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霞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及鄉鎮經濟的發展迅速,在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鄉鎮財政管理出現各種問題。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結合直接的影響到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應當增強鄉鎮的財政管理工作,保證會計核算能夠順利的開展,二者相互結合,促進鄉鎮財政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本文在分析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存在問題基礎上提出了合理處理對策。
財政管理就是指政府對于財政收支的管理,各級政府為能夠履行自身社會管理的職能,針對需要的物質資源實現決策、計劃、組織以及協調,全面的監督等,即政府對于財政資金籌集與使用的全過程管理。目前,我國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相關工作依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所以應當不斷地優化以及完善,防止造成資金的不良利用以及資金利用率較低的問題。
一、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財政管理的體制存在問題
在鄉鎮的財政管理工作中欠缺對財政收支與預算的系統化管理,無法確保收支預算的科學管理與實施,對于預算的約束機制非常差。通過審計之后發現,目前鄉鎮在財政收支的收支計劃制定過程中,更多的是“表面功夫”,只有收入計劃,沒有支出計劃,財政預算存在不合理性。部分鄉政府并未編制預算,沒有科學的財政收支控制機制,導致財政管理工作出現混亂。鄉鎮的內部控制效率較差,不能系統化的管理下屬單位。大部分的鄉鎮財政并未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對于其下屬單位欠缺合理的財政管理,內部監督機制不健全,導致部分下屬單位脫離了鄉鎮財政管理的體系,出現了亂收費以及濫支出等問題,甚至出現了自制收費票據以及“外賬”等嚴重的問題,導致財政秩序出現了混亂。
(二)會計核算管理存在的問題
鄉鎮會計核算的基礎管理工作效率與質量較低。鄉鎮的會計核算工作中,相關財務人員雖然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能,也就是核算和監督,然而鄉鎮的實際財政工作當中,核算工作并未有效地落實。使用會計科目的時候,沒有規范化操作,賬簿沒有完整的登記,明細登記不夠明確,進而導致會計核算的管理工作沒有有效的實施。在會計核算的管理中,普遍都會出現賬目與實際不符的問題,出現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是,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比較差,欠缺職業精神,工作的積極性與態度都較差,工作中敷衍以及搪塞,逃避責任等,甚至沒有正確的理解領導的指示,沒有規范化操作,還有就是鄉鎮政府頻繁的更換財務人員,無法保證財務人員的穩定工作。
(三)人員素質差且監督體系不健全
就我國的鄉鎮發展情況而言,財政管理工作人員的整體業務水平無法滿足需求,工作素質較低,特別是基層農村的相關會計人員,其只憑借工作經驗以及實踐中探索出來的方式,開展實際工作,工作中欠缺專業理論的指導。比如,在編寫財務報表的時候,整理會計賬簿的時候,大部分會計人員嚴重的欠缺專業知識,部分會計人員甚至無法看懂財務報表,導致財務工作無法正常的開展。此外,由于工作人員道德素質低下、法律意識比較淡薄,使得其在金錢的誘惑下,做出違法行為,各種貪污腐敗情況頻發。目前,我國鄉鎮的財政管理情況中,嚴重的欠缺科學的監督體制,這都是因為缺少高素質的監督管理工作人員,沒有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部門,導致監督系統沒有真正的發揮自身的作用,沒有有效的監督到鄉鎮的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所以,鄉鎮的財政管理中出現“暗箱操作”以及假賬等各種問題,使得鄉鎮的經濟與社會利益受到嚴重損害。
二、優化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政策支持,實現精準定位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鄉鎮的財政管理正在全面的推進會計核算電算化,而會計核算電算化同樣能夠反映鄉鎮的財政管理相關資金活動,然而實際的工作當中,依舊存在各種問題,例如:某縣撥付10萬元的救災款,利用授權額度的方式撥款到下級的民政零余額賬戶當中,隨后發放到農村的貧困戶中,由于沒有銀行卡號,便只可以現金發放,但是財政會計的軟件當中設置有現金業務一天只可以提現3萬元的額度,因此和財政管理的相關資金活動之間存在偏差。所以考慮到會計核算當中的相關業務的特殊性,應當靈活的加以調整,“特事特批”,盡可能的適應鄉鎮財政管理的相關工作。因此,國家以及各個省市的相關部門應當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建立健全科學且行之有效的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完善管理體系,將鄉鎮財政管理和會計核算緊密的聯系起來,充分地發揮出二者的真正作用以及職能,為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二)明確人員工作職責,優化資金管理
鄉鎮的財政管理工作當中,應當把財政和會計工作區分開來,明確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與職責,安排專人負責專項工作,切記不可混淆,明確工作職責對財務管理工作正常開展有利,比如會計核算的相關工作,各級鄉鎮政府單位與部門應當積極地招聘以及引進專業的高素質會計人員,負責會計核算工作,高素質的會計人員能夠提升財務預算的整體水平,在會計賬目當中應當明確的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同時,各級鄉鎮政府應當加大財務支出的管理與審核工作力度,制定科學合理的會計審批制度,確保財務支出的規范性與合理性,從而科學合理的管理資金。鄉鎮政府部門調配資金的過程中,應當實施鄉鎮賬戶系統,針對財政賬戶,應當規范化的統一管理,同時按照資金的相應使用方式,于銀行當中開設各種賬戶,例如鎮級的清算賬戶,嚴禁鎮級政府私開銀行賬戶,根據國家的統一要求,建立單一賬戶,同時應當詳細的說明賬戶的類型與功用。
(三)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加大培訓與宣傳力度
鄉鎮應當建立健全基礎設施,主動的引進現代化的硬件設施與先進技術,基于原有會計核算,實現會計核算的信息化,實現會計部門的網絡化辦公,利用會計電算化,從而提升會計核算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與此同時,鄉鎮財政應當積極的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加大工作人員的培訓投入力度,招聘人才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應當選擇高素質、專業水平高的會計管理人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活動,或者組織工作人員針對工作經驗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識進行交流,不斷地增強會計工作隊伍的整體水平。與此同時,為了確保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的質量,還應當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不斷地健全以及優化內部監督機制,建立專門的監管部門,同時應當建立與群眾監督互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內外結合,推動鄉鎮財政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的順利以及高效的開展,確保信息的全公開,及時的公布信息數據,使財務支出能夠透明化,明令禁止暗箱操作現象。鄉鎮的相關財政部門應當實時的監控相關的數據信息,保證數據的完整性與準確性,便于群眾監督。鄉鎮政府還應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制度,完善獎罰機制,嚴厲的懲處不規范以及不合法的工作行為。
三、結語
綜上所述,鄉鎮財政和會計核算屬于鄉鎮財政的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所以,應當不斷地加強以及優化鄉鎮財政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工作,相關財政部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提升財政管理工作的質量以及效率,促進我國經濟與財政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作者單位:棲霞市翠屏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