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丹
摘 要:預算主要是對單位的資金未來使用情況進行科學的安排和統籌規劃,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一般采取全額預算管理,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對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合規性進行科學的監督。而預算績效管理主要是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也就是對撥款數額的使用結果進行綜合述評,對資金支出后的效果、受益者的滿意程度等績效進行評價。本文將就我國基層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保障措施,旨在為能夠進一步探索一種真正符合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預算管理運行的新機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基層行政事業單位 ?預算績效 ?管理
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必須事先進行各項業務的規劃,而對每項經濟事務的每一步決策都需要事先做出周密的分析和準備。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關注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加大了行政改革的力度,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這也是我國政府進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因此,研究和分析我國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具有較強的實際意義。
一、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幾方面
(一)績效評估管理準則落實不到位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影響工作質量提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普遍存在方法單一死板的問題,未建立明確的評價考核標準,致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積極效應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二)績效指標不明確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主要涉及預算資金的使用以及預算資金使用行為的監督,會對國家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要實現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質量的提升,建立完善的財政預算系統是最根本的條件。例如:一些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內容普遍比較繁雜,工作責任落實不明確;基層行政事業單位中每個部門都有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缺乏統一的標準,從而加大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難度系數。
(三)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認識不全面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工作的質量不僅會影響單位的月度績效,也會給單位的年度整體績效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高質量的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相關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各類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正。例如:多數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對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都缺乏足夠的認識,未建立完善的考評制度,正常工作無法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導致在預算績效考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無法真正落實到位。
(四)缺乏科學的績效管理理念
借助科學的績效管理理念來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能夠有效促進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幾年,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很多單位都在努力進行創新和改革,但是工作效果普遍不佳,如:由于缺乏正確思想的有效指導,致使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預期效果與實際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嚴重影響了國家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二、基層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具體策略
(一)建立統一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要想保證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營,提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整體效益,工作人員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統一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協調單位內部不同部門的工作職能,細化分工,確保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自己的責任。預算績效管理制度要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上至單位管理人員下至基層工作人員都要遵守這一制度,保證績效評估工作開展的公平性,充分發揮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推動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工作開展方面的積極效益。
例如:農林水務和執法部門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雖然兩者具有不同的職能,但是,在實際運營的過程中,兩個部門依然存在較多的職能交叉,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在保證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統一的前提下,允許兩個部門采用不同的方式落實相關制度,如此,一方面能夠有效減少部門之間的工作沖突,一方面能夠充分體現部門的職能特點,保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高質量開展的同時,使其積極效益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二)實施多樣化的績效管理模式
針對不同業務職能的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和不同運行模式的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嘗試選擇不同的預算績效管理方法。因此,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在保證合理性的基礎上,有效提升靈活性,工作的開展要充分考慮本單位的實際情況。
例如: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部分職能部門組織結構相對單一,此類部門在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就可以對相關的審批環節和工作流程進行簡化,如,根據農業水務以及執法部門的具體工作情況,針對其工作性質制定差異性的績效管理,如,根據農業基層事業單位工作情況制定績效管理模式、根據水務工作崗位性質制定績效管理模式、根據執法部門的工作要求制定績效管理模式,使得多元化績效管理模式更符合不同的崗位。多元化績效管理模式的實施一方面可以有效節省預算費用,一方面能夠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效果的基礎上,切實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三)增強預算績效管理意識
要想真正實現基層行政事業單位整體預算績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強對相關工作負責人員的專業培訓是首要任務,除此之外,要在本單位范圍內宣傳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鼓勵員工參與工作實踐,使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真正實現群策群力的效果。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體系,單位可以選擇相關工作落實比較徹底的人員作為榜樣,通過榜樣力量的充分發揮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實。
(四)深入了解和落實預算績效管理評價工作
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不僅要加強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效果,同時,對于相關考評制度的落實工作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深入了解預算績效管理評價工作,不斷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方案的完整度,根據實際情況持續對預算績效管理方案進行優化,確保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能夠高質量的展開。另外,應嚴格落實預算績效管理評價工作,并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調查,保證預算績效管理的有效性。例如,全面調查了解項目開展的實際效果,走訪與項目有關的供應商中介等,了解他們及相關惠及人群對專項、項目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等。對于一些基建項目可以進行實地考察,了解項目周邊環境等具體的流程,確定項目的真實性,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避免問題擴大化。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持續加快,行政事業單位在運營的過程中資金緊張的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做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只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質量得到了保證,我國基層行政事業單位的運營能力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升,在實際落實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單位管理人員和相關工作的負責人員要能夠抓住重點,提升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譚群.淺議如何加強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J].財會學習,2019(32):76-77.
[2]楊春.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2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