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華


【摘要】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所謂“相對運動方向”,即是把與研究對象接觸的物體作為參考系,研究對象相對該參考系運動的方向。
【關鍵詞】“相對”?摩擦力?核心
一、例題分析
舉例1: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和B兩塊木板,當B木塊被F拉力向右拉動時兩個木塊就均勻的做直線加速運動,并且相對滑動,那么A和B木塊在受力的時候兩個木塊之間的摩擦力方向是什么樣的呢?
解析:(1)分析A木塊的受力。假設A和B之間是光滑運動的,因為B被F拉力向右拉動,再加上速度很快,A相對于B來說會向左滑動,由此可見A受B的施加力的影響向右水平的滑動,從而產生摩擦力FBA。(2)分析B木塊受力。假設A和B之間是光滑的,因為B受到F拉力向右滑動,且速度非???,那么B就會受A的影響向右滑動,由此可見,B受到A的壓力也向左均勻的滑動,從而產生摩擦力FAB。
舉例2:A和B兩個木塊均勻的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質量是m,B的質量是M,當B木塊受到F拉力的作用向右水平拉動的時候兩個木塊一起勻速直線運動,并且都是均勻滑動的,通過分析A和B兩個木塊的受力并求兩個木塊之間的摩擦力方向。
解析:(1)分析A的受力。加入A和B之間是光滑的,因為B被拉力F向右拉動,且速度很大,那么A相對于B是向左滑動的,也就是說A以B為參照物的時候是向左滑動的,那么A在受到B的壓力的時候水平方向會向右產生靜摩擦力FBA。(2)分析B的受力:如果A和B之間是光滑的,那么B就會受到拉力的影響向右滑動,且速度很大,B以A為參照物是向右滑動的,由此可見,B受到A的壓力而產生水平向左的靜摩擦力FAB。
二、易誤點分析
易錯點一:誤認為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舉例分析:通過上述例1的分析可知,A如果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是向右滑動的,但是A選擇以B為參照物就是向左運動的,也就是說或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和運動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A受到來自于B的滑動摩擦力FBA會向右運動,換言之,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的方向是相同。以B為基準選擇地面為參照物,B以A為參照物是向右運動的,B受到A的向左拉動力就會產生摩擦力FAB,也就是說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的方向是相反的。
通過上述例2的分析可知,A選擇地面為參照物,同時A和B之間又是光滑的,那么A以B為參照物就是向左滑動的方向,因此A在受到B的靜摩擦以后會向右滑動,也就是說靜摩擦力方向和物體運動方向是一樣的。B以地面為參照物,同時A和B之間是光滑的,那么B以A為參照物是向右滑動的方向,B受到A的靜摩擦力FAB,也就是說靜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運動的方向是相反的。
錯因分析:摩擦力的方向不但與運動的方向是一樣的,還可以與運動的方向呈相反的趨勢。
正確描述:摩擦力的方向不但可以與運動方向一樣,還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實際上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的趨勢是相反的。
易錯點二:錯誤的以為靜止的物體只有靜摩擦力,運動的物體只有在滑動的時候才能產生摩擦力。
舉例分析:上述例2可知,雖然A和B都是以地面為參照物向右運動,但是A和B之間是相對靜止的,因此A和B之間的摩擦力屬于靜摩擦力,也就是說運動的物體也存在靜摩擦力。
錯因分析:靜摩擦力是由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產生的摩擦力,也就是說兩個物體之間是相對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物體可以是運動的也可以是靜止的?;瑒幽Σ亮Φ漠a生也是基于兩個相對物體而言的,也就是說兩個物體之間都是相對運動的狀態。但是以地面為參照物,兩者可以是運動的,也可以是靜止的。
正確描述:靜止的物體不但能夠產生摩擦力,還存在滑動摩擦力;運動的物體既存在滑動摩擦力,還有靜摩擦力。
歸根結底,日常生活中的“動與靜”與高中物理學中摩擦力的“動與靜”是不同的,因此也就出現了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之間的假象,因為概念相似,所以學生不能清楚的分辨。但是教師在講授物理知識的時候可以深入分析問題點,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有助于學生靈活的掌握摩擦力相關的知識,以此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