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文
摘 要:當前上市公司在進行發展的時候,加強對于員工的重視,采取員工持股計劃,不僅可以使企業建立現代化的制度,對于公司的治理結構得到完善,還能夠推動我國國內市場得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采取員工持股計劃的大多為民營企業,行業分布較多,參與的員工覆蓋范圍也比價廣,但是相對來說,員工所持有的股份的比例相對來說仍比較低。本文通過對于員工持股計劃進行相應的概述,分析當前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一些情況,希望在推動我國上市公司進一步的發展中提供參考、借鑒作用。
關鍵詞:上市公司 ?員工持股計劃 ?特征 ?價值 ?措施
近些年來我國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推動自身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采取員工持股計劃,希望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國員工持股計劃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亟需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通過對于當前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背景以及實施特點進行分析探究,探討相應的解決措施,在推動我國企業進一步發展中提供參考作用。
一、員工持股計劃的概述
所謂員工持股,就是公司通過各類方式,例如購買、贈與等相關的法律途徑,使員工持有本公司的股票,行使相應的股東權利,并且得到股票的相關效益。由于股票所持有的人,不僅是公司中的員工,同樣也是公司的股東,所以才會將該計劃稱之為員工持股計劃。因此,由于員工持股人的身份具有著雙重性,所以員工所持有股份的比例,和轉讓的比例都有一定的限制情況。
二、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
(一)員工持股計劃實施背景
員工持股計劃最早起源于美國,由美國律師兼經濟學家Kelso與20世紀50年代提出,在美國獲得成功之后,相繼在法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得到快速發展。在我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出現了員工持股的制度。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速度不斷地加快,市場化的速度也隨之增高,我國國有企業的效率不斷呈現降低的狀態,并且還存在資源浪費的問題,因此企業出現了資金缺乏的問題,而企業為了改善該情況,選擇使用員工持股制度。在90年代中期,由于企業在實行員工持股計劃中出現了舞弊、腐敗等丑聞,而被證監會叫停。
(二)員工持股計劃實施的法律基礎
根據我國的民法以及公司法可知,當前員工作為民事主體,都有合法的權利,通過合法的渠道獲得公司的股東權益,而在法律上也并沒有對于公司或者企業員工共買公司股票的限制,員工具有權利成為公司的股東,享受股東的權利,但是也要承擔起股東相應的義務。2014年證監會發布《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2016年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2018年證監會發布《關于試點創新企業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和期權激勵的指引》,以上一系列法律、法規為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對策
首先,需要繼續完善當前員工持股計劃的法律保障體系,保障員工的股東權利,在制度上來明確員工行使股東權利的有效路徑。其次,要加強員工持股計劃實施的監督與管理,防止出現虛假或者內幕交易,一旦出現問題需要加大處罰力度。第三,當前支持員工持股計劃的稅收優惠政策并不完善和清晰,需深化改革,進一步完善,從而在促進公司的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同時,使員工個人參股公司的積極性有所提升,從而將員工自身的利益和公司的長遠利益進行有機的統一。
三、結束語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正在深化改革,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員工歸屬感以及積極性的重要性。因此,推行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并從法律制度上來保障員工的切身利益,推動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改革。
參考文獻:
[1]宋芳秀,柳林.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動機、方案設計及其影響因素[J]. 改革, 297(11):89-99.
[2]肖淑芳,胥春悅,劉珊珊.員工持股計劃公告的市場反應——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v.20;No.107(4):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