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蓮
摘要:中職聲樂教學由于會受到授課模式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整個教學在開展時都會受到嚴重的阻礙影響。本文針對中職聲樂教學模式的拓展思路進行分析,并且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實踐措施,為中職升學教學水平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關鍵詞:中職聲樂? ?教學模式? ?拓展思路? ?實踐措施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4-0096-02
聲樂的學習其實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有很多人對聲樂的理解過于簡單,認為聲樂就是單純的“動動嘴皮子”就可以實現。其實并不是如此,聲樂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同時對學生們的專業性要求非常高。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如何開展聲樂教學、如何保證聲樂教學現有模式可以實現合理的利用、如何引進一些全新的教學模式等,都是中職聲樂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一、中職聲樂教學模式的拓展思路
(一)專業性與實踐的實施比例
聲樂是一門具有非常強實踐性的學科,同時對學生們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只有保證對聲樂的技巧熟練掌握,才能夠收獲相對應的學習成果。聲樂與其他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科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很多具有實踐性特征的學科,只是單純需要通過對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進行強化就可以實現,但是聲樂卻不是如此。聲樂的學習,不僅需要利用非常長的時間來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夠對學生的唱歌狀態進行穩定,而且還要在實踐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風格。在與聲樂實踐現狀進行結合分析的時候,發現在現實工作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可以實現聲樂單獨演唱的崗位,也就是聲樂并不是以單獨的形式存在。對于聲樂學生而言,在日常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利用其他的知識來兼顧自己的工作。[1]有部分教師認為,聲樂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專業的學習對學生們聲樂技巧的掌握和強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雖然很多歌曲對學生們的技巧可以起到良好的磨煉效果,但是在學生們的日后工作過程中并不能夠發揮任何實質性的意義和作用。所以,在現階段的中職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對專業性與實踐性的比例劃分,讓學生們在對理論知識有所認識和了解的基礎上,可以從中獲取到其他的專業性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對一些適當曲目的選擇和利用,讓學生們可以融入到實踐活動中。比如教師可以挑選一些簡單的中國藝術歌曲或者是一些旋律比較輕快的歌曲,《童年》《我的中國心》等,這些不僅可以對學生們的聲樂技巧練習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而且還可以在學生們的未來工作過程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和價值。
(二)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中職院校在對學生們進行培養的時候,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強調學生們的專業性特征,這樣可以為學生們的日后就業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也是為了給社會輸送更多專業的人才。所以在對學生們進行聲樂教育培養的時候,要激發起學生們內心深處對聲樂教學的興趣,這樣可以讓學生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聲樂學習當中。但是由于中職學生本身的基礎成績比較差,所以經常會出現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的情況,這樣就會直接影響到聲樂的學習。教師在對這一現狀進行分析和處理的時候,由于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時期,所以教師要正確的對學生們進行引導,提高學生們對聲樂教學的注意力和關注度。唱歌其實是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選擇的一種娛樂方式,這種娛樂方式的成本非常低,而且可以緩解人們的心理情緒。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逐漸將唱歌看作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樣對聲樂教學的引入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2]與此同時,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和單一性,盡可能選擇一些具有多元化特征的教學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們建立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對學生們的聲樂學習效率提升而言,具有實質性意義。
二、中職聲樂教學模式的實踐措施
(一)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對于中職學生而言,在日常的聲樂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單純的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僅很容易就會引起學生們的反感心理,而且還會得不償失,達不到理想化的教學目的。在聲樂教學時,由于聲樂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專業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切忌不可以再利用傳統的方式將很多理論教學知識以灌輸式的方式講給學生們聽,同時也要盡可能避免一些高強度的練習。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們的興趣點出發,只有保證學生們對聲樂教學養成了足夠的興趣濃度,自然而然的就會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所以說興趣是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推動力。在對文化課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做好備課,同時還要通過網絡積極搜尋一些拓展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還可以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3]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吸引學生們的興趣,同時在對聲樂的一些技巧性知識進行講解時,切忌不可以太過于理論,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很多復雜難懂的知識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或者是直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進行演示。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對這些難點知識進行理解,而且還可以滿足學生們的求知欲,甚至還可以促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逐漸得到有效提升。
在歌唱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制作各種不同類型的視頻或者是音頻,這些視頻內容必須要與講解內容相關,在開始教學時,要將這些視頻直接播放出來。這種具有動態化特征的視頻,對學生們可以起到良好的吸引作用,對于學生而言,自己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的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按照教師的樣子進行模仿。所以學生們在對視頻內容進行觀看和了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在旁邊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讓學生們根據視頻的聲音或者是發聲方法等進行模仿。學生們在經過模仿以及自己的認真思考之后,就會覺得這種學習方式相對比較簡單,同時教師為學生們營造出的氛圍也比較理想。由于日常學習相對比較枯燥,視頻的播放也受到了學生們的關注和重視,教師在對視頻內容進行制作和具體應用時,要對視頻內容的尺度進行有效控制。[4]久而久之,這種視頻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對聲樂學習知識有所認識和了解,而且還可以以一種簡單的方式進行學習,對學生們的學習壓力緩解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實踐與專業的有效結合
如果是單純從中職教育的本質角度出發對其進行分析,那么中職教育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對學生們進行專業性的培養,為現代社會輸送一批專業性的人才,實現定向就業的根本目的。聲樂教育本身具有長期性的特征,學生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不可以一蹴而就,必須要經過不斷的積累才可以實現各種不同類型技巧的合理利用。因此,對于學生而言,要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專業技能就是現階段中職院校在辦學和教育的主要目的。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看重實踐并不意味著要拋棄原本的專業性,尤其是在歌唱的背景下開展教學,本身就必須要注重嚴謹性[5]。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們建立符合自己風格和要求的歌唱方法,尤其是在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曲目進行選擇和利用的時候,也要盡可能選擇一些比較適合學生們在就業時可以使用到的曲目。在整個過程中,對于一些高年級的學生,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兒歌的彈唱教學。很多學習聲樂的學生,都是以幼師專業為主,彈唱可以說是幼師本身最基本的技能。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交給學生們一些簡單的和弦或者是一些即興的伴奏等,這種教學方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僅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而且還可以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們的綜合素質以及專業技能水平提升而言,具有非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三、結語
中職聲樂教學在具體開展過程中,必須要打破原本的教學思路,同時還要與先進的一些教學理念和方法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而且還可以滿足當代中職院校學生在就業之后的個性化要求。除此之外,在教學時,還要與學生們的個體差異性進行結合,引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同時還要適當對學生們的思維進行拓展,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們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聲樂技巧掌握水平。
參考文獻:
[1]薛蓮.音樂表演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以古箏演奏為例[J].藝術教育,2019,(04).
[2]侯朝陽.中職聲樂教學方法多元化探究[J].北方音樂,2019,(06).
[3]王冰,黃明亮.藝術類技能大賽對“3+4”及中高職銜接模式教學改革的價值研究——以音樂藝術為例[J].當代音樂,2018,(11).
[4]黃林玉.行動導向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以“舞蹈模塊”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15).
[5]凌萍.教唱·演唱·變唱——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漸進式聲樂技能培養實踐[J].黃河之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