以及SNS和PNS之間的平衡,即高頻(HF)功率(0.15~0.40Hz)表示心臟副交感神經的流出,低頻功率(0.04~0.15Hz)代表心臟交感神經的流出,交感神經張力由LF/HF決定。以往的研究表明,HRV對運動員在壓力下的心理狀態的變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4],且HRV可作為運動時負荷監測的一個指標[5]。
射箭是一項生理和心理要求很高的運動,因此心理和生理的恢復為下一次射箭訓練做準備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情緒智力技能中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19]可以對射箭運動員的動作精確度產生重要影響。了解和掌握運動后的情緒體驗和生理反應之間的聯系是運動心理學的核心目標之一,不僅僅關注于為了獲得更好的表現而出現的擔心、調節等相關情緒,也注重其他情感體驗的重要性。由此建立和維持適當的情緒狀態和管理情緒與情緒智力重疊,可作為促進運動成績的情感技能,且這種相對較新的心理結構對理解機體運動后的情緒和身體反應有很大的幫助。Petrides和Furnham提出了特質情緒智力和能力情緒智力的理論,特質情緒智力是指行為傾向和自我感知的一個組合,涉及到一個人識別、處理和利用情緒信息的能力;能力情緒智力(或認知-情緒能力)是指一個人利用情感信息來識別、處理情緒的實際能力。盡管他們的理論基礎相似,但特質情緒智力和能力情緒智力結構不同,且最顯著的區別是測量方法的不同,基于能力的情緒智力是通過績效測試,基于特質的情緒智力是通過自我報告測試來衡量的。有大量的研究記錄了運動前和處于運動狀態時情緒智力對參與運動人群的情緒和身體反應的影響,且特質情緒智力和能力情緒智力的測量都有預測運動成績和對壓力產生的生理反應的能力,但有關機體在運動后的生物反應與情緒智力的關系研究卻很少。
本研究有關特質情緒智力的測量方法則采用通過自我報告測試的形式來測量,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包括多維焦慮理論和突變理論的若干理論框架,通過嚴格控制的實驗得出大學生射箭后的焦慮變化,研究特質情緒智力對大學生射箭后心率變異性(HRV)變化的影響及運動成績及表現的影響,以此探討特質情緒智力是否可作為預測射箭后即刻心理和生理恢復情況的一項指標,以期為相關運動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參與者為34名年齡在18至22歲之間的大學生(平均值=20.13,標準差=2.04)。選修課程前均無射箭經驗。在為期14周的射箭課程結束后,期末考試成績超過70分的學生被邀請參加該項實驗,并對同意參與研究的被試給予知情同意權(見表1)。

表1 本研究被試情況一覽表
2.2.1 特質情緒智力量表
情緒智力量表采用1998年美國舒特(Schutte)等人根據梅耶和沙洛維1990年情緒智力模型,編制的《情緒智力量表》(Emotional Intelligence Scale,EIS)。2002年我國華南師范大學王才康修訂中文版,包含41個項目,結果包括整體的EI分數,以及三個分量表的分數:情緒調節、情緒評價和情緒利用。情緒調節衡量自我能夠控制自己和他人情緒的程度;情緒利用衡量自我能夠利用情緒解決問題的程度;情緒評估衡量自我能夠識別自己和他人情緒的程度。本量表的內部一致性得分為0.87。
2.2.2 心率變異性(HRV)測量與分析
采用美國產Omega wave運動員實時機能狀態綜合診斷系統,測量5分鐘心電圖,每位被試的心率變異性是從心電圖數據中立即提取的心率間期(RR間期)的時間序列中獲得的。
2.2.3 研究過程
第一,被試完成情緒智力量表。第二,被試可自由掌握發射節奏,只需在4分鐘內從18米處向直徑80厘米的箭靶射出10支箭。根據對五名射箭班大學生的初步研究,發現被試射一支箭的時間大約為20-25秒。因此如果被試在不到4分鐘內打完10支箭,將被給予更多的箭完成4分鐘發射,在發射結束后立刻進行5分鐘心率變異性測試。
研究結果顯示,在情緒智力子維度中,情緒調節與LF(r=0.30,p=0.005)和HF(r=0.33,p=0.002)呈顯著正相關,與LF/HF呈顯著負相關(r=-0.29,p=0.007)。

表2 特質情緒智力與心率變異性的Pearson相關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采用enter法進行三次回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情緒智力子維度與LF、HF和LF/HF值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表3-表5)。

表3 大學生射箭后特質情緒智力與LF的回歸分析表
注:*表示P<0.05。

表4 大學生射箭后特質情緒智力與HF的回歸分析表
注:*表示P<0.05。

表5 大學生射箭后特質情緒智力與LF/HF的回歸分析表
注:*表示P<0.05。
最后,基于觀察到的情緒調節子維度預測HRV的能力,由此來檢驗HRV是否因情緒調節而不同。根據所有被試情緒調節子維度得分的中位數,將被試分為高情緒調節組和低情緒調節組。之后進行多元方差分析(MANOVA)來比較高情緒調節組和低情緒調節組的LF、HF和LF/HF的HRV參數,結果顯示情緒調節的作用是顯著的(V=0.156,F(3.82)=5.04,p=0.003,η2=0.16)。同時研究表明,射箭班學生在射箭后的恢復期,其高情緒調節個體比低情緒調節的個體有更高的LF(F(1.84)=6.38,p=0.013,η2=0.07)和HF(F(1.84)=9.73,p=0.002,η2=0.10);低情緒調節個體的LF/HF值(F(1,84)=9.93,p=0.002,η2=0.11)高于高情緒調節個體。
本研究旨在探討特質情緒智力與大學生射箭后即刻心率變異性(HRV)恢復反應的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在情緒智力子維度中,情緒調節與LF和HF呈顯著正相關,與LF/HF呈顯著負相關。表明情緒智力,特別是情緒調節維度,可作為預測大學生射箭后自主心臟活動(以心率變異為代表)的指標。且高情緒調節的被試比低情緒調節的被試有更大的心率變異性,這說明高情緒調節所表現出的情緒智力,在運動后的恢復期會產生更適當的恢復反應。
由表2可以看出,高情緒調節被試的LF值較高,一方面LF值的升高反映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心率加快,血管收縮,此時胃腸動力降低,此時交感神經系統比副交感神經系統占優勢。因此,對于在生理和心理上要求很高的射箭運動,情緒智力可能會在運動后立即產生相應的心臟反應。另一方面,LF還表示被試在努力控制呼吸,這對射箭這項表現準確類項目至關重要。因此,被試在射箭后反映交感神經活動的LF功率水平越高,說明情緒調節能力強的被試可以更有效地控制
呼吸。換言之,高情緒智力的被試其射箭技術更好,其成績表現也更好。以往的研究也提到,高水平射箭運動員的低頻功率水平較高。本文的研究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表明高情緒調節的被試在射箭后其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有助于射箭后恢復過程中產生逢高水平的喚醒,可見特質情緒智力可提高射箭后機體的覺醒水平。但射箭作為表現準確類項目,對機體自主神經要求很高,交感神經活動的增強是技術動作完成后必不可免的。因此,之后的研究可把影響更高水平喚醒補償的因素考慮在內,同時考慮特定的個體心理差異是否會導致更好的生理喚醒耐受性。
盡管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針對運動前前情緒反應的特質情緒智力[5],但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特質情緒智力也可能與運動后情緒反應有關,為運動后應對措施的必要性提供了初步證據。同時也提示教練員或運動科學家應該意識到心理因素會影響運動員在恢復期的生理反應。
5.1 情緒智力和心率變異性恢復反應之間有顯著關系。包含情緒智力子維度的回歸模型能夠解釋HRV頻域參數的顯著差異。
5.2 高情緒智力大學生在射箭后的低頻和高頻功率高于低情緒智力的大學生,但LF/HF數值低于低情緒智力射箭運動員。
5.3 大學生在射箭運動之后,情緒智力產生更多適應性的HRV恢復反應,證明特質情緒智力可以解釋射箭后的心理生理反應。
本研究為特質情緒智力對射箭后生理恢復的影響提供了初步的證據,但仍然存在局限性。第一,本研究只針對射箭初學者,限制了結果的一般性。第二,本研究沒有測量對心率變異性至關重要的呼吸活動。在未來的研究中,可把評估呼吸活動和心率變異性納入其中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