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花
摘 要:伴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成熟,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生活與工作。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傳統的財務會計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求,以人工智能技術作為財務應用,企業要不斷完善現代化的管理制度,促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并發揮管理會計在企業戰略規劃、投資決策等方面的作用,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關鍵詞:人工智能時代 ?財務會計 ?管理會計
一、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應用現狀分析
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等相關技術在各個工作領域的普及,給傳統財務會計領域帶來了沖擊。財務機器人的出現代替了財務會計開展一系列機械化和流程化的工作,財務會計的生存與發展在人工智能時代凸顯出自身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財務會計的思維方式無法實現為企業創造價值的目的。人工智能受大數據驅動,不僅在信息管理上消除了數據的不確定性,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提升了信息數據間的關聯性和傳遞時效性。在商業模式不斷轉換的當下,大數據能夠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可以說,大數據是在復雜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應運而生的,尤其在企業發展風險重重的時代下,簡單的財務數據指標、因果關系思維方式等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經營需求。財務會計往往以會計準則、報表勾稽關系、財務指標分析等作為反映企業價值的基本維度,但無法指導企業的業務活動,也不能通過關聯信息挖掘數據潛在價值,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價值。
其次,財務會計所覆蓋的信息缺乏廣度。人工智能的應用與大數據的全面性、多維度、規模化等基本特征緊密聯系,這些信息的采集與處理也不僅僅局限于財務信息,具有廣度和深度的優勢。但財務會計的核算工作往往是針對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記錄和確認,在信息采集與確認方面具有邊界線,尤其在財務與業務之間存在知識壁壘的情況下,企業內無法實現信息共享,也就不能保證財務會計在信息處理過程中的全面覆蓋性。
最后,財務會計的組織模式與業務管理存在隔閡。基于人工智能下開展會計核算工作,不僅能夠改變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還大大提升了會計核算的質量和效率,將財務數據處理工作分離出來移交達到財務共享中心統一處理,從而推進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同時,現代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面對著更加嚴峻的競爭環境,為了提升投資決策的準確性、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更加靈活地支持業務多元化發展。而傳統的財務會計職能按照職能模塊分工和基本核算流程參與管理工作,無法立足于業財融合的視角統籌協調各項經營活動,滯后于企業的發展需求。
二、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有效對策
(一)加快思維方式的轉變
在人工智能時代,要想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首先要從思想上確立對管理會計的新認識,轉變自身的思維方式。實際上,財務會計轉型已經從手工操作轉向了會計電算化,而人工智能會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實現職能轉型的過程中,財務會計人員必須要了解管理會計的基本內涵及職能定位,區分這二者之間的差異性。傳統的財務會計更注重數據的采集和存儲,而現代化的管理會計則更多重視數據分析、預測和管理。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財務會計要加強業財融合理念,以創造性思維指導業務工作,立足于大數據的思維高度洞察和分析業務數據背后潛在的經濟價值,協助企業抓住發展機遇,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可借鑒的參考建議。
(二)盡快實現會計職能轉型
傳統的財務會計往往基于會計準則,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對影響會計要素發生改變的交易和經濟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并以編制財務報告的形式客觀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資金周轉情況以及財務信息等,其根本職能就是計量和監督;而管理會計則面向企業各層級,基于財務信息分析和預測企業未來發展態勢,并參與企業戰略規劃、經營決策、資金控制、項目評價、績效管理等多環節工作,以資產增值作為管理目標,推動企業實現最終的戰略規劃。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輔助下,財務會計從自身的優勢出發,不斷提升分析、預測、指導能力,拓展會計職能在市場預測及商業定位等方面的功能;同時,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基礎的會計處理知識,還要熟練操作計算機系統和軟件,在內部控制、資本運作、稅務籌劃、投資融資等多個領域發揮自身的管理和指導職能,更好地服務于現代化企業發展。
(三)發揮財務共享中心的價值
實踐證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能夠從數據信息中深入挖掘潛在的價值,提升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為企業的經濟效益增長提供有力的機制保障。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對企業財務職能進行重新定位和整合,將財務管理升級到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和財務共享的層面。財務共享模式能夠規范企業各項管理流程,縮減經營成本;戰略財務則是對企業的決策和戰略預測提供支持,保證企業的發展與目標方向保持一致;業務財務是對財務和業務協同管理,從而實現了提升財務價值的目的。
(四)強化財務風險控制
人工智能時代對于會計行業來說,既是發展機遇,也是沖擊和挑戰,因此,相關人員要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在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初期階段,要做好人員編排和工作內容規劃等事前準備工作,避免工作體制或崗位設置等方面引發風險因素;同時,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并不是說完全取消財務會計人員,而是依據企業實際需求合理控制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人員比例。在實現轉型與升級的過程中,企業可以采取分層轉變的方式,組織一部分財務會計人員去學習人工智能,另一部分人員則去學習管理分析軟件,通過職能劃分來滿足企業當前財務管理工作的需求。此外,適當提升智能軟件的風險防控等級,加強會計人員的操作規范管理和登錄權限管理,有效控制信息化帶來的風險。
(五)提高企業信息化應用水平
在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過程中,企業應當注重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夯實內部環境基礎。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首先要對現有的信息化設備和財務軟件進行升級和改造,基于ERP、CRM以及OA等建立云計算會計系統,將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涉及的資金管理、資源管理、業務項目以及信息流等模塊進行端口銜接,設置統一的信息采集標準,通過層層數據的篩選和整合,最終形成結構化的信息數據系統;同時,以財務共享機制作為依托,結合云計算的數據儲存功能,加快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在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傳遞,打破財務與業務之間的信息隔閡,有效提高管理會計的工作效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企業實現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的轉型,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企業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因此,企業應當從思想意識轉變、會計職能定位、搭建財務共享中心、強化風險防范以及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入手,為會計轉型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促進企業長效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文娟.淺議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J].環球市場,2017(32).
[2]莫立娥.人工智能時代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分析[J].現代商業,2019(1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