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金融市場也在持續發展,當前各個企業之間競爭呈“白熱化”狀態,各企業的經濟發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經濟利益需求,因而企業將更多重心放置在市場金融資產管理中,但企業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稅務調整存在問題,因此本文就企業金融資產的確認、計量等進行分析,從而分析會計處理與稅務調整對策,為相關人員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 金融資產? 會計處理? 稅務調整
當前我國各企業均利用金融資產進行各個企業之間的融資或營利,各企業在購買或出售金融資產時均以第三方的方式介入企業之間,通過購買或出售賺取差價,幫助各企業進行安全融資,提高企業整體收益。
一、企業金融資產的確認
我國當前大部分企業金融資產以現金形態、金融票據形式存在,但企業金融資產包括債券投資、企業權益,因此我們發現投資資產中含有可出售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等項目,因此加強對企業金融資產的科學管理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我國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受單位性質特殊性、經濟內容等的影響,無論是企業管理者、領導者在工作均呈現出懶惰的狀態,導致企業不僅缺乏健全的經營管理體系,且部分企業并未意識到企業金融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導致企業大量資源、資金白白浪費,對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此外部分企業并定期對企業金融資產進行盤點,導致企業固定資產、報廢資產未得到良好的保管、處理,且在企業金融資產管理中隨意性較大,未實現預期的經濟收益。
二、金融資產的計量
當前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明確規定:各個企業在確定進行金融資產交易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按照該金融資產的實際價值進行公平性交易,以實現金融資產價值公允,此外企業在金融資產交易中全面、準確掌握交易雙方所交換資產的實際情況,明確各個資產負債情況、盈利情況,以明確計量金融資產。
我國《企業所得稅法》相關條例中指出:各個企業中的歷史成本資產會作為稅收前的金融投資資產,通過各個企業獲取方式的不同對企業經營成本進行明確規定,如果企業是利用先進的支付方法進行經營從而獲取企業金融資產,那么企業經營中就需要將支付所得金額作為先進支付方法的購買成本,若企業是利用其他方法進行經營從而獲取企業金融資產,那么企業就需要將所得資產的公允價值作為經營成本,且在經營過程中不管金融資產是增值、減值,管理人員、經營人員均不可隨意調整資產計稅基礎,該現象的出現導致稅法、會計準則之間形成尖銳矛盾,且這兩者之間產生的差異會在一定程度上之間影響企業金融資產計稅基礎,并影響企業金融資產納稅額。在此現狀中交易性金融資產若在某個時期內屬于企業類型,在后期計算過程中首先要將資產負債損益納入利潤收益中,以明確本期金融資產投資具體的收益情況,且在最后統計金融資產時要將企業經營差額納入企業經營所得稅中,導致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會出現價值公允性變化,且在處理會計、稅務過程中也存在較大差異,因此需及時對企業金融資產中應納稅、所得稅額進行整體調整。基于企業金融資產在企業經營中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在企業實際納稅過程中下相關人員需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對其所納稅額進行調整,確保稅收的合理性。
三、企業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稅務調整措施
(一)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稅務調整
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企業金融資產重要內容,因此企業在對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會計處理、稅務調整過程中需綜合分析,以確保交易性金融資產會計處理、稅務調整的合理性。
(1)初始計量的處理。在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初始計量單位處理中,會計人員首要要按照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進行合理計量,將交易性金融資產所需費用、盈利、虧損等均核算、體現出來。
(2)后續計量的處理。對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初始計量后,不可以對企業公允價值進行變動,也不可以將公允價值與納稅額聯系在一起。主要是因為稅務處理是根據企業金融資產獲取時間之后獲取的成本作為計稅的基礎方法。
(3)處置方法。在對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理期間,會計人員、稅收人員要將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作為本次金融資產投資所得收益,同時還要對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進行調整,我國《稅法》中相關規定指出處置交易性金融資產取得價款應該扣除金融資產歷史成本后差額,而后在納入處置期間的金融資產應納稅額中。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與稅務調整
企業金融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在持有期間進行的會計處理、稅務調整措施兩者之間有明顯共同點,兩者均需對資產進行初始計量、后續計量、處置時處理方法,但兩者之間也存在一定不同,主要是企業金融資產還要增加資產減值、重分類兩個方法的處理。
在企業金融資產進行資產減值處理過程時,企業管理人員要在企業金融資產負債日至到期投資賬面收益進行綜合檢查,借助客觀數據對金融資產的減值進行計算,在企業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期間所得的收益均為投資成本。企業金融資產減值在進行稅務處理過程中不會影響計稅基礎的變動。在對企業金融資產進行重分類時,企業因持有資產意圖或經營能力發生改變,導致某項資產不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因此會計處理重分類需在不改變稅法基礎上進行。
四、結束語
金融資產投資可使企業經濟發展得到最大化,還可為企業內部融資等提供幫助,使企業在原始經營基礎上獲得內部經營以外的收入,加速企業資金鏈的運轉,最大限度提高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芳.會計稅務處理用于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分析[J].中國商論,2015,(31):22-24.
[2]張瑤.淺析交易性金融資產財稅處理差異[J].商場現代化,2015,(14):170-171.
[3]薛兆益.淺析企業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會計處理與稅務處理的差異[J].當代會計,2015,(03):16-17.
[4]袁曉初,杜國用.企業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與稅務調整[J].商場現代化,2015,(06):234.
作者簡介:胡震東(1994-),男,本科,會計學專業,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2014級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