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教育部門對于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有了新的認識,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課程,可以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能力,強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有效應用。當前農村小學生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存在欠缺,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故本文將分析微課在農村小學生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及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上的策略。
關鍵詞:微課;農村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教育正在蓬勃發展,在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將信息技術作為學生數學學習與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微課作為新穎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受到了廣大數學教師的關注,并被廣泛地應用到了數學領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 微課在農村小學生學習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注意力很難集中,這就導致當前的學生比較喜歡變化,對于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的學習反而興趣不大,再加上數學知識的學習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這與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特點相互矛盾,因此導致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其中微課的應用,可以將數學知識難點進行重點講解,便于學生高效地掌握,同時借助生動有趣的視頻方式轉變為形象的數學知識,增強數學課堂知識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享受到樂趣。
(二)有利于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由于時間長、內容復雜,不僅促使學生感受到疲勞,同時也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因此導致數學知識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借助微課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與現代技術相融合,將學生注意力從分散到集中上來,與此同時,學生在微課教學模式下自主選擇觀看教學視頻,并通過反復觀看與發現問題,之后與教師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有效實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
(三)有利于提升課堂師生互動性
數學課堂教學從本質上而言就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師生互動并沒有獲得有效的重視。在微課教學模式下,數學教師已經從原來單純的數學知識的講解轉為了數學知識的引導者,教師在上課之前征集數學素材,課堂實時講解,并注重課后知識的鞏固,與學生深入展開交流與互動,同時及時發現與解決學生學習中所遇到的實際性問題,及時對學生進行展開講解,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 微課在農村小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中運用
(一)通過微課開展課堂教學設計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多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步被應用到了數學教學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微課教學方式則是利用信息技術,呈現豐富的數學教學內容,有效突破傳統數學教學方式的弊端,并以其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數學知識點,降低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可以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因此數學教師應當借助微課對于數學教學過程進行合理設計,關注學生的數學興趣,為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教師結合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設計數學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觀看視頻中認識數學知識,并形成初步的認知,學會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深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
例如《小數乘法》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掌握小數乘法的基本知識,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對其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但是在微課教學方式下,教師可以將這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看,對于小數乘法有個初步的認識,并適當在微視頻中添加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事例,學會運用簡單的小數乘法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小數乘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為學生實際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二)通過微課進行教學氛圍構建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作為先決條件,興趣主要是指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者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和情感狀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微課進行教學氛圍構建,引入數學新知,便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借助微課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暫停數學視頻,讓學生進行思考,之后提出具體的數學問題,自然而然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知識的學習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從課堂實施到課堂教學氛圍的構建,明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深化練習,面對這樣的情況,數學教師可以微課運用到數學教學中,并利用這樣的全新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
例如《長方體與正方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微視頻,為學生制作出簡單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模型,讓學生對其形成生動形象的認識,并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空間想象力,最后讓學生在微視頻的幫助下,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
(三)通過微課培養解決問題意識
在小學數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與能力發展的萌芽階段,因此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難免會存在很大偏差,再加上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限制,要求數學教師必須采用先進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微課教學方式則是可以借助視頻與圖片的方式,將數學知識點中的重難點知識進行全方位整理,這樣的教育方式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針對性,同時還存在較強的趣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并在學習中形成數學問題意識。
例如《分數的意義與性質》教學過程中,如果讓學生直接進行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知識的學習,學生可能不會理解,主要原因在于分數對于學生而言是一個陌生的數學概念,學生在此之前沒有接觸過分數,雖然在實際生活中遇到與分數相關的問題,但是沒有形成系統化的概念,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為學生提供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情景,比如將桌子上的一個蘋果如何平均分給兩個人,促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如果不能運用之前所學習的整數表示,那么應當如何表示呢,進一步引出分數的概念。
(四)通過微課促進學生實踐動手
微課以其短小精悍、活潑生動的視頻形式深深受到小學生的喜愛,再加上小學生的特點本身就是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度比較短,微課設計的時間一般為五分鐘到十分鐘,選取其中的某個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教師精心設計微課教學內容,然后形成動感的畫面,配上簡單的講解,通過錄制軟件制作成教學視頻,發布到網上,讓學生在家里自由地觀看,并對于其中具體的操作部分進行操作,高效實現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并改變了以往的數學教學理念,對于新課程教學內容導入,借助微課教學方式呈現,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學生的自主思考提供了更多的時間,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強自身的動手能力。
例如《位置》教學過程中,如果在教室中對學生進行位置的調整,必然會浪費時間,而且所收到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學生不能從宏觀的角度分析自己或者其他學生的位置,因此教師可以將每個學生的位置制作成微視頻,讓學生在微視頻學習中,了解到自己所處的位置,同時判斷其他的學生的位置,最后在微視頻中展示地球儀,精準地描述中國某個地理位置,有效鍛煉學生的動手與動腦能力。
(五)通過微課優化課后碎片時間
微課——語用信息技術按照一定的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讓以及擴展素材的機構化數字資源,在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中指出推動與探索微課的發展。
在如今的社會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通過各種方式接收信息,同時也不再局限于時間、地點,只需要拿出手機,就可以實現學習,將學生的課后時間高效利用起來,讓學生自主開展屬于自己的碎片化學習,讓輔助性學習變得更加高效與便捷。
在微課出現之前,教師的輔導方式都是一致的,在課堂上將自己所講解過的知識進行重復講解,很多時候并不能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而且教師在課堂上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不妨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數學知識學習,更為重要的是自己掌握基本的數學學習方式,正確的運用身邊的微課方式進行數學知識學習,讓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學習產生明顯的變化。
(六)通過微課提升實際問題解決
教育事業的發展對于教學的創新與改革是非常重視的,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式之一,與現代科學技術之間進行了有效地融合,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微課可以創造更加簡潔生動的數學教學內容,并改善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促使學生高效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利用微課教學方式為學生呈現數學問題,并為學生講解全新解題思路,學生可以在微課的引導下,拓展自己的數學教學思維,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多邊形的面積》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平行四邊形的計算面積,在微視頻中為學生展示兩個學生對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進行探討,首先沿著高剪開,將三角形向右平移,然后拼成了長方形,那么直接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就可以了,之后學生在課下進行思考,平行四邊形與長方形之間存在哪些對等關系,學生通過思考,了解到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長方形的寬,有效擴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將微課引入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便于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微課本身就是一個快速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率的一個方式,對于教師而言,可以幫助教師減輕數學教學工作的負擔,同時也需要教師合理地利用微課教學方式,結合實際教學需要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精準選擇數學教學內容,進行視頻講解,同時引導學生在微課的引導下,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打造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殷海燕.信息化教學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與反思[J].新課程(小學),2018(10).
[2]黃勇.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
[3]敖麗麗.微課多樣化教學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6).
[4]郭映紅,王小玲.網絡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3).
[5]黃晶.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情境創設的實踐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1).
作者簡介:
李敏靈,廣東省廣州市,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麻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