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冠男 張建 趙寧寧 齊華

摘? 要:目的:通過對低運動水平城市中青年睡眠障礙人群進行運動干預,觀察運動對睡眠障礙的影響。方法:采用有氧運動與抗阻力量訓練相結合的干預方式,為期12周,測試運動干預前后PSQI得分和受試者日間功能狀態。結果:運動干預后受試者PSQI量表中的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障礙5個成分得分均比運動干預前有顯著性降低,基礎心率有所下降、握力顯著提高、綜合反應時顯著降低、線條追蹤結果顯著提高。結論: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量訓練相結合的干預方式對城市中青年人群睡眠障礙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受試者日間功能紊亂有了顯著改善。
關鍵詞:睡眠障礙? 有氧運動? 抗阻訓練? 日間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G80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c)-0014-02
睡眠是機體生理活動的必須過程,良好的睡眠是反映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隨著經濟發展不斷加速,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睡眠障礙的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特別是中青年人群,這一群體的工作、家庭、人際關系、身體健康等各個方面都在面臨考驗,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重壓導致睡眠障礙。目前,失眠的治療策略強調非藥物療法作為首選治療方法,而運動療法作為一種簡單、易行、經濟的非藥物療法,也被認為是失眠治療方案的有效替代、補充療法[1]。運動療法是以生物力學、運動生理學和神經發育學為基礎,以改善生理、軀體、精神和心理的功能障礙為主要目標,最終引起人體內部宏觀和微觀變化的一種療法[2]。本研究通過對低運動水平城市中青年人群為期12周的運動干預,觀察運動鍛煉對睡眠障礙的影響,為運動干預睡眠障礙提供科學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8~65歲的城市中青年睡眠障礙人群12例。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診斷標準》睡眠障礙的診斷標準,匹茲堡睡眠障礙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分>7分;年齡18~65歲的中青年城市人群;低運動水平人群;通過運動前健康篩查和運動禁忌癥調查表的排查[3];自愿參加本研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通過中國知網全文期刊數據庫和PUBMED檢索和查閱了國內外相關文獻。
1.2.2 問卷調查法
對受試者進行問卷調查,詳細了解受試者基本信息、疾病史、家族史及平時鍛煉情況,篩除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嚴重肝腎疾病、肺部疾病和患有運動障礙性疾病者。
1.2.3 實驗法
通過自身對照法對比12名受試者試驗前后的睡眠狀況和日間機能狀態。進行為期12周的運動干預實驗,運動干預前后通過PSQI量表測試來評價受試者睡眠狀態的變化,并通過基礎心率、握力、綜合反應時、線條追蹤測試來評價受試者日間功能狀態的變化。
運動干預方案為每周3次力量訓練,每周4次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均由專業體能教練指導練習,有氧運動由受試者自主安排。力量訓練時間為40min,包括基礎力量練習、小肌群力量練習、軀干穩定性力量練習;有氧運動時間40min,可選擇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蹬橢圓機、游泳等。通過靶心率控制運動強度,本文采用卡沃南(Karvonen)公式法計算受試者靶心率,卡沃南(Karvonen)公式: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0.6~0.8)+安靜心率。
1.2.4 數理統計法
對數據進行統計,使用Excel和SPSS 18.0對所獲數據進行統計處理,采用配對t檢驗進行對比,P﹤0.05表示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 運動干預前后PSQI得分對比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運動干預前PSQI平均分值為10.92分,按照國內PSQI得分評價標準可判定為睡眠差(PSQI≥8),運動干預后降到了6.08分,按照國內PSQI得分評價標準可判定為睡眠一般(4 PSQI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和日間功能障礙7個成分。經過運動干預,受試者睡眠質量平均得分由2.17降到1.08,下降了1倍多,經統計學檢驗具有顯著性差異,受試者主觀感覺由較差變為較好,睡眠質量有了明顯好轉;入睡時間平均得分由2.0降到1.42,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受試者入睡潛伏期明顯縮短;睡眠時間平均得分略有下降,由1.17降到0.92,受試者睡眠時長普遍提高到6~7h;睡眠效率為睡眠時間與臥床時間的比值,運動干預后受平均得分由1.75下降到0.67,睡眠效率達到75~84%,表明了受試者睡眠效率有明顯提高;睡眠障礙包括夜間易醒、夜間去廁所次數、呼吸不暢、咳嗽或打鼾、做惡夢、疼痛不適等條目,經運動干預,受試者的睡眠障礙平均得分由1.50下降到0.83,表明受試者的夜間睡眠紊亂情況得到明顯好轉;催眠藥物的平均得分略有降低,運動干預前僅1名受試者使用催眠藥物入睡,運動干預后該受試者停止用藥;日間功能障礙平均得分有顯著性降低,由2.25降為1.17,受試者白天困倦發力、精力不足的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2.2 運動干預前后受試者日間功能狀態對比分析
本研究通過基礎心率、握力、綜合反應時、線條追蹤測試來評價受試者日間功能狀態的變化。由結果可以看出,受試者經過為期12周的運動,基礎心率值略有下降,均值由69bpm降為64bpm,但無顯著性差異,這與基礎心率的屬性有關,一般健康人群不會產生過大波動。握力均值由34.22kg提高到41.81kg,與運動干預前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經過運動鍛煉,受試者的肌肉力量有了大幅度提高。綜合反應時由356.65ms下降到315ms,具有顯著性差異,表明受試者反應速度明顯加快,直接反映出日間功能狀態的提升。線條追蹤數量由13.06條增加到18.87條,顯著提升,反映出受試者注意力穩定性的提高。這4項指標均有所優化,反映出受試者白天功能狀態好轉,側面反映了睡眠狀態的改善。
3? 討論
研究中運動干預方案采用有氧運動與抗阻力量訓練相結合的方式,靈活多樣的運動方式更受中青年人群歡迎,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交替進行能較全面地鍛煉人體多方面機能。有氧運動具有增強人體的心肺功能、身體耐力、減脂、緩解壓力等作用,抗阻訓練可以延緩肌肉衰老,提高基礎代謝率,改善平衡性、協調性、柔韌性等身體素質。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交替進行可以較全面的鍛煉身體各部分機能,使身體獲得較大收益并釋放緊張、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而改善睡眠狀態。研究中制定的訓練方案為每周3次力量訓練,包括基礎力量練習、軀干穩定性力量練習、小肌群力量練習,能夠較全面地鍛煉到身體大肌群、軀干小肌群和關節肌群,由于受試者對運動鍛煉的適應有一個過程,所以練習組數和每組間歇根據受試者當天的狀態制定,具有動態變化。每周4次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間隔開,自主選擇運動方式和運動場地,心率由卡沃南公式計算得出,靶心率范圍約為120~160bpm。
通過研究發現,受試者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中得分最高的3項分別為日間功能障礙、主觀睡眠質量和睡眠潛伏期,而應用催眠藥物和夜間睡眠障礙得分較低,表現出夜間睡眠潛伏期長、主觀睡眠質量差和白天功能紊亂的特點,這與城市中青年人群的生活方式有一定關系。日間功能紊亂是睡眠障礙的直接后果,表現出白天精力不濟、健忘、疲乏、反應遲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設立了基礎心率、握力、綜合反應時、線條追蹤4項測試內容,通過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經過運動干預,受試者的日間功能障礙有了明顯好轉,力量、反應速度和注意力均有顯著提高。
4? 結語
(1)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測試結果顯示,有氧運動和抗阻力量訓練相結合的干預方式對城市中青年人群睡眠障礙的治療具有積極作用。
(2)經過運動干預,受試者基礎心率有所下降,握力提高,綜合反應時縮短,線條追蹤數量增加,運動干預后受試者日間功能障礙有了顯著改善。
參考文獻
[1] Passos GS,Poyares DL,Santana MG,et al.IS exercise analternative treatment for chronic insomnia[J].Clinics,2011,67(6):653-660.
[2] 胡永善.運動療法應用研究進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5.
[3] 王正珍.ACSM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南(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25-27,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