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軍
【摘要】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更迭演變,篆、隸、草、行、楷,或飄逸靈動,或工整娟秀,無不彰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人們手寫時間越來越少,手寫意愿不斷下降,這一系列的變化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直接引發了全民范圍的“提筆忘字潮”,而隱藏在這背后更大的問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危機。鑒于這種嚴峻的現實狀況,國家教育部接連發布紅頭文件,提出了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落實開展書法課成為中小學教育必須關注的新問題,更是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新舉措。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為了能讓幼兒迅速與小學接軌,在幼兒園大班階段應該滲透適當的書法教育,讓孩子對我國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有所認識,鑒于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為幼兒園階段的書法教學首先應該從培養幼兒的書法興趣入手。
【關鍵詞】書法?傳統文化藝術?幼兒?興趣培養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電腦和智能手機被廣泛應用,人們的書寫意愿不斷下降,更是忘記了對書法藝術的傳承。對于現在的幼兒來說書法、文房四寶,甚至是陌生的,更談不上喜歡欣賞書法藝術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要怎樣引導孩子們去認識書法,提高學習書法的興趣呢?
一、給孩子們講解歷代書法大家的故事,引起孩子對書法的興趣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很難接受枯燥的講解,喜歡聽故事才是他們的天性。在教學之前,先給孩子們講一些歷代書法家學習書法過程中的軼聞趣事和勵志故事。例如,王羲之書竹扇,王羲之寫字換鵝,十八缸水,柳公權發奮練字,張芝墨成池等故事。通過這些小故事,讓孩子們來了解古代書法家,了解他們學習書法付出的努力與執著,引起孩子們對書法的興趣。孩子對書法有了興趣后,再用課件的形式帶領孩子們一起欣賞歷代書法家的優秀作品,內容不宜過多,主要是讓孩子認識一些書法名家的作品,感受書法之美。
二、帶孩子認識文房四寶,激發孩子對書法的興趣
文房四寶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是陌生的,教師在上課時可以提問孩子知不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寶?結合孩子的回答,教師通過實物和圖片的形式跟孩子一起認識筆、墨、紙、硯,給孩子們講解一下筆墨紙硯的來歷、價值、功用,以此來激發孩子們對書法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三、由易到難,保持孩子的興趣
從簡單的筆畫開始教起,由易漸漸到難,來保護孩子對書法的興趣。對于一個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來說,練習書法對他們來說是枯燥的,開始一定不能寫得過難,時間也不宜過長,從簡的筆畫描紅開始,然后再開始臨寫,當孩子掌握了基本筆畫的寫法,對書法也有了一定的興趣和成功的體驗后再逐步增加難度,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四、帶孩子發現書法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孩子對書法的興趣
在孩子進入書法學習后,老師要與家長聯系,家長配合老師一起來培養孩子對書法的興趣,讓家長在生活中帶孩子去發現書法在實際中的應用,領孩子逛街時,留心觀看門市的匾額,各家各戶門上貼的對聯,假期帶孩子游覽祖國的名山大川時,引導孩子去發現那一碑一石間的墨跡,還可以帶孩子去參觀書畫展,讓孩子去發現書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教師還可以在春節時幫助孩子通過描寫的形式親手為自己家寫春聯,教師先將春聯的字勾勒出外框,孩子往里面填墨,讓孩子親自體驗書法藝術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孩子對書法的興趣。
五、進行各種有趣的比賽
帶孩子們多參加各級各類的書法比賽,也可以自己在園內搞書法比賽。以此來激發孩子們學習書法的積極性,讓他們體驗到學習書法的優越感。書法學習,是單調的、辛苦,而且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見成效,為使孩子能夠長期保持對書法的興趣,能夠盡快入門,就要讓孩子學習書法這件事得到肯定,獲得成功的體驗,所以教師要盡力去創造讓孩子參加比賽的機會,向各級書法展賽遞交孩子的優秀書法作品,讓他們在活動中享受學習書法給自己帶來的榮譽和快樂,從而提高孩子學習書法的興趣。
六、發現孩子學習書法的閃光之處,及時表揚鼓勵
都說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怎么夸是關鍵。在書法課上,教師一定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閃光之處,有針對性地去夸,孩子是坐的住寫得認真,還是用筆對,還是課聽得認真,夸得時候一定要有實指,這樣孩子就明確了自己是什么方面得到了老師的贊揚,他這方面就會做得更好,同時別人是因為什么得到了老師的贊揚,他也會去向別人學習,讓老師也來表揚自己,孩子會越做越好,對學習書法這件事的興趣也會越來越濃。
總之,幼兒書法教學培養興趣是關鍵。教師應該通過以上手段,或更多方式方法來提升孩子學習書法的興趣,最終達到孩子自覺、自然良好的書法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