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
常言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應了解自己肩上的責任,為社會培養健康陽光的少年。小學生正處在好奇心強、思想發展不成熟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教師去正確的引導,關注學生的思想發展動態,讓每個小學生都成為陽光儒雅、知禮守信的好學生。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學生首先要接受老師,相信老師的話,而后才能有思想品質的提升。因此,喚醒、提升和延伸應該成為一個動態發展的課堂三部曲,使學生自主探究,發現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嚴格去要求自己,遵規守紀,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學會擔當和奉獻。
喚醒意識,自主參與課堂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的老師、同學和家長都認為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副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有的老師上課也是為學生念念課本就草草了事。然而,正是這個不重視的學科,卻承載著艱巨的使命,它是學生思想道德形成的主要陣地。教師要借助這個平臺,喚醒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生活,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例如,在《健康看電視》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趣味性話題引入課程。
師:同學們,你們在家里看電視都是看什么內容呢?
生:動畫片。
師:但是,你們都是看些什么內容的動畫片呢?
生1:我愛看植物戰僵尸的。
生2:我愛看海底小縱隊那樣救援類的。
生3:我比較喜歡喜羊羊與灰太狼那樣子的。
……
這樣,學生們的興趣被充分激發出來。“我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時間長了會眼睛疼,合理安排好時間才好呢!同時,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看一些代表智慧、善良的動畫片,那樣我們會變得更加美好而聰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一起討論哪些動畫片是積極健康的,哪些是比較暴力的,哪些是不適合小學生看的……他們聊得非常開心,收獲很大。
筆者認為,只有學生參與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依托的也是學生主體;每個教師都不能喧賓奪主,而應當做好自己的引導和點撥工作,使學生重視每一節課,自愿參與到每一節課中來。
交流探究,合作提升品位
小學生的心理特質決定了他們喜歡熱鬧的討論,想堵住他們的嘴太難了。不過,有的時候一些教師卻憑借自己的權威,讓學生們在課上不許講話,變成一個只會聽講的機器。這樣的課堂是沒有意義的。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學生必須參與其中,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小公民的神圣的使命感,交流合作探究環節必不可少。
例如,在《生命最寶貴》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生活中聽到的有關生命安全的故事:“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尊重自己的生命,就是在尊重父母和他人。”教師以這樣的哲理性的話引入課堂,學生會覺得很深奧。于是,教師再把這個話題交給學生:“同學們,你們講述了不少周圍發生的事情,我很震驚,有的小學生因為作業就跳樓,有的人因為沒有考一百分就以死威脅自己的親人。這太可怕了,生命是一場旅行,你還沒有見到最美麗的風景,怎么能輕言放棄?”學生們立即展開討論:“對啊,我還沒有吃過比薩,我還沒有去過南極,我還沒有見過大熊貓,我要尊重自己的生命。”學生們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中似乎懂得了生活的美好。
教師要將課程時間合理地分配給每個學生,使其在充分討論中練就一雙慧眼,發現社會的真善美,拒絕黑暗,心向陽光,讓他們去討論,才能獲得最真切的感受。
走進生活,拓展延伸廣度
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這個世界中,充滿著人情冷暖,而引導小學生成為一個儒雅的人,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在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的講授內容也不應該假大空,而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去開導學生,使學生懂得舉一反三,拓展和延伸課堂教學內容,使課程的外延得以延伸,使課程的廣度得以拓展。
例如,在《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的環境中。“同學們,看看你們腳下有多少塑料的垃圾袋!這些白色垃圾影響了我們生活嗎?你們再看這么擁堵的交通,這些汽車排放的尾氣使空氣變得污濁不堪,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低碳生活呢?”“老師,步行上學就可以了。”“老師,以后用籃子裝水果就好了。”“老師,多植樹也可以凈化空氣呢!”學生們的確有很多妙招,也許只有親眼所見的事實下,他們才能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所在。
生活處處有精彩,時時有困惑,小學生的世界中充滿著好奇,他們有很多的未知問題亟待解決。當然,他們的思想難免稚嫩,有時需要教師的指導,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這才是教學目標。
結束語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課程的意義和價值,關注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生活實際出發去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課堂上,教師要選取有效話題引發學生討論,注重聯系生活,拓展課程外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喚醒他們的參與意識,鼓勵他們去自我交流,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提升自我的思想品質,從而使每一位小學生都成長為儒雅小公民。
參考文獻
[1]楊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J].中華少年,2019(30):34.
[2]曾篤學.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9(9):83.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永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