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重要的內生動力,是進行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手段。利率市場化的核心是賦予商業銀行更多的自主定價權,使金融市場上的資金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但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貸、存款利率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小,對中小銀行的業務發展會帶來嚴重的影響。文章從利率市場化重要性出發,分析我國推進利率市場化對中小銀行的影響,在此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我國中小銀行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中小銀行? 影響? 應對措施
一、利率市場化研究的重要性
我國信貸總量較大,但是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融資難,成本高,不僅企業負擔重,也帶來了金融隱患。對此,國家先后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和《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明確,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銀行等金融機構,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業。實現利率市場化后,我國金融市場上存貸款利率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小,給商業銀行的經營環境和業務發展造成影響。而我國的中小銀行在我國金融業中占比較大,從中小銀行自身的角度審視利率市場化對它們的重要影響,探索適合中小銀行的應對策略,對中小銀行在利率市場化這一新環境下的穩健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利率市場化對中小銀行的影響
(1)加快經營轉型。利率市場化利于中小商業銀行利率管理向主導型轉變,促進中小商業銀行經營轉型。利率市場化后,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利率水平不再直接管理,央行對利率的調整局限于基準利率,這為商業銀行自主確定利率水平提供了條件,各中小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匹配資產和負債結構合理規避風險。在運用資金缺口和持續期缺口管理利率風險時,可操作性空間擴大。
(2)進一步擴展中小企業市場。利率市場化將為中小商業銀行開拓中小企業市場提供條件,使其可以依據客戶風險水平靈活調整利率,提高貸款定價的權利,擴寬客戶群范圍。同時中小商業銀行可以根據客戶貸款利率水平的差異完善對客戶的資信評級,增強與中小企業的進一步合作,為中小商業銀行營銷策略的開展提供建議,提升其競爭力。
(3)推動金融產品朝多元化發展。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推進,銀行的存貸利差逐漸收窄,倒逼銀行推進金融產品創新。利率市場化為金融產品的創新和多元化提供了條件,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后,期權、期貨、利率互換及遠期合約等金融衍生產品的效果將會更為突出,從而也使得其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后,利率波動浮動加大,增大了市場利率預測的難度,獲得收益的成本增加,中小商業銀行以其專業團隊及經營靈活等優勢,可以為個人投資者提供有效的理財及投資建議,使得銀行的金融產品多元化。
(4)銀行間競爭加劇 大型商業銀行起步較早,業務范圍廣泛,市場占有率高,以其雄厚的市場基礎長期占據了壟斷地位,而中小商業銀行難以與其開展公平競爭,增大了中小商業銀行生存的難度。加上中小商業銀行信譽相對大銀行低,為了盡可能的擴大存貸市場份額,中小商業銀行只能運用定價戰略,通過提供盡可能高的存款利率及盡可能低的貸款利率來爭奪市場份額,銀行間的競爭也將愈演愈烈,對依賴存貸利差收入的中小商業銀行形成了較大的威脅,銀行間市場的爭奪將會更為激烈。
(5)人才團隊建設的難度加大。利率市場化、金融機構業務交叉化后,將會引發人才由銀行業轉向證券業。而在銀行系統中,中小商業銀行的人才流動將會更大,這加劇了中小商業銀行人才團隊建設的難度,阻礙中小商業銀行的發展壯大。
三、 我國中小銀行應采取的措施
(一)中小銀行要合理定位
首先,中小銀行對自己進行合理市場定位,是應對利率市場化的第一步。我國小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管理存在薄弱環節、收益風險較大,這就導致了我國的一些小微企業難以得到大銀行的融資,那么中小銀行就要轉變經營理念,依靠自身所處的區域優勢,結合當地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可以發展成區域銀行、社區銀行以及基層銀行來進行市場定位。其次是戰略定位,由于中小銀行內部差異較大,業務狀況發展不同,戰略定位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把社區中小企業和社區居民作為服務的重點,可以把優秀的城鎮和鄉村中小企業做為服務對象,著重發展城鎮企業和城鎮經濟。最后,中小銀行要在優秀的中小企業之間樹立好自己的品牌形象,樹立好自己用心服務的決心。
(二)維護好固有信貸客戶群,提供多元化信貸產品
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面臨著大客戶退出業務合作的風險,中小銀行要把握好自己本來的固定客戶群,維護好銀行和企業的日常關系,穩定好客戶對銀行的信心,并積極拓展另外一些行業發展前景好、自身管理水平高的優質中小企業來作為貸款對象。中小銀行應隨著不同中小企業的需求信息的變化,調整業務結構,發展中間業務,轉變發展模式不斷創新出適合中小企業客戶的金融產品,并及時為客戶提供財務咨詢、信息咨詢等業務為眾多中小企業客戶開發出適合自身的多元化信貸產品。
(三)中小銀行實行重組
中小型商業銀行應該通過市場行為完成銀行間橫向購并,加快硬件建設,增加網點覆蓋面,實現低成本、高速度的規模擴張。中小銀行并購過程實現了我國金融機構優勝劣汰的過程。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國的城市產業銀行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積極地并購重組,實現銀行企業的改制,而一部分農村信用社也在這股大潮中,尋求與自身兼容性強、資本充足、有可觀的發展前景信用社進行重組,組建成農村商業銀行。重組之后,農村信用社不再局限于以往傳統的儲蓄貸款業務,它們拓展了業務發展種類,改革了一些老的規章制度,開辦了方便客戶的網上銀行,給各個網點配備了素質較高的大堂經理,同時又積極地投入一定的資金來進行科技化設備的引進,網點建設也比以前寬闊明亮,提升了農商行的品牌形象。中小銀行進行重組是符合利率市場化進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許多中小銀行都應該通過重組以規避在市場上被淘汰。
(四)建立健全利率風險控制機制,提高定價能力
(1)積極建立專門的風險內控部門。建立利率風險識別系統、利率風險預警系統、利率風險處理系統和利率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等,通過調整資產負債表的結構、運用金融工程工具來提出規避利率風險的金融策略。對利率進行實時監管,全面提升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利率風險管理隊伍,這就需要商業銀行引進利率風險管理專家充實利率風險管理崗位,加大對銀行員工培訓力度,建立起一支系統掌握現代利率風險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并能靈活運用的利率管理隊伍,使他們成為中小銀行利率風險管理主力軍。
(2)構建有效的資金定價體系,提高定價能力。銀行要實時掌握同業信息,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內外部環境、市場上同質產品的價格、相關產品的價格、產品所包含的各種風險、費用分攤、客戶關系等等,把各種因素、各種風險加權計入產品成本,并通過對市場的掌握,來提高定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四、結論
利率作為貨幣價格的表現形式,它是我國進行宏觀經濟調控和促進內外經濟均衡的重要工具,我國的利率市場化借鑒國外先進的改革經驗,從本國實際情況出發,采取漸進式的改革方向,才能充分釋放利率,實現真正的利率市場化。
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持續進行,中小銀行的經營環境惡化,面臨的難題也隨之增加,遭遇的風險也逐漸加大,只有實行成功的改革,積極地采取措施,才能成功從市場化的大潮中突圍。
參考文獻:
[1]陳愛華.利率市場化對我國中小銀行的影響——基于中小銀行與大型銀行的比較分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5,(7):71-75.
[2]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會計財務處課題組,張謙,李琪琦.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應對策略——對四川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調查報告[J].西南金融,2015,(2): 10-12.
[3]葉亞飛,陶士貴.利率市場化對我國中小銀行的影響及對策[J].西南金融,2014,(9):22-23.
作者簡介:馬朝暉(1969-),女,河北阜城縣人,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財務會計實務操作和財政亊務監督,單位全稱:遼寧省阜新市財政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