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將課堂歸還給學生,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強調教師教學角色的轉變,從課堂的主導者轉變為課堂的引導者,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這就給廣大教師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基礎,思想內涵是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教學做合一,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這與新課程改革理念不謀而合。而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是學生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的時期,一是對小學階段的知識進行深入,二是為高中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所以,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應該以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作為指導,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本文主要介紹了陶行知思想的具體內涵以及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指導意義,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運用的有效策略,進而給予廣大教師教學上的科學合理的方法論指導。
關鍵詞:“教學做合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陶行知
就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而言,完全背離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教師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嚴重,在課堂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能夠被動地聽講,長此以往,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直線下降。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向學生灌輸盡可能多的考試的重點,完全發揮不出英語課堂的原本的價值。基于此,教師應該要意識到這個嚴重的問題,創新和改變教學觀念,將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充分貫徹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使得教師在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優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一、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對初中英語課堂的指導意義
(一)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內涵
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產生于五四運動時期,這代表著個人意識的覺醒,在這一時期很多的新式學堂建立,然而這些新式學堂在教學的過程中,完全沒有考慮中國的國情,將中國的國情完全等同于外國的國情,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采用西式的教學方式和思想,可想而知,這是很難培育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優秀人才的。這就迫切地需要我們開辟出一條新的道路來拯救我國的教育。于是陶行知就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探究出了中國特色的教育教學理論,即生活教育理論。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表述,但是具體內涵都可以表述為:教師在教學中的教法要根據學生的學法來變化和創新,學生的學法也要根據做法。簡而言之就是在做上教、做上學。此外,陶行知的思想是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相學習,互為教學,“做”指的是課堂上怎么讓學生動起來做起來,自學,分析,總結,學生教學生,使教學做合一。最后,這個思想還強調了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觀點,進而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
經過長時間的教學檢驗,我們可以很好地總結,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思想對于有效教學以及高效課堂的構建有著強大的價值和作用,因此,在接下來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在充分了解“教學做合一”思想內涵的基礎上開展英語教學,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二)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指導意義
1. 改變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
在對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在上課之前很少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有效備課,仍然是按照自己的傳統經驗進行教學,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比較普遍,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來掌握英語知識。同時還要學習考試的一些所謂的“套路”,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磨滅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這種單一的枯燥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現代化教育教學的需要,迫切地需要創新和變革。在深入地了解和學習了陶行知的教育教學思想之后,我們要找出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與陶行知思想融合的點,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滲透,使得初中英語教學符合新時代的要求,促進英語課堂教學可持續發展。
2. 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學生的發展包含著多個方面,不僅僅包括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還包括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等等多個方面,但是之前的英語教學方式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教學觀念和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是考試機器,這在今后的英語學習或者步入社會后對學生的發展都是不利的。學生的健康發展涉及多個方面,從這個角度出發,教師也應該改革初中英語教學的機制,使得教學目的不再僅僅關注成績本身,要對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督促學生提高和進步,在提高自身成績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豐富學生的英語素養,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健康發展。
二、 “教學做合一”思想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通過以上對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內涵的闡述以及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教學做合一”思想的指導意義的總結,讓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地運用陶行知思想,使得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以及實踐有效地結合,才能夠還給學生一個高效的課堂,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總結“教學做合一”思想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的策略,并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闡述。
(一)教師認真地“教”
學生獲取知識、掌握信息很大程度上都是來源于教師,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教”的有效性。所以,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教學情境,給予學生不同的學習體驗,進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增強教師“教”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the birthday party”這部分知識時,在教學之前教師收集到班級中所有學生的生日時間,然后按照時間順序將學生的生日整理了出來做成了一個生日日歷,并將這個生日日歷融合在一個生日party的視頻中,學生看到了自己的生日時間以及教師呈現出來的這么精彩的生日party,情緒馬上被調動了起來,在想象自己生日時候的場景,緊接著教師引入了今天的新課程——the birthday party,引導學生去了解在國外的人過生日是怎樣的。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這時候開展英語知識的講解和傳授是非常適合的。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創新和設計不同的教學形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進而優化課堂教學效果,實現在做中教。
(二)學生認真地“學”
學生的“學”是學習的主體和最基本的活動,如果學生不去主動地學習或者是缺乏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那么即時教師的教學再有效同樣無濟于事。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向學生傳授有效的學習方式,并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選擇和運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而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究掌握到更多的英語知識。
例如,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機會,完善教學的不同環節,包括預習、聽課以及課后復習和檢測等等。首先,在預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下初步地對所學內容進行了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預習任務,這樣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才會容易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此外,在課堂上,學生也應該養成一個用心傾聽的良好習慣,也可以在教師的組織下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模式,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獲取知識。然后,在課后的復習和檢測中,學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查漏補缺,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復習和鞏固。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也需要一個科學有效的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樣教師的教學才不至于被浪費,學生的學習也會更加有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三)學生親自的“做”
學生獲取英語知識,不僅僅是依靠在課堂中教師的講解,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實踐來獲得。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增強學生的實踐性,給予學生探究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獵取知識,加深印象。
例如,在教學“Make new friends”這部分知識時,這是學生剛剛升入初中的第一節課,學生之間本身也不夠熟悉,所以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個角色扮演,通過介紹自己和交朋友的形式來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句型,比如:“welcome to...”“nice to meet you”“Im from...”等等。還可以通過這個實踐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增強教學的實踐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并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來掌握英語知識,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進而實現“教學做”的有效統一,促進學生以及英語課堂的可持續發展。
三、 結語
總之,陶行知“教學做合一”的思想一直以來都是課堂教學中本應該充分貫徹的思想,因為其很好地闡明了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和主體地位。所以在之后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水平和素養,充分理解陶行知教學思想的內涵,之后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滲透和有效地運用“教學做合一”的思想,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效地融為一體,在做上教、做上學,給予學生不同的英語學習體驗,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積極地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海梅.論陶行知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成才之路,2019(18):60.
[2]馬敬雄.“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6):91-93.
[3]偉大的陶行知教育思想[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9,16(3):5-9.
[4]苗艷春.陶行知生命教育思想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8.
[5]陳小玲.淺談“教學做合一”理論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5,15(18):11-13.
作者簡介:
高愛華,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城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