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宇 王劍宇
摘? 要:新形勢下,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現狀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大學生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肩負著建設建立偉大中華民族的責任。但是,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出現了大學生的體質健康較差的問題,甚至還有不少學生會因病請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高校體育教學需要使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引導,激發學生鍛煉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指引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達到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目的。本文重點探究了從準備到最后的評價教學改革方案,以此來促進學生身心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 高校體育教學? 改革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2(b)-0058-02
1? 基于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1.1 遏制學生體質持續下降——迫切要求
從目前的形式上看,高校學生的身體狀況調查并不是特別的樂觀。例如:不少高校的學生,出現了體重太重、視力偏低、體質較弱的問題[1]。出現以上問題的主要因素是,學習的負擔較重、睡眠不足等造成的。有一些學生經常因為疾病請假,還有部分學生呈現了精力不足的問題。另外,相關的數據表明,青少年的營養和發育水平雖然提升,但是身體素質卻在下降。城鄉之間的差距降低,體重上升。
1.2 發揮學生體質測試結果反饋激勵作用——必然需求
在“十九大”精神的不斷推動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執行任務開始不斷的優化[2]。但是,從近幾年的形勢上看,執行的情況并不是十分的樂觀。在2019年年初的時候,《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當中也進一步提出了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主要內容與評價機制的構建[3]。對于健康水平持續3年下降的學校,需要實行“一票否決”制。這樣不僅可以把學生的健康監測納入到教育現代化體系當中,同時也可以增強反饋機制的重要作用。
1.3 明確高校體育三自主選項課程在學生體質健康促進中——指向性要求
人本主義下的高校體育實施自主選項教學的發展模式,主要所展現的是學生個體的需要、人本價值觀、學生健康水平。這些需要突出的是以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是學生的興趣意識,需要根據什么樣的選項進行教學。在評估的過程中需要結合自身的身體狀況進行選擇。一旦學習的過程中出現問題,降低對應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選項教學與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存在很大的聯系,不管是力量素質,還是耐力素質、柔韌素質等都展現了正向的關系,體現了突出性的需求。
2? 基于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原則與途徑
2.1 強化教師繼續教育——準備
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體育教學思想不夠全面,課程設計不夠科學,教學方法較為落后,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因此,這個時候,就需要在“自主選課模式”上進行優化,分析本質,增強步驟性。在面向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的時候,高校教學改革的影響因素眾多。另外,身體素質的評定與運動項目存在著很大的關系。運動處方的制定對身體素質的量化起到了承上啟下上的重要作用。戰術教學內容與實施順序等教學全部屬于需要掌握的重點與難點[4]。使用各種學習途徑,讓學生體質測試可以提高教師的精確性。校正測試信息,提高教師的責任心與綜合性素養。
2.2 基于體質測試結果的體育選項推薦——選項
準備好之后,選項屬于體育教學的第一步。主要是以學生的體質測試為主要起點,之后,在強化弱項的基本形勢下,促進智能化運動系統的進一步延伸。體質健康診斷的過程中,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給出運動處方之后,引導學生選擇選項,展現了較強的實用性價值。可以結合高校學生個人的需求,進行定制促進體質增強的作戰計劃。另外,還需要根據不同的運動項目,指導高校學生如何科學地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
2.3 技能與體質兼顧的個性化選項教學——教學
高校體質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在體質測試結果出來之后進行構建與實施。需要把體質的需求,與學生的自主選擇融合起來。一般的情況下,具有特殊愛好的學生,還有部分小群體意識的學生不會采納教師的推薦,其他的學生都會采取教師的意見。另外,教學當中,選擇同一個項目的學生,技能水平與身體素質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因此,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教學的個性化,滿足不同身體素質與技能水平的需求。接著,需要在技能與水平共存的基礎上,達到增強體質的作用。體育選項課程在構建的時候,需要對練習的內容進行細化,實施多層次的教學計劃與管理。然后,需要使用專門的體質練習方式,彌補選項與個人體質需求之間的差異性。
2.4 面向體質的分層技能練習——練習
此部分主要包含了技能上的練習與體質上的練習。那么,在練習的時候,不僅需要把技能練習與體質練習有機地結合起來,還需要實施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例如:籃球項目練習的過程中,教學的內容包含了移動、投籃、運球、傳接球、搶籃板球、個人防守等主要內容,這個時候,就可以從傳接球、運球、持球突破和投籃等內容上進行細化,之后再根據群體的不同、技能的不同,制定下一步的學習計劃。練習的時候,也需要按照不同的體質,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保證學生全面性的發展。
2.5 健身運動處方——課外體育活動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運動處方主要是把身體練習作為主要手段,進行不斷的優化與提升。每周的體質健康訓練需要保證學生的質量,與此同時,還需要學生使用課外的時間進行延伸體育練習精神。第一,需要掌握個體的身體素質情況,根據學生的真實性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課外活動計劃。第二,需要根據不同鍛煉方式對身體素質的量化促進作用,獲取科學的鍛煉方式。同時也可以組織學生合理的安排時間,可以是單人的訓練方式,也可以是雙人、小組、競賽、合作的方式,并使用積極的監督與回報形式,把運動處方納入到最后的考核當中。
2.6 重視學習過程與進步幅度的個性化評價——評價
不管是平時的文化課教學,還是體質增強的教學,都需要存在學習的評價機制。這樣就可以讓教師與學生,對自己的教學計劃與學習計劃進行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理論性依據。這里是從理論、技能、體質3個方面進行思考,考查學生最后的學習與練習情況。
3?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現階段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不少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就需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根據大學生體質健康需求,開展分層次性的技能練習活動,把技能與體質訓練融合起來,根據體質健康測試結論進行體育教學。針對體育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為高校學生打造良好的體育練習氛圍,以此來進一步促進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周玉成,馮文明,王冬梅.高校體育教學安全問題探析[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6):114-119.
[2] 趙蕾.基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4):55-56.
[3] 豐士凱.高校體育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研究[J]. 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0):163-164.
[4] 尹濤.高校體育教學風險管理初探[J].六盤水師范學院學報,2017(6).
[5] 何劍康,雷小明.淺談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及對策[J].黑河教育,201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