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健
立足自身從事審計工作實際,將《關于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幾點思考》作為調研課題,就如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升內部控制水平,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展開廣泛調研。
一、背景和意義
新形勢下,隨著外部市場環境的迅速發展變化,技術創新的日新月異,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使企業在日益競爭的外部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力度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高效的內部控制是為企業創建核心競爭力的基石,它將企業內部與外部、內部之間的相聯系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標準化的規范和管理,有效提高企業經營績效,故此,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必須重視和不斷審視自身內部控制機制,以利于自身發展。在文章當中所提及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作為企業進行自我調控生產經營活動的一種安全保障制度,若制定了內控制度,能夠推動公司經濟發展。現如今,伴隨著信息化管理技術的持續發展與推廣,需要進一步健全公司內控制度,更好規避以及防范市場的風險上,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提高公司資本再生水平,進而推動公司持續發展與進步。
二、公司內控制度的基本內涵以及基本功能敘述
對于企業來說,如果想要保障企業自身的各種經濟活動能夠全面穩步的開展,并且按照計劃進行實施,需及時的糾正一些企業的一些重大偏差,因此企業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自身的一種內部監控行為。在這個角度上來分析,企業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指的是企業為了有效的規范企業自身的行為以及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所制定的一種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以及相互監督的一種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以及相關措施的一種統稱。
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一般是以專業化的管理制度為基礎,通過科學化的管理制度,可以為企業防范以及有效額規避市場風險,從而可以起到監督公司經濟發展的目標。基于多角度的內控管理機制,能夠制定企業經濟活動控制體系,在這種情況下,也可以通過流程化的途徑來直觀體現公司生產運營的業務程序所產生的管理體系。企業的內部控制由明確目標、制定標準、強化執行等等環節構成。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企業經濟活動的管理來實現企業科學運行,從而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公司內部環境也屬于公司實行內控機制的前提。公司實施內控機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保障企業資產安全性以及完整性,確保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管理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從而保障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經濟決策的有效運行。
三、調研方式
通過實地走訪、集中研討、座談會等形式,廣泛調研了相關資產經營、財務、內部審計等部門、下屬企業、相關人員,研究了公司內控中的難點問題和怎樣不斷加強公司內控機制建設,研究了提升控制水平的辦法和路徑。
四、當前企業內部控制方面的難點
近年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企業自身經營業務擴展發展,各類企業面臨的外部和內部環境都存在著較大變化,企業如何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夯實內部控制基礎,確保企業高效有效安全運行,是各類企業都面臨的課題。結合自身工作和廣泛調研,個人認為,在幾個方面有提升完善的空間和必要。一是在實際運行中深入摸索創新,制定一套滿足自身企業經營規律,完善有效、標準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二是形成一套運轉有效,銜接緊密的財務審計風險控制機制;三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斷完善內部管理控制水平。
五、工作措施
企業若想制定內控機制,就需要全面考慮公司經濟國有制特征,在具體運行時深入摸索創新,制定一套滿足自身經營規律,完善有效、標準科學的運營決策制度,方可不斷提高公司在持續改變發展的市場競爭水平。
(一)進一步構建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第一,內控流程規劃。在實際工作中,應結合公司具體發展現狀、主營業務特點、具體運營規模等展開全面分析,科學確定內控的重要環節,例如,通過預算管理、月度經濟運行分析、年度預算調整、預決算分析等手段進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強化企業經濟運行中的內部控制,及時發現影響公司經濟運營的各種因素;第二,企業應把內控流程和具體運營活動相結合;第三,相關人員應全面分析公司內控的重要因素,整合關鍵因素,這針對加強公司財務內控流程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二)不斷規范公司財務內控機制
首先,公司投資業務方面。健全公司財務內控機制,要重視公司資金的科學利用,特別是在公司投資業務方面。要科學標準的投資程序;確定投資發展趨勢,設置投資目標;科學設計投資行為。就本公司來說,將對投資計劃與企業整體財務狀況進一步比對分析,根據年度投資需求,排好資金使用計劃,研究資金籌措方式和來源;二是公司資金運作方面。健全公司財務內控制度,應有效把握公司資金運作狀態。公司要科學分配資金用途,將應用況與公司和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化相融合,要科學使用企業資金,進一步提升公司資金使用率,結合具體工作,進一步排摸集團及下屬企業資金使用狀況,合理調配,盤活資金,提高資金使用績效。三是制度建設方面。不斷完善制度,進一步抓好制度執行,確保用制度管事管資金。
(三)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
一是強化風險責任意識。企業遇到的風險包括運營風險與財務風險,企業需要提高風險管理思想,關注宏觀局勢的改變,市場競爭水平,對企業運營作出合理決策。通過財務審計工作例會會議,就企業經營發展中,外部檢查中發現的普遍性問題,進一步強調落實,在職工中增強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二是健全審計監督制度。這樣可以穩定公司運營財務情況,提高公司內控的高效性。結合審計工作,進一步擴大審計工作覆蓋范圍,拓展審計深度,從傳統的財務審計向經濟責任審計、專項審計進行延伸,形成1+X的新型內部審計模式。三是設立風險控制部門。結合所在房管集團特點,設立集審計、法務、風險控制于一體的風險控制專職部門,為企業對外投資、兼并重組、內部管理、經營活動提供專業化的參謀和扎實的基礎。
(四)完善公司內控信息化管理效果
一是公司內控信息化管理,以國資委房屋資產管理辦法出臺為契機,修訂完善《集團內部經營性資產管理辦法》,明確程序、決策、定價、后續管理等環節要素,二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將信息化管理方式與實際管理狀況有效結合,明確操作職權,細化操作內容,為今后企業經營性資產科學化發展奠定信息化基礎。三是要想確保資產管理控制活動規范性的有效提升,企業要結合資產類型、性質、用途等,由此持續完善現行的管理分類,實施分類施策,分類控制,分類運營,并發揮監督、評價和考核等作用。
總之,在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應注重內控機制的建立。需要在生產運營過程準確認識本身特征,要根據公司經營情況合理調整管控制度及力度,進一步加強公司流程設計、提高信息化管理效果,促使公司財務內控管理質量的有效提高,為未來企業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呂銳.企業成本管理優化與內部控制問題研究[J].財經界,2019(11):169.
[2]沈慧.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30):101-102.
[3]林建宗.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中國總會計師,2019(10):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