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娜
【摘要】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發揮了明顯的作用,在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多媒體技術能綜合處理和同時傳遞聲音、文字、圖像等各種信息,展現更加豐富和方便快捷的人機界面,為學生提供一個可調節自身的視、聽、讀、寫、做的創造性集成的學習環境。同時,它還能把所學的內容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極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熱情,有利于學生對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理解,為學生順利掌握知識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在教學形式上顛覆了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與學銜接與傳承的優化,有助于學生在及時獲取新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教學優勢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發揮了明顯的作用,在教學中日益受到重視。自從多媒體技術進入課堂,我親身體驗到了它給課堂教學帶來的優勢。
一、有利于轉化靜態教學資源為動態
過去,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語言講述為主,偶爾有掛圖輔助,雖然也能表達重點,但缺乏動態,缺乏直觀,缺乏多元化,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或者根本就理解不了。例如,在學習直線、射線、線段三者的關系時,學生對直線和射線“無限延伸”的特點似懂非懂。我在教學這一課時是這樣做的:打開屏幕,熒屏上映出的是一條清晰的線段,兩端有很清楚的端點。接著,使一個點向一端“無限”延伸,具體生動地表現了線段與射線的關系:線段有兩個端點,射線有一個端點。然后使線段向兩端“無限”延伸,這時學生看到了直線的形象,認識到直線沒有端點。這種動感的演示,形象地展示了直線、射線、線段的關系及異同,而且整個演示過程學生看得清楚,認識得透徹,有效地突破了本節的重難點,這種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活躍的思維活動,強烈的求知欲使學生學習狀態更積極、更主動,并能高效的學習模式中,所以教學效果非常良好。
二、有利于教學向生活延伸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就是按照教科書、教學參考資料、考卷標準答案去教,這種照本宣科式“應試”教育的片面性造成了一種數學遠離生活的錯覺,而真正的數學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實實在在的,生動活潑的,所以,教師要多從生活中尋找數學素材,并通過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學生的學習中,使學生懂得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例如,學習20以內加、減法的運算中“快樂的星期天”一課時,我先通過多媒體創設了這樣的情景:在森林公園里,有12個小朋友做游戲,2位阿姨散步,7只小猴玩耍,3位老人在鍛煉,5只長頸鹿在草地上奔跑,還有4輛碰碰車(車前標有車號14、13、12、3)等。然后引導學生根據畫面上的場景,提出了各種數學問題,如“有多少只動物”“14號車的號數比3號車的號數多幾”“有多少棵樹”“小孩比大人多幾人”等多種問題。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再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比一比哪個小組根據問題寫出的加、減法算式多,并根據自己寫的算式編一段小故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爭先恐后地編出了很多故事:有的講述了一個實實在在的故事,有的則虛構了一個離奇的童話。這種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使學生很好地理解了序數和加減法的含義,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數數,而且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身臨其境地學數學,學生才會將數學與生活有機地結合。
三、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的呈現方式更形象、更直觀,更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學習積極性更容易調動起來,徹底改變了過去那種死讀書、讀死書的沉悶氣氛。由于多媒體技術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集視覺、聽覺、觸覺等器官為一體,改善了過去“應試”教育只重視智育的現象,把智力培養和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存儲功能,可以把教師從記憶知識的煩惱中解脫出來。以培養學生的創斷能力為教學核心,在優化課堂教學的同時,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數學教育,是一種現代化、開放化、素質化、個性化和實踐化相交融的教育,是一種生動的、自主的、創造的、充滿活力的教育。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技術將會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劉正操.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2).
[2]李元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1).
[3]張建峰.課堂教學運用信息技術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甘肅教育,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