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
我國現代教育家陳鶴琴曾說:“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較之于城鎮幼兒園,農村幼兒園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這些自然資源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在幼兒園區域活動的開展中,有效運用這些自然資源,會使區域活動更有趣味,更加多姿多彩,更富有生命的活力。因此,農村幼兒園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對如何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有效運用農村自然資源進行探索和實踐。
運用鄉土材料,開展區域活動
農村幼兒園往往自然環境較好,擁有天然、清新、美麗的環境。在這里,可以聞到泥土的芬芳,看到河水的奔流,也可以欣賞落日余暉灑滿田野,歡叫的飛鳥落在枝頭等。所以,幼兒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些大自然的饋贈,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區域活動。比如,我們帶領小朋友去花叢中觀看蜜蜂采蜜,在水塘邊看魚兒逡巡,在曬糧場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等。這些活動使小朋友們置身在大自然的神秘殿堂之中,喚醒了想象力,激發了創造力,并享受著自然之美的沐浴,使他們如花朵一般迎風綻放。
對于農村幼兒園來說,要結合自身的自然優勢,打造并突出自己的特色,因地制宜地開展農村特色的幼兒區域活動。農村幼兒園雖然平時相對寧靜,但是在開展一些民俗類活動時,周邊就會顯得熱鬧非凡。此時,幼兒園教師完全可以帶著孩子去看看,去玩玩,然后開設相關的區域活動。
比如,我們帶領幼兒去觀看了蔬菜節之后,就開展了蔬菜超市活動,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看到的蔬菜,并擺到“小超市”的貨柜出售,從而滿足了幼兒對于交易活動的好奇心。通過這類活動的開展,也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得到鍛煉。此外,我們還結合幼兒園周邊的天然資源,開展了碎石區、糧食區等有地域特色的區域活動。
運用自然資源,創設區域環境
由于受當地經濟水平的限制,農村幼兒園往往對區域活動的投資不足,從而導致大多數區域活動缺少充足的玩具和材料。對此,農村幼兒園在創設區域活動環境的過程中,要注意發揮自身優勢,著眼于農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發揮其獨有的教育意義。我們創設區域環境以美觀、材料豐富、蘊含教育價值為指導思想,遵循師幼互動、就地取材的原則,把教室合理地劃分成幾個區域,讓教師和幼兒一起利用農村豐富的資源來創設這些區域環境,讓幼兒在大自然的清新氛圍中,感受活動的快樂。
比如,在開展農貿市場的區域活動時,我們將本地農村草編的小籃子擺放在活動區,用來盛放本地的土特產;利用本地耕種的水稻、小麥、玉米、花生、黃豆、蠶豆、油菜、棉花等農作物,來制作粘貼各種形態的小動物;搜集春夏秋冬不同季節的樹葉、花朵、草類等,做成植物標本。這不僅很好地裝扮了農村幼兒園的區域環境,讓區域活動彰顯出原汁原味的農村特色,而且讓幼兒感受到自己與大自然的親近,還在動手操作中鍛煉了動手動腦的能力。
在區域活動的創設中,我們還充分發揮本地農村特有的生活用具的教育價值,讓幼兒了解這些生活用具的用途,豐富幼兒的知識。
比如,教師為幼兒介紹農村傳統的手工草編草帽的用途、編制的材料后,開展“各種各樣的帽子”主題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了解各種類型的帽子,對帽子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印象和概念。
利用廢舊物品,制作活動材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強調,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制作各種玩具、工藝裝飾品,體驗創造的樂趣”。所以說,農村幼兒園在幼兒區域活動中,不妨引導學生利用身邊豐富的廢舊物品來制作區域活動材料。教師在平時可以讓幼兒及家長搜集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讓幼兒發揮想象,利用這些材料制作。這在鍛煉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并感受變廢為寶的樂趣,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農村廢舊物品的作用。
比如,我們讓幼兒和家長搜集的廢舊材料有雞蛋皮、高粱稈、酒瓶、花生殼、核桃殼、玉米皮、蘆葦、廢電池等,將這些材料放置在手工區后,教師指導幼兒制作了《田園風景畫》《電池娃娃》《稻草房》《春天飛來小燕子》等一幅幅作品,表現出農村幼兒豐富的精神世界。
觀察自然萬物,獲取知識經驗
在我們農村,不僅很多家庭要養豬、狗、雞等,而且在大自然的天地中,也生活著很多的鳥類、蟲類、魚類等。這些讓幼兒感到非常好奇。可以說,小動物世界是別有樂趣的課堂。因此,教師要重視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了解自然,學習知識,獲取經驗,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
比如,我們帶領幼兒到田間的溝渠中,捉一些小泥鰍帶回養殖區,讓幼兒觀察泥鰍,親近泥鰍。這樣,幼兒在捉泥鰍時,會初步了解泥鰍的形體特征;在喂泥鰍時,會慢慢掌握泥鰍的生活習性,從而培養幼兒與小動物友好相處的情感。通過這類活動的開展,幼兒不僅在玩中學到了很多知識,而且激發了探究自然的興趣。在此基礎上,他們又自發去觀察小螞蟻、小蝸牛等,并主動地與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
美好的大自然賦予了農村幼兒園很多有價值的教育資源。作為農村幼兒教師,我們要結合幼兒教育的實際需求,在區域活動的開展中,充分挖掘和有效應用這些教育資源,讓農村幼兒從大自然的課堂中,學習到更多寶貴的知識,讓農村幼兒園的區域活動更有情趣,更有光彩,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新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