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主題閱讀是一種針對同一主題,在一定時間內閱讀大量書籍的方法。它可以有效避免零散閱讀所造成的知識遺忘、思考重復而不深入的問題;同時,由于在短時間內大量閱讀相關內容,可以加深記憶,多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同一主題思想。踐行“主題閱讀”實驗,應突顯“主題閱讀”的主旨。“主題閱讀”的主題,或指向人文,或指向工具,并要找準課內文本與其他選文高度契合的鏈接點,在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語文要素”,實現課內“大量閱讀”“一課一得”的美好愿景。于是,筆者對不同的“主題閱讀”鏈接點進行了積極探索與深入實踐。
“主題閱讀”鏈接同一種精神
人文主題一向是“主題閱讀”鏈接偏愛的一個方面。語文教材中主人公的精神品質,不僅要在學課文時讓學生深刻感悟,更要在“主題閱讀”的拓展中,讓學生把這種精神內化在靈魂中,融化在血液里。
例如,在教學《誠實與信任》這一課時,筆者讓學生明白了:文中的“我”主動給小紅車主人留下字條,表明“我”是一個誠實的人,小紅車主人拒絕了“我”提出賠償的請求,是出于對“我”的信任。當學生明白了課題的真正含義之后,筆者給他們拓展閱讀了一篇同主題的文章——《寬恕》,讓學生讀懂主人公“我”的誠實以及“老婦人”對“我”的信任,借以鞏固誠實與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誠實與信任”是兩篇文章表現的共同的主題,兩篇文章的主人公的精神品質如出一轍。如此切身體會,以一帶一,學生對一種精神的習得可謂循序漸進、潛移默化。
這種“主題閱讀”的拓展,改變的是學生精神的高度、內心的格局。
“主題閱讀”鏈接同一個活動
語用主題是“主題閱讀”鏈接的重要方面。“主題閱讀”鏈接語用主題的相關文章,是將閱讀方法由課內習得遷移到課外應用,讓閱讀實現“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
例如,在《誠實與信任》這篇課文中,有主人公“我”和小紅車主人打電話的段落。為了讓學生鞏固以前的口語交際——打電話的內容,筆者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嘗試寫“我”給小紅車主人留下的留言條的內容,懂得生活中無論是口頭交際,還是書面交際,都要“表達得體”的道理。然后在拓展閱讀《寬恕》這篇文章時,通過寫留言條、練習文中的主人公和老夫人的“口語交際”,以鞏固“表達得體”的交際要點,并進一步明白誠實的重要性。所以說,在“主題閱讀”的拓展鏈接中,給學生創設寫“留言條”這種應用文,練習“打電話”這種口語交際的活動,學生寫留言條這種應用文的水平,學會與人口語交際的能力,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提升。
“主題閱讀”鏈接同主題文本
古詩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文化瑰寶。在小學階段開展古詩教學,讓學生走近古詩,親近古詩,對積淀學生的語文素養,潤澤學生的人文素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古詩教學中要做好“超鏈接”工作,從而讓古詩教學變得豐滿、立體。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4課是《古詩兩首》,文中的兩首詩分別是《江南春》和《春日偶成》。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春天的。于是,筆者把兩首古詩進行比較教學:交流對兩位作者的了解;比較兩首詩所寫景物的特點的異同;通過吟詠詩句、想象畫面、體會意境,領悟詩人在景物描寫中表達的不同的情感——“憂國憂民”“愉悅之情”。接著,筆者又帶領學生們拓展閱讀了《春行即興》《城東早春》這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師生比較學習了兩首古詩描寫的春色,以及兩首古詩所表達的迥異情感,又一起賞析了《經典誦讀》及《主題閱讀叢書》中與春天有關的古詩。在品評賞析、反復誦讀中,學生們不知不覺地背下了《憶江南》等多首同主題的古詩。在最后的展示誦讀環節中,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展示學習的收獲,分享積累的快樂。
鏈接同主題古詩,進行比較閱讀。這樣的拓展,既讓學生走進了詩人的內心,產生了與詩人情感的共鳴,也有助于學生深入領悟這首詩的意思。這樣的閱讀,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而且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悟古詩作品的人文內涵。
“主題閱讀”鏈接同一個方法
學生閱讀方法的習得,對于學語文的作用非常重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閱讀方法的習得,應鞏固于“舉一反三”和“舉三反一”的語文實踐中。只有這樣,學生更好地學才成為一種可能。
例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朵杏花》,體會竺可楨的人物形象時,筆者教學生學會從文中畫關鍵詞、寫批注的方法去體會人物形象。比如,從關鍵詞“彎下腰來”體會竺可楨爺爺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習慣地問”體會竺可楨爺爺堅持長期觀察,養成了認真觀察的習慣……品讀感悟之后,筆者趁熱打鐵,給學生拓展閱讀《墨子止楚攻宋》的文章,用剛剛學到的方法,圈畫出關鍵詞句,在旁邊寫寫批注,進而體會墨子的人物形象。因為有了先前的學習基礎,在拓展閱讀時,學生們使用起習得的這種閱讀方法可謂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學生交流起人物的評價,可謂妙語連珠,精準到位。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關注文本內容,也應關注學生如何學文本內容,教會學生可以怎么學習文本內容。學生習得這些“本事”,在今后的閱讀活動中必定受益匪淺。
“主題閱讀”的鏈接點,可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去探尋。只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顆積極探索的恒心,就一定能找到最佳鏈接點,給學生、適切的主題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和合小學)